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初步工作思路2篇

时间:2022-07-07 11:03:16

民政局初步工作思路2篇

第一篇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民政工作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厅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找准突破口,谋划新举措,全面加快民政领域综合改革步伐,推动“四个民政”建设,加快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九项工作35件事: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是力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突破,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确保托底型养老,扩大普惠性养老,支持社会化养老,积极发展养老产业。二是在率先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上有新突破,强化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能力,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三是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上有新突破,健全基层自治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大力培育社会工作人才,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二)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完成机构床位1600张左右。继续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二是加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全年计划建成200个。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到年底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占1.8%以上。三是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做好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事业的服务工作。四是从老年人生活保障、文化娱乐、健康医疗等角度,加大为老年人办实事力度,全面提升老年优待水平。五是借助世界卫生组织平台,加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国际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市的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水平。

(三)依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城乡低保标准年增长率分别达10%和13%,进一步缩小城乡低保差距,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镇标准的75%以上。实施困难特殊人群低保补差优惠措施。落实对低保边缘户的各项优惠政策。抓好低保规范化管理。二是全面建立低收入家庭评估机制,适时有效地将核对成果运用到住房救助和医疗救助等社会其它救助领域。三是协助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并轨的优势,协同社保部门建立更加高效的医疗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保障困难群众病有所医。四是抓好城乡低保制度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在社会救助统筹协调上争取有新的实质性的突破。五是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建设,抓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应急救助演练工作,推进阳光救灾。有序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深化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继续开展避灾安置场所指示牌设置工作,推进规范化建设管理。

(四)加快儿童福利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一是完善孤残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推进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工作,完善儿童福利工作网络。二是加强慈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完善慈善信息平台,推动慈善信息公开,提升慈善阳光指数,促进阳光慈善工作。三是继续开展“福彩助我行”、孤残儿童康复手术等工作。四是掌握孤残儿童信息变更情况,及时维护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建设。

(五)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一是加强监管,做好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开展社会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二是改革创新,规范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工作,全面放开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三是加大对社会组织开展公益项目资助力度,规划100万元福利公益金资助慈善和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全市基层社会组织备案达到2000家。树立一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四是加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促进会作用,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社会组织评估中心,促进我市社会组织健康良性发展。

(六)推进社区建设机制创新。一是增强基层民主自治功能。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和谐示范社区创建为载体,着力扩大居民的有序参与,发展院落(楼宇、门栋)自治、业主自治、社团自治。深化“居务公开”,继续推进部门事务进社区(村)申报准入机制。深化“阳光村务”,扎实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二是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深化和谐示范社区和五星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创建,着力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逐步推进老城区社区服务用房改造提升。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内容,积极扶持一批社区服务机构。三是加快推进社工队伍建设。着力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探索建立“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机制,举办国家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开展专业社工继续教育,培育一批社区社工服务组织。举办社会工作论坛,开展社区优秀社工案例评选。

(七)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成果。一是抓好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完善具有特色的新型军民融合式发展共建体系。二是以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为目标,完善“双百”系列活动。三是以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健全保障机制为目标,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四是以确保退役士兵群体稳定为出发点,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和军休服务改革。五是完成市烈士纪念馆、钱壮飞纪念馆布展工程并对外开放。

(八)优化专项社会事务服务。一是继续落实好惠民殡葬政策,加快“三沿五区”坟墓治理整顿,大力推行生态葬法,出台生态墓地建设资金补助办法,建立殡葬监查通报制度。二是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贯彻落实五部委文件精神,解决国内私自收养子女问题。三是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界线毗邻乡镇之间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走访制度,促进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抓重点,促稳定,继续推进水库移民创业致富步伐,完善并启用后扶项目库。

(九)加强民政自身建设。一是扎实开展民政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锲而不舍地狠抓“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和成绩的根本标准,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切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配齐配强基层民政队伍,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民政队伍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纠正和查处损害群众利益各类问题。三是强化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做好民政新闻宣传、政务信息工作,进一步扩展阳光民政政务公开平台,通过“民政微博”等新载体、新形式,宣传民政工作,塑造民政工作及干部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良好形象,赢得党委、政府和社会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篇

2014年全市民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全会以及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构建现代大民政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推进任务项目化、服务品牌化、政务标准化、事务信息化、队伍专业化,努力建设服务民政、法治民政、阳光民政、勤廉民政、和谐民政,全力提升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以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托底保障功能

1.确保低保适度提标。县区城乡低保标准年增幅保持10%以上,农村低保标准达城镇75%以上,人均补差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60%,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救助金额不低于80元,农村低保金实现按月发放。医疗救助实现即时结报,筹资标准提至人均13元。临时救助筹资标准保持人均3元以上,完成95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2.规范社会救助管理。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建立低保年度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申请救助家庭经济核对机制,确保新增低保核对面100%,在册复核面50%,加快推进自动核对机制建设。深化阳光救助乡镇(街道)示范创建,力争每个县区完成2个以上。

3.加强防灾减灾救助。完善防灾避灾、救灾减灾综合应急救助体系,强化宣传,健全机制,加强各级储备库实物储备,完成260个避灾场所指示牌建设,提升应急救助能力。

4.启动市救助管理站整体搬迁工程。按照国家等级站标准,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健全“群防群助”联动救助机制,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二)以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5.深化养老体制改革。以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召开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和公建民营试点,力争养老机构入住率达50%以上。培育增长点,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老年服务产业。

