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工作计划四

时间:2022-01-02 06:12:00

劳动保障工作计划四

1、指导思想。

20****年,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积极推进全民保障进程,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全区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五年再造一个新高港”作出应有的贡献。

2、主要目标。

(1)就业与再就业。

——全年净增就业人数22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培训下岗失业职工2500人,创业培训300人,培训在职职工32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3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人

——创建充分就业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100%,“充分转移就业镇”创建率达100%,“充分转移就业村”创建率达100%

——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00万元

(2)社会保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5000人,当期基金征缴额达12939万元

——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33000人,当期基金征缴额达4953万元

——失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3500人,当期基金征缴额达536万元

——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32400人,当期基金征缴额达273万元

——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1500人,当期基金征缴额达180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额1000万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50%以上

——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100%参加基本生活保障

——商贸、餐饮企业工伤保险覆盖面达30%以上

——中、小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000人

——社会保险稽核面达40%以上,稽核基金补缴到帐率达95%以上

——发行社会保障卡10000张以上

(3)劳动工资。

——及时工资指导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3.4%,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7.6%

——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

——企业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制度实施面达85%以上

——集体合同报送审查率100%,工资集体协商面80%以上

(4)劳动监察与仲裁。

——巡查用人单位不少于300户,专项检查不少于4次,主办监察员监察面达100%

——20人以上企业诚信档案建档率90%以上,信息录入率100%

——全年重大违法信息公示不少于6次

——50人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网络报备100家以上,入库人员信息不少于2.5万人

——劳动争议案件按期结案率100%,办案准确率100%

3、保证措施。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一步加大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将国家和省、市的就业扶持政策送到每个劳动者手中,同时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适度扩大扶持政策受惠范围,充分发挥就业扶持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以创业培训为重点,以技能就业和能力创业为主线,积极实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两大战略,用足用好培训政策。加强就业平台建设,在巩固镇(街道)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有计划的推进村级平台建设,面向城乡劳动者提供无差别就业服务,并逐步推行社会登记失业率制度。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民保障进程。继续加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力度,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专项检查,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深入推进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对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查研究,适时调整参保缴费政策,促进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顺利铺开。加快实施中小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确保全部参保缴费到位。认真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有步骤的在面上推开,使更多的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继续加强与镇(街道)及国土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行的征地农民保障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

三是坚定不移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入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加大对《劳动合同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研究《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机制的影响,积极应对《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投诉、举报高峰期,及时查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在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全部建立农民工办公室,从源头上规范农民工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劳动合同“网络化”报备制度,确保全区50人以上企业“网络化”报备100家以上。

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坚持政治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利用我局先后发生的两起违法案件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继续推行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形成“个个有任务、人人有压力”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的全民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