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时间:2022-05-02 10:34:00

县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历史机遇、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及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抢抓“黄蓝”两区建设战略机遇,围绕“承接融入大发展,加快跻身全省先进县”总体目标,倾力培植“孙子故里、绿色”“田园风情、生态水城”两个品牌,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进程,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休闲之城,努力建设生态、幸福、和谐、文明的新!根据这一总体思路,本着积极作为、奋力赶超、着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则,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安排如下: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膨胀总量,优化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深入实施“工业兴县、产业强县”战略,坚持扩总量与调结构并举、提增速与转方式并重,推动工业经济扩规模、服务业发展上档次、农业生产增效益。

聚力突破工业经济。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重要依托,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纤绳网、板材加工、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招商项目早落地,新建项目早启动,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扩规模、增效益,积极推进魏桥创业、创源集团、力丰机械、龙马重工、康和药业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主体作用,继续实施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推动企业效益和社会贡献明显增长,引领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充分发挥经济园区的集聚作用,坚持“板块引领、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加快各类特色园区建设,着力培植壮大产业集群。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投入100亿元,其中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6%、30%、30%、30%。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0个以上,积极争取省级技术创新项目,争创省级技术中心、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打造品牌经济。加快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增强企业总体竞争实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争取实现进出口总额5000万美元。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搞好环境保护,坚决杜绝新上有污染的项目。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争取国家、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部级孙子文化旅游休闲区和黄河三角洲区域综合物流中心。抓好温泉文化博览园建设,打造温泉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流动,提升城市档次。加快大寺商业步行街、革命老区机关旧址暨武定府衙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投资50亿元的绳网产业加工物流综合园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新汽车站部分投入运营。以孙武古城旅游区为龙头,以魏集、胡集、石庙、大年陈民俗生态旅游为支撑,推动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转变。精心举办孙子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加快推进孙子文化产业化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思路,精心构筑“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彰显特色优势,打响生态品牌,努力打造瓜菜食用菌、畜牧、林果、苗木特色镇和优势产业带。积极引进和培植规模大、拉动辐射能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园区。新增高效设施农业4000亩,标准化基地1万亩,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三品”认证农产品5个。全面完成3.31万亩小农水重点县工程、1.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4.6万亩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1.2万亩水土保持项目等方田建设任务,完成白龙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期、高效经济区供水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1万亩绿化造林和方田林网建设,提高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建立农产品质监站,全面提升快速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

(二)选商引资,夯实基础,积蓄跨越发展新动力。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坚持好中选优,全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为实现跨越发展打造新引擎。

高强度狠抓选商引资。坚定不移地以“大项目—产业链—企业集群—产业基地”为主攻方向,招大引强选优,瞄准大集团、大公司,特别是各产业龙头企业,深入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以商招商,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配套型支柱产业项目,力争引进过千万元项目8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5个。

高标准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开发区建设,铺设40公里雨污管网,加快实施新增道路绿化工程。完成高效经济区铝精深加工区规划,启动行政商业区和成官庄社区建设。完善李庄、姜楼民营经济园区配套,加快辛店工业园区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园区经济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格局。

高质量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济路南延建设步伐,启动孙武黄河大桥、济东高速公路段建设,扎实推进路升级改造、铁路专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形成“五横三纵”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和T字型铁路网。完成110千伏红庙输变电工程立项,确保220千伏兵圣输变电工程、110千伏胡集输变电工程送电运营,不断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

(三)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局面。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五城同创”,做活经营城市文章,进一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高起点实施规划编制。加快编制文化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古城区东部和南部片区规划、路域综合开发治理控制规划等城市功能性规划。

高标准推进城镇建设。以护城河综合治理为主线,扎实推进湿地公园、东护城河景观公园、“三河三湖”及老永莘路水系景观建设。启动路东延等三条道路建设,完成城区部分道路的改造、罩面和管网配套工程,重点实施东环路等街道立面改造和古城公园、东护城河公园亮化升级工程,对城区19个十字路口进行特色绿化,着力打造一批精品绿地、广场和雕塑小品,融入古城元素,凸显古城特色。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启动西南街等改造项目,完成在建安置小区建设,确保搬迁群众全部回迁入住。加快实施新城区经六路、经八路等道路铺设工程,完善绿化、亮化及综合管网配套。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高效能提升城镇管理。完善建设“数字城管”,建成具有特色的集约型数字城管平台。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建成生活垃圾场项目并投入运营。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路域综合开发治理,实现区域内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务、绿化“五个一体化”。实施乡村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市级生态文明村35个。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快物业规范化管理进程。

(四)强化支撑,拓展空间,汇聚跨越发展新要素。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模式,聚合要素资源,加大力度破解要素瓶颈,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增强财税金融保障能力。巩固强化骨干财源,大力培育新兴财源,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严格预算约束,夯实财政增收节支基础。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2亿元以上。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精心组织各类银企洽谈活动,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全年新增贷款25亿元、社会融资总量达115亿元。切实做好天禧牧业、力丰机械上市的指导和服务,加快上市步伐。

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精心策划一批好项目,争取在省以上立项,获得更多用地指标。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力度,盘活存量、争取增量,不断满足用地需求。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力度,确保每个镇办至少启动1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完善引才引智优惠政策,依托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发展急需人才项目,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创业就业。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家培训长效机制,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五)保障民生,维护稳定,共创和谐幸福新生活。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切实做好特殊群体康复救助及培训工作,建成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14处,新增残疾人扶贫基地2处,对1127名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托养重度残疾210人。推进放心粮油进城下乡,设立网点200家,建立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5家,做好1200万斤县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完成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力抓好校园安全工作,确保不发生校内安全责任事故。健全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基层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行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城乡医疗保险覆盖面,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加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做好魏氏庄园抢救性维修保护和《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六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规范11个专业化人民调解办公室。认真开展县乡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推广应用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实现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和执法监察信息化。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霸治痞”等专项行动,加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推进“平安”监控系统建设向居民小区和村居延伸。切实加强卫生、质量、价格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维护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