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优化整体工作计划

时间:2022-03-18 10:26:00

干部作风优化整体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深化“三学三创”转变干部作风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效能”,县优化办、作风办研究制定了《县2010年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各自岗位职责,抓好贯彻落实。

一、全面提高机关效能

(一)开展“六查六看抓整改”活动。一查工作态度,看是否存在态度“冷、横、硬、推”的问题;二查执行效力,看是否存在“政策棚架”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三查履职尽责,看是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不尽职和失职渎职的问题;四查执法行为,看是否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廉、办事不公的问题;五查日常管理,看是否存在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运转低效的问题;六查廉洁自律,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报”和为政不廉的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摆进去,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特点,通过深入查找剖析问题,明确效能建设的重点任务、整改目标、责任主体、整改时限、质量要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方案要以适当方式公之于众,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做到真查真改、真见成效。县作风办、优化办将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

(二)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一是简化事项。县法制办要结合市县机构改革,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一次大会审、大清理,能取消的坚决取消,审批项目向最少看齐,审批时限向最短看齐,收费标准向最低看齐。二是优化流程。今年要落实“三集中、三到位”:部门审批项目集中到一个科室,部门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中心集中,进驻中心项目向电子网络集中;审批项目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到位,审批工作人员到位,做到“进一扇门,办全部事”。三是限时办理。凡能当场办结的事项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在现有“规定时限”内至少压缩30%时限办结。推行“缺席默认”和“超时默认”制度,凡是需要联合审批的事项,未按要求参与的部门一律视为“缺席默认”;凡部门已确定受理某审批事项,但未在规定时限办结的,一律视为同意,产生的后果均由部门承担。各有行政审批权的单位、部门要将清理后的行政审批项目和办事流程、办事时限等向办事人公开,县优化办将于2010年5月份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三)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等制度。2010年5月份,县优化办将对有关单位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首席代办制、AB岗工作制、超期默许制、并联审批制、服务承诺制、“一站式”服务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不执行以上制度的单位和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加强对“七条禁令”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县委出台的工作日中午“禁酒令”等七条禁令的不定期检查力度,严肃处理违反禁令的人员。

(五)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纪律档案。今年将出台实施《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档案管理的暂行办法》,建立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纪律档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细化计分,结果与个人工资福利待遇、评先树优、年度考核等挂钩,同时也作为对单位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

(六)建立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移交制度。财政、物价、审计对部门收费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乱收费行为,除按职责权限处理外,要及时将乱收费案件移交县优化办,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法制办负责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监督部门行政执法行为。发现违法执法案件,除按职责权限处理外,还要及时将案件移交县优化办,追究违法执法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其他行政机关在办理公务中,发现乱收费、违法执法行为的,要及时向县优化办报告,由县优化办进行查处。对于该移交不移交,发现违纪违法行为不及时报告,包庇纵容乱收费、违法执法人员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建立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作为联系人,具体负责完成县优化办交给的工作任务。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负总责。

(八)开展三项专项整治。一是集中开展施工环境专项整治。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欺生排外、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各种干扰施工的行为;特别是对各种路霸、村霸、街霸、市霸、建筑霸,要重拳打击;对那些向投资者敲诈勒索的,一律严惩不贷。二是集中开展涉企“三乱”专项整治。物价、财政部门要对全县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向社会公开。对“三乱”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从严整治乱办班、乱培训、乱拉企业入协会的变相涉企“三乱”行为,今后未经县优化办批准备案,任何单位、部门不得收费对企业搞办班、培训。严查把部门的行政审批权、管理权异化为“小团体”收费牟利的行为,严查机关与中介机构幕后交易、形成非法利益链条的行为。三是集中开展规范执法专项整治。去年,市公布11个市直执法部门的123项执法处罚项目,纳入首批“首违不罚”目录。我县相应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要实行轻微不罚,对没有造成危害结果和影响、可以限期纠正的行政违法行为,一律不得处罚。今后每半年县优化办联合有关部门对有关单位执行“首违不罚”和轻微不罚的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违反了这个规定,一律按乱罚款给予处理。

(九)构建发展环境监测评价体系。选定60家企业、40个建设工地、100家个体工商户作为环境监测点,对部门及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进行监测。把监测的结果量化赋分,直接用于对部门的效能考核评价。

(十)实行新上项目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代办和全程跟踪督查问效制度。凡全县新上项目,由所在乡镇(街道)、部门安排专门人员为企业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县优化办对手续办理的进展情况全程跟踪督查问效,加快项目落地投产速度。如果项目所在乡镇(街道)、部门认为需要优化办参与办理,县优化办将派人参与。

(十一)完善涉企检查收费罚款准入制度。实行检查准入、收费备案、罚款审批制度。所有部门进企业检查必须凭县优化办签发的《准入证》方可进企业检查,对企业实施的收费必须按照《县规范涉企检查收费罚款行为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在次月的5日前将收费汇总表报县优化办备案,对企业实施处罚,必须经县优化办审核同意后方可处罚。县优化办对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于未经批准进企业检查的按乱检查予以处理,对于收费不备案的,按乱收费处理,对于处罚不经审核罚款的,按乱罚款处理。

(十二)深入推进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按照《关于对全县涉企行政规费征收推行“一费制”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今年将扩大纳入管理企业范围。对纳入“一费制”管理并按时缴纳规费的企业,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意见》规定,不得再行收费。县优化办和“一费制”管理办公室对执行《意见》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十三)组织企业代表对涉企窗口(科室)进行定向评议。评议名次后三位的科室负责人,要向县优化办、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写出检查,说明理由,拿出整改措施;连续两年评议后三名的科室负责人,由优化办向其所在单位建议予以免职调离。

(十四)对案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对破坏发展环境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三、深入开展纠风治乱

(十五)配合有关部门重点解决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项基金和资金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十六)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行为,完善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制。集中整治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严肃查处环境保护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对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和救灾救济资金以及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大额资金的实时监控。

(十七)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确保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八)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及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治理各种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巩固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成果。

(十九)治理公路“三乱”,实施“绿色通道”。严肃查处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公路“三乱”行为,对来我县运送物料的和外商的车辆按照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实行“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