6.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市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长兴县、吴兴区综合福利中心建设。计划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000张以上,力争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29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30%。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改扩建,扶持有条件的农村社区照料中心转型升级为小型养老机构。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建照料中心266个,进一步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稳步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标扩面,力争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达1.8%以上。

7.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明确政策,健全机制,加强培训,壮大队伍,进一步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扶持三星级农村老年活动室示范点25个,“银龄互助”活动实现乡镇全覆盖,行政村50%以上,老年协会换届率95%以上,登记备案率90%以上。

8.切实改善儿童福利。完善孤残及其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工作网络,及时掌握信息。出台困境儿童补助政策,开展抢救性儿童康复。

9.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宣传,强化引导,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平台建设,强化信息披露,提升阳光指数。

10.是促进福利企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福利企业优惠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

11.保持福彩销售稳步增长。完成8.1亿元销售任务,筹集公益金2.3亿元。推进电脑站点规范化建设,确保福利安全发行。

(三)以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12.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全面推行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组织新一轮村(社区)干部、村(居)民代表培训,完善自治制度,扩大有序参与,深化阳光建设,健全监督机制,促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

13.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加大老城区社区服务用房集中配置力度,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带动社区服务机构发展。确保每个城市社区实施为民服务公益项目10个以上,市级以上和谐示范社区社会工作室覆盖率75%以上。

14.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审批模式,实现四类社会组织100%直接登记。做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的对接工作,形成全市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以年检为依托,加强专项执法检查,强化事前监管。培育扶持基层社会组织,重点发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力争每个村和社区分别达3个和4个以上。全市基层社会组织注册及备案3000家以上,培育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完成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规划100万元福彩公益金扶持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15.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市领导重视,出台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指导意见。组织社工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力争每个城市社区配备社工专业人员3名以上。加强实务培训,举办社工论坛,组织案例评选,提高社工队伍综合能力。开发民政领域社工岗位,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专业人才,引领市场需求,促进良性发展。

(四)以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6.确保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瞄高起点,进一步查漏补缺,健全机制,以创建促提升。推进基层双拥工作规范化建设,开辟重要公共场所拥军优属服务窗口,浓厚宣传氛围,巩固创建基础。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进一步创新载体,创新方法,提升整体水平。

17.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结合“五水共治”,协调组织驻军官兵从治污水、防洪水入手,广泛参与新农村环境整治、防洪减灾等工作。深化“三百两千”创建,引导军品生产企业和军民兼容企业积极参与百家民企进军营活动,进一步巩固共建成果,创新共建载体,拓展共建范围,完善共建网络。

18.严格执行各项优抚政策。落实抚恤补助对象自然增长提标、抚恤补助金发放等工作,开展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开展“关爱功臣、永葆光荣”活动,组织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休养,加强重大节日和重点对象走访慰问,提高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水平。做好《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工作,全面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积极做好市烈士纪念馆暨钱壮飞纪念馆开馆准备。落实转业士官解困举措,确保涉军群体稳定。

19.稳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按照统一部署,及时调整退役士兵经济补助金测算方法。合理确定农村籍退役士兵经济补助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协调力度,落实安置岗位,规范考核程序,做好符合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开展退役士兵“学历+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五)以社会需求和群众满意为导向,进一步提升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20.改善殡葬服务质量。落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惠民殡葬政策落到实处。制定殡仪服务工作规范,完善惠民便民措施,启动市殡仪馆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

21.加强生态墓地管理。推进全市11个示范性生态墓地建设,指导两区做好生态墓地建设五年规划,制定生态墓地建设补助办法。完成“三沿五区”坟墓治理3000穴以上,年度治理率达100%。乡村生态墓地覆盖率、已建公墓绿化率分别达99%和85%以上。

22.规范婚姻收养登记。提高婚姻登记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健全服务制度,完善服务措施。落实国家五部委文件精神,妥善解决国内私自收养问题。

23.做好区划勘界工作。依法稳妥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牵头完成“杭湖线”市级界线联检,促进行政区域界线依法管理。深化平安边界创建,健全省市县三级界线毗邻乡镇联席会议和定期走访制度,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24.加强地名服务管理。加快《市地名志》编纂进度,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加强道路路牌整治更新。

25.扶持移民创业致富。实施各类后期扶持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784.78万元,切实改善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群体稳定。

(六)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

26.着力打造“服务民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制约影响事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将活动转化为行动,进一步走进基层,贴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民心评判服务,确立民意导向服务理念,打造贴心为民服务品牌。

27.着力打造“法治民政”。深化民政领域各项改革,推进政务标准化建设。科学制定民政改革事项行动纲要,修订充实民政工作制度汇编,进一步规范制度设计,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完善法治方式,以程序完善机制,以制度规范管理,推动民政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各级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当好深化改革的坚定推动者,各项制度的模范执行者。

28.着力打造“阳光民政”。加强信息网络和平台建设,开设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进一步推进民政工作信息化,加大信息披露,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约束。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考评,加强救灾救助等资金的专项督查,开展县区省补市拨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全面检查,完成上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指定项目自评工作。

29.着力打造“勤廉民政”。把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等契机,进一步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激励干部争做勤政为民表率,清正廉洁楷模。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完善干部培养机制,优化基层队伍结构,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廉政护航”行动,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财务审计内控制度,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审批。

30.着力打造“和谐民政”。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努力为民政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真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宣传协调。充分发扬民主,善于集思广益,尊重基层实践,鼓励创新探索,努力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