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重点工作安排

时间:2022-09-16 08:17:13

税务局重点工作安排

2013年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责任地税、活力地税、幸福地税”目标,牢牢把握市局“改革创新、服务发展”年度工作主题,强化税收职能,突出改革创新,坚持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夯实征管基础,加快文化落地,提升综合保障,努力实现地方党委政府、纳税人、干部职工“三满意”,推动更高水平“三个一流”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工作总要求是:强本固基优服务,创新发展争一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力服务地方发展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特色的系列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地税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依法组织税收收入。一是建立组织收入长效机制。固化组织收入措施,强化组织收入预警,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监控。二是增强收入管理把控能力。加大组织收入序时、均衡统筹力度,提高税收预测准确性,加强收入质量实时监控。三是全面提升税收分析水平。定期编制《税源经济分析报告》,反映区域经济运行状况。

3.瞄准重点服务发展。一是服务重点项目。主动对接青奥工程、宁天轻轨、马鞍机场等重大建设项目,支持重大项目推进。二是服务招商引资。主动参与重大经济活动、招商引资项目,提前介入,事前论证,合理引导,积极服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三是服务重大事项。积极参与企业上市、改制重组等重大事项,提供团队化、专业化服务。四是加强政策调研。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及时向上级机关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争取政策资源。

4.抓住关键保障民生。一是实施“税收政策帮促”行动。积极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发挥税收政策扶持作用,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改善民生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加大困难企业扶持力度。关注区域困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困难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三是完善社保基金费征缴。强化社保费征缴,提高征缴率;完善基金费征缴,注重公平与效率。四是强化税收政策解读。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建立税收政策解读机制,促进税收政策切实有效落实。

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深化税收专业化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征管质量与效率。

5.完善税收征管体制。按照“明晰权责、风险引导、专业管理、重点突出、信息支撑”的总体思路,努力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优化“管事制”模式,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6.优化分类分级管理。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法,落实管理职责,提高管理针对性。一是推进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优化重点税源分局管辖范围,积极应用大企业平台,提升大企业风险应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深化小型微型企业警戒线管理。完善警戒线核定方法,运用小型微型企业警戒线管理平台,科学设定行业性警戒线标准。三是加强个体及零散税源的社会化委托管理。探索委托管理格局下对个体税源的分类分级管理方法,开展个体定额典型调查工作,深化集贸市场国地税联合管理机制。四是实施税收征管预警管理。利用税收征管预警管理平台,探索建立部分行业预警管理指标,科学设置行业指标预警值。

7.突出风险管理成效。一是加强风险计划管理。建立规范化任务统筹体系、多元化的任务应对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成效。二是加强风险模型建设。尝试模型建设认领制,提升风险模型建设水平。开展风险应对案例、风险管理金点子等项目的评比。三是加强风险情报收集。做大税源情报收集体系,利用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信息,拓展信息源。四是加强风险应对管理。深入应用大集中风险平台,加强风险应对复审,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风险应对效率和质量。

三、巩固法治创建成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巩固示范单位创建成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文明执法和规范执法并重,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全面提升法治水平。

8.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一是建立规范执法保障机制。编制规范化工作手册和典型执法案例,加强业务辅导,提升工作规范性。二是推进规范执法示范岗创建。细化创建内容,丰富创建形式、载体,严格考评,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三是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坚持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相结合,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四是加强行政审批改革后继管理。出台《后续管理办法》,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后续监管。

9.强化执法风险防范。一是加强执法风险教育。开展执法案例讲评和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实例教育提升执法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能力。二是开展执法风险提示。编印执法风险提示手册,及时开展风险提醒。三是强化税收争议化解。注重运用和解、调解等方式,加强与政府、司法等部门对接,形成预防和化解税务行政争议的整体合力。

10.完善税收执法督察。一是健全内控机制。加强对重大税收执法权、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二是前移督察关口。探索事前、事中督察,变事后督察为事前防范。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定期开展内部互审、案卷评审,构筑“四级执法督查”体系。四是拓展督察形式。丰富督察形式、内容,采用延伸(实地)督察,引入外部第三方监督。五是规范责任追究。围绕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优化、完善考核评议指标,严格责任追究。

