农委全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2-07-03 10:21:28

农委全年工作打算

2012年,市农委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和“加速、提升、增效”的要求,全面实施“双百双千”工程,加快推进四大基地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深化农村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发展。主要目标: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0万吨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830万千瓦。

一、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努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实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继续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实现小麦、玉米应保尽保,减少农民因灾损失。二是深入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1个市和2个镇高产创建试点,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57个以上,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三是大力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积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重点支持发展一批日光温室蔬菜小区、钢架结构大棚果品小区、茶叶越冬防护栽培小区和食用菌栽培小区,争取新建100个设施蔬菜小区。四是全面完成花生和果茶两个百万亩示范区建设。新建11万亩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纯度达到96%以上,实现示范区内花生良种全覆盖。积极推进精品果园和茶园建设,新建30个精品果园、30个精品茶园和5个苗木繁育基地,全面提升果茶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全面实施“双百双千”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四大基地建设。

一是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平度市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莱西市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扶持建设20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四化”合作社创建,重点扶持60家示范性合作社,新培育市级示范性合作社200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强社10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集中,2012年,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争取经营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达到500家。四是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用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形式,支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85家以上。

三、加强农业科技装备建设,增强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坚持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装备农业,全面提高农作物良种化、技术集成化、生产机械化和经营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提升农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引进高层次科研领军人才,抓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和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围绕良种培育、有害生物防治、农产品安全等重点,组织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二是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完成区域性农技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实施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搞好送科技下乡活动,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制度,新引进繁育农作物新品种300个以上。三是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为核心,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绿色证书、实用技术、远程教育等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年培训10万人次。四是加强农业科技“110”建设。规划建设“12316情系三农服务热线”指挥中心,完善12316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百万农民信箱服务系统、12316远程农技视频诊断系统、12316手机短信服务系统等三大系统,及时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养殖技术等科技服务。

四、强化全程质量安全管理,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继续按照“突出一个重点、强化两个基础、完善三个体系”的要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一是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扩大农产品质量检测范围,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地批发市场100%纳入检测范围。围绕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认真落实高毒高残留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大力推广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新型化肥农药。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在所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二维QR码农产品身份识别系统,扶持新建3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制订地方农业标准10项,五市全部建成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三是大力发展高端品牌农业。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产品认定,深入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特优农产品,争取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个。

五、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以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以治脏、治乱、治污、治林、治水、治路为重点,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一是加快培育生态文明示范乡村。重点培育20个生态文明示范镇,加快构建农村“五化”常态机制,整体提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水平。加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力度,力争全市50%以上的村庄开展一事一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果品、茶叶、食用菌、旅游观光等特色产业为重点,重点扶持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规范提升1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推动镇村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6处、农村户用沼气1600户、乡村服务网点20处,推广一批生物质炉。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面源污染。

六、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认真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补贴办法和农村融资担保机制,运用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手段,支持2万名农民自主创业。四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坚持生产性扶贫方针和整村推进的原则,重点扶持30个经济欠发达村庄,培育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五是积极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推进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超对接,支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建立稳定的直供直销网点。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办好2012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国内外农产品交易会,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