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重点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02 10:44:27

开发区重点工作计划

2012年,全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争创“部级园区”为动力,以在巩固和扩大全省科学发展领先优势中贡献更大份额为基本要求,以打造“实力园区”、建设“幸福港城”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以港兴区、港区互动”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境界,高标定位,转变作风,重抓落实,竭力开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2012年,确保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力争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24%,综合位次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保三争一”、不断前移。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在膨胀经济总量上实现新突破

1、重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抢抓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机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重抓投资额大、拉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以赴支持好屺坶岛临港工业及物流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的建设,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装备、临港化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切实将其打造成全市“蓝色经济”的增长极。重点是强力推进香驰大豆深加工、中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泰特特种工程车、国能玻璃、瑞诺重工装载机、屺坶岛15万吨级深水泊位、港3×5万吨级通用泊位等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确保早竣工、早达产,完成项目投入责任制考核指标20亿元以上,港口吞吐量确保完成6600万吨、力争突破7000万吨,综合竞争实力明显提升,切实成为全市发展的龙头、经济的高地。

2、重力抓好招商引资。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重,注重“引资”向“选资”转变,按照“走出去招商,引进来推介”的思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以大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支撑,以日中韩经济贸易促进协会等中介机构为平台,以“四新一海”产业项目为导向,加大“三个引进”力度,加强与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跨国公司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争龙头型、链条型、高端型、终端型大项目落户。目前,要全程跟踪服务好龙矿油页岩综合利用、新兴重工科技资源产业园、荷兰木浆等8个总投资过亿元的重点在谈项目。年内,力争永晖能源专用泊位、三江选煤、LNG成套应用装置3个以上投资过亿元项目落户;实现到帐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引进内资15亿元。

3、重力提升运行质量。围绕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隆基、道恩等3处省级研发中心、5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3个省级名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促进企业改造生产工艺,提升企业运行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年内,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同时,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年内,力争道恩科技在国内创业板成功上市,以实现企业融资“再造”,并培育后续上市企业2处以上。

4、重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机关、社区、农村、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村居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形成和谐互动的发展氛围。要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审批程序进行“瘦身”,压减环节,提速增效,对特殊事项要打破常规,急事急办,打造“绿色通道”,切实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工作水平。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建管工作,在改善城乡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1、高起点编制规划。以“一年大改观、三年大变样”为目标,坚持高点定位,彰显特色,力争6月底前完成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工作,为城市开发建设规范有序提供法定依据。要统筹当前,立足长远,科学合理布局港口发展区、临港产业区、居民生活区,最大限度地实现港口繁荣与临港产业发展、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的互促共赢、有机统一。加快屺坶岛临港工业及物流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港口发展区、人工岛群与城区的融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起中等港口城市大框架。

2、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年内投入2亿元以上,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6月底前,完成环海南路、新龙路西段、龙中路西段、水产批发市场北路4.9万平米的改造建设;11月底前,完成环海北路、疏港高速连接线14万平米路面建设工程。6月底前,完成龙海路东段、通海街、红光街的路灯安装改造工程,新安装、改造路灯43盏;推进环海南路、北264南侧等地段大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8万平米。推进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铺设沟头路中段、友谊路、牟黄路、环海南路、河口于家河、恒河等6处道路、河道内污水管网。

3、高质量推进旧城改造和开发建设。树立精品意识,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开发建设工作。2012年,重点推进星海国际、海岸华府、港湾名城、新港花园等4处商住小区50万平米的开发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真正让村民享受到城市化生活。年内,力争北海社区北皂前村完成回迁工作,在全区面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启动龙海社区逄家回迁区建设;并围绕打造城市南入口,逐步推进和平路两侧旧城改造工作。

4、高效能加强城市管理。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以精细化、标准化为目标,立足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推行“方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划清管理的职责、事权和范围,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实施机关干部包街工作,以抓好路灯、人行道板、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深入开展好大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努力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氛围,认真解决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摆乱占、乱贴乱画以及车辆撒漏、港区扬尘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垃圾集中清运工作,确保“河清、路洁、村美”。同时,积极探索社区工作新路子,规范完善社区物业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工程,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实现新突破

1、全力为民办实事。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深入基层、沉到一线,解民忧、释民惑、暖民心,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新风。积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通过书记邮箱、征求意见信、民声在线等方法,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年内,扎实开展好爱民服务活动,重力推进10件惠民利群实事。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民生实事的奖励补助办法》,引导村居重点解决行路、吃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年内,各村居要确定2件以上为民实事,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切实以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度。

2、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广覆盖、保基本”为工作出发点,统筹推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年内,全区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占适龄人员的比重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新建敬老院于11月底前投入使用。大力发展社会福利,认真组织开展“爱心捐助”和“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多渠道关心低收入群体,组织企业、机关干部包帮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500户以上,帮助其改善生活。

3、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民富优先”,引导群众自主创业,鼓励村居发展二、三产业,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重点开展好“村企共建”工作,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与村居“联姻”,采取“帮就业、帮项目、帮公益事业”的模式,带动村级发展。年内,要引导区内重点企业包帮经济薄弱村5个以上,转移劳动力300人。同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以丰源六和公司、泊王大姜合作社为带动,加快推进规模化养殖业、种植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农民增收。2012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300元以上。

四、坚定不移地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在筑牢发展保障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1、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创先争优”,以多元联合党组织建设为带动,以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工作例会制度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作风整顿,落实《村级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理顺好财务收支、合同管理、民主议事程序等事项,抓好相对后进村综合整治工作。年内,完成47个村居财务规范普查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消除村级党组织连续三年不发展党员的现象;至少有3个相对后进村工作转入正轨。社区、企业党建要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制度,充分发挥好作用。年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要达到95%以上,并开展好“一社区一品牌”党建创新活动。

2、突出抓好作风建设。坚持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严格落实机关管理制度,引导机关干部加强学习研究,提升基础工作能力、基层工作能力和基本业务技能。完善考核办法,健全重抓落实工作机制,浓厚“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的氛围,推动机关提速增效、重抓落实。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反腐倡廉教育,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不出问题。

3、突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区干群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结合建区20周年,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民参与,努力塑造以诚信、包容、进取、创新等精神为引领的城市文化。年内,要以“四德”为主题,举办10场以上文艺演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评选出市容建设者、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道德模范,以在全区面上起好示范带动作用。

4、突出抓好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建立以村居、企业、社区为节点,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网络。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决杜绝计划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牢固树立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加强群工站建设,健全完善“一岗双责”、矛盾排查、领导包案、考核奖惩等机制,落实好案件交办、办理、督查、办结、归档等各个环节,重点协调解决好房产证办理、民房斑裂、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2012年,力争全区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信访总量下降40个百分点。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月底前完成“技防镇”建设,并扩大“技防村”覆盖面,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注重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抓好责任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