11.凸显税务稽查效能。一是优化稽查考核机制。强化个案质量考核,突出人均查户量、查补金额等核心指标考核。二是深化专业化稽查建设。探索多元化检查方式,强化稽查软件应用,规范检查标准和流程,试行审计式工作底稿。三是提升高风险应对能力。综合运用内外信息,形成“精确制导”的选案模式。强化重点行业和大要案的查处力度,持续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选择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和强制执行。四是加强税务稽查过程服务。探索建立税务稽查交互机制,注重教育引导,强调柔性执法,积极化解征纳矛盾。

12.推进权力阳光运行。一是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各项制度要求。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公开责任,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限、渠道及内容,提高政务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应用,不断提高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四、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优化服务促进和谐

以纳税人需求导向,以减负提效为着力点,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涵,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全力打造新时期纳税服务品牌。

13.提升集约化纳税服务效能。一是扩大纳税服务实效性。多渠道收集建议,开展“纳服金点子”评选,规范“纳税人之家”和纳税人学校建设,加强过程跟踪问效。二是规范纳税服务需求管理。以纳税人需求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分析信息共享,加速服务平台的贯通融合。三是打造纳税激励工程。开展年度“十佳纳税人”、“十佳办税员”评选。完善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深化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运用。

14.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平台。一是加强办税功能建设。优化和扩展网上办税功能,推广自助办税机,开通“办税服务厅”微博。二是强化新办税厅建设。探索实施国地税一站式联合办税,努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办税服务厅。三是加强驻外服务点建设。拓展基层分局纳税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代办涉税事项制度。四是落实两个减负。优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率。加强影印系统运用,精简办税资料。

15.拓展全方位宣传辅导体系。一是拓展税收宣传阵地。将纳税服务和税法宣传向社区、就业中心等群众集中区延伸。二是提供在线税收服务。搭建“税企e线通”服务平台,分类提供在线综合、实用性辅导。三是强化岗位实时辅导。严格“首问负责制”,提升前台服务技能。四是推进纳税人自主学习。应用“网上纳税人学校”平台,建立学员基本信息电子档案。

16.打造本土化纳税服务品牌。一是打造纳税服务文化。塑造“茉莉靓影”窗口服务品牌,丰富“茉莉花·源”组织文化内涵。二是统筹涉税服务管理。统一部门受理,内部流转解决,扩展税务服务品牌效应。三是开展纳税人税收诊断服务。定期为特定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收体检分析报告》,提升税法遵从度。四是完善投诉处理应对。完善纳税服务评价机制,投诉工单实现全过程电子化流转。

五、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努力夯实各项基础

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加强税种行业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深化部门协作,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为税收业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7.夯实税收征管基础。一是加强税户管理。规范税务登记信息采集标准,严把进口关,提高新办户质量,探索与街镇共同清理存量户机制。二是严格申报管理。加强对零申报、未申报纳税人的监控,强化对非正常户、预警异常户管理。三是强化欠税管理。推进欠税的分类管理,继续开展“无欠税责任区”创建工作。四是完善发票管理。推进发票综合改革,提升发票管理水平。五是加强基础资料管理。制订税收业务资料管理办法,着力规范非档案类税收业务资料管理。

18.加强税种行业管理。一是加强税种管理。加强旅店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营业税管理,深化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强化所得税清算管理,推进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直接管理,强化城建税、印花税以及车船税精细化管理,推进存量房交易税收一体化管理。二是深化房地产、建筑业一体化联动管理。拓展房地产、建筑业一体化联动管理内容,提升项目管理和甲供材税收工作水平。三是推进以地控税管理。紧扣土地源头,加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与土地的关联管理。

19.切实提升数据质量。一是加强数据采集管理。明确数据采集分工及责任,完善部门之间联动协作机制,减少采集环节差错数据。二是加强数据过程管理。提升岗位操作能力,实行分层级数据管理模式,减少过程差错数据。三是加强数据应用管理。建立数据审计规则应用及差错数据清理工作机制,优化“外部信息比对机制”,消除实际应用环节垃圾数据。四是强化数据质量考核。明确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强化数据质量情况通报及考核。

20.强化征管质量评价。一是优化指标设置。根据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不断优化评价指标,努力建设“实力征管”。二是加强指标监控。加强税源和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的支撑力度和引导作用。

