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管理安排

时间:2022-06-08 04:20:00

创新型城市建设管理安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安排,充分发挥乡村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前期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效果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或城区)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乡村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乡村的发展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全局影响重大。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继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乡村。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一)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乡村具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具备率先发展和辐射带动的条件。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必需要有一批乡村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创新型乡村建设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创新型城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核心带动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型乡村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支撑激进产业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的迫切要求。当前。乡村发展要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解决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结构失衡和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必需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建设创新型城市,国乡村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探索乡村可继续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确定的一项重点任务,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快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型乡村具有较强的创新资源集成能力和综合配套能力,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节点,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有效互动,将促进形成各具特色、充溢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有效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开展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推进创新型乡村建设要试点先行、积累经验、逐步推开。选择一批创新基础条件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对周边带动作用大的乡村进行试点,国幅员辽阔、乡村众多。体制机制和创新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其率先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将示范和引导更多乡村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

(一)总体要求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开展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建设,增强可继续创新能力;着力落实和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不时优化创新环境。

(二)基本原则

实施乡村创新发展战略,1突出自主创新。试点乡村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统筹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创新驱动、促进科学发展上取得明显效果。

围绕制约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重大问题,2坚持改革开放。试点乡村要深化科技、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溢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明确创新发展目标,3强调各具特色。试点乡村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突出自身优势特色,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对其他乡村和所在区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选择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乡村(或城区)进行试点,4体现总体布局。结合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和区域发展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分层次进行布局,分期分批启动试点工作。

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试点乡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5加强协同支持。试点工作以地方为主开展。所在省(区、市)要给予重点支持,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和指导,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进试点工作。

三、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试点乡村要结合自身特点与发展需求,依照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围绕以下试点任务,突出重点、力求突破、做出示范。

(一)确立乡村创新发展战略。把自主创新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战略。增强创新能力,完善乡村功能,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时完善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科技、教育和人才投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集成各类资源支持创新发展,提高乡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辐射和带动区域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激进产业,提高激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进激进产业优化升级。瞄准国际产业发展新方向,结合乡村现有基础和发展优势,科学选择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引导科技和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人口健康、公共平安、环境维护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乡村信息化水平,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和谐宜居城市。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基本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效果更多惠及民生。

(四)大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方式,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性、临时稳定的合作机构。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强技术辐射和产业配套能力,促进形成产业集群。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合作研发,建立海外研发和转化基地。

(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建设。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集聚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守业人才和优秀团队。加大海外人才和智力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的合作研发基地,更高水平上推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科学布局各类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创新全过程的研发基地、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服务载体,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和要素流动。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增强技术贮藏和继续创新能力。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

(六)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效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的服务功能和专业化水平,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各类技术转移和服务机构,建立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网络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保证政策和运行机制。创新投融资体系,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探索建立科技银行,完善科技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社会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的引导支持和风险补偿,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七)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全面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激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政府推销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等为重点。不时完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建议开放、合作的乡村发展理念,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乡村国际化和区域合作水平。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培育富有特色的乡村创新文化。

(八)推进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深化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统一,形成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激发民间发明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乡村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建立以创新驱动、科学发展为导向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和加强科技管理机构,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探索分工协作、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四、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科技管理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各级政府要加强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科技部对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进行总体布局和统筹协调。发明良好试点条件。试点乡村要成立以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科技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建立试点工作实施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市直有关部门和所属区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形成联动协同的试点工作推进机制。省(区、市)人民政府推荐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试点乡村要认真研究制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保证措施,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科技部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布置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加大对试点工作的引导支持。科技部与有关省(区、市)把推进创新型乡村试点作为部省会商优先议题。将试点乡村符合条件的重大科研任务、重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创新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等,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渠道优先支持。对试点乡村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先行先试创新政策等,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指导、加大支持。

(四)开展创新型乡村建设进程的监测评价。加强评价监测是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积极主动地做好数据积累和相关准备工作,每年提交年度自评报告。试点乡村评价监测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参与监测评价的乡村范围,不时完善评价指标和监测评价工作,为乡村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意见。

(五)加强创新型乡村建设研究和试点工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乡村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及时交流试点进展,研讨重点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加大对试点乡村典型经验的宣传和推广,发挥试点乡村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乡村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