21.推进社会综合治税。一是不断优化机制。巩固第三方数据交换成果,拓展交换部门,全面推进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工作。二是拓展信息来源。探索从公共媒体抓取涉税信息数据纳入第三方数据交换平台。三是深化联合征管。探索建立国地税“同征同管”新机制,扩展信息交换的范围和深度,试点国地税联合风险应对。探索建立立体式的地方税收社会保障新机制,实施激励考核办法。四是拓展范围。委托国土部门契、耕两税,委托工商部门股权转让税收。

22.强化信息化支撑。一是完善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专业化管理,积极运用现代化移动办公平台。巩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完善互联网集中安全管理。二是提升运维保障管理水平。规范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运作流程,建立信息系统运维知识库,强化人员技术培训。

六、加快税收文化落地,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税、文化兴税、廉洁从税”战略,以税收文化落地为抓手,深化“责任、活力、幸福”地税建设,实现干部综合素质能力、公众满意度、干部认可度“三提升”。

23.推进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市局文化创新工程,以文化建设深化年为抓手,实施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推进税务文化新发展,提升发展软实力。一是实施理念入心行动。围绕市局文化品牌、理念和我局特色文化理念,组织文化大讨论、征文、竞赛等形式,使文化理念落地生根、入脑入心。二是实施氛围提升行动。实施文化室、活动室、荣誉室、学习室提档升级建设,拓展网站、期刊等文化宣传阵地。三是实施载体创新行动。关注干部精神需求,统筹党、团、工、妇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四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强茉莉花•源文化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总结提升。

24.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扎实推进“三争三创”活动,优化创建载体,创新创建形式。二是强化中层干部建设。开展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实施“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三是推进后备干部管理。深化后备干部教育培训、培养锻炼和考核评价全过程管理,开展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轮岗锻炼。四是优化干部职工管理。加强主流思想引领,探索实施干部综合积分制管理。五是加强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党支部载体作用。

25.推进“人才强税”战略。一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纲要》,推行重点课题(项目)负责制,探索推行部门业务主办制度。二是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建立“日题、周学、月训、季考、年赛”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强化案例式、实务操作式等多形式培训,加强“四新”培训,探索“培训项目化管理”方式,开展“优秀培训项目”、“优秀培训讲师”评比。

26.深入推进作风行风建设。一是切实改进作风。深入贯彻中央作风建设新要求,从年头抓起,从细节入手,树立地税良好服务形象。二是实施主题活动。开展“工作提质、服务提效、作风提优”三提升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大走访”、“办实事”、“送温暖”、“解难题”专项行动。三是作好评议工作。拓展内外部评议监督和信息反馈新机制,深化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建设,确保再次获得人民满意单位称号。

2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干部日常教育管理。以《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学习贯彻为主线,强化处分规定警示效能,探索拓宽八小时外的监督管理渠道和手段,确保整个队伍的纯洁稳定。二是深化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廉政风险、执法风险与税收风险“同步应对”工作新机制,强化科分局风险防范能力,构建“制度+科技+文化”三位一体的大预防格局。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探索制定个性化廉政学习套餐,实施分层分类、因时因事施教。深入推广“清风税廉”廉政文化品牌,开展“十廉”活动。四是拓展监督管理渠道。深化勤廉回访制度,拓展预警网络建设,探索建立以街镇、商会、企业三级“廉政预警直报点”为核心的常态化监督联系工作机制,完善税检纪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五是强化“两权”监督。推进干部廉政承诺制、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28.着力加强党建工作。一是实施党建创新工程。以“三争一创”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党建创新工程。二是深化先锋行动品牌建设。围绕争创“六型党组织”和党员“六带头”推进先锋实践活动,开展“三亮三比三创”、“最佳党员示范岗”、“最佳服务成果”争创。三是强化党建基础管理。出台考核细则,强化党建规范化考核。四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动工、妇、团的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努力提升工会、妇联、团委工作水平。

29.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创新干部管理机制。积极参与系统公务员分类改革试点,推广应用岗位职责规范,探索建立岗位分级分类体系,实施岗位系数差异化设置。二是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优化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完善局长奖励基金、评先评优等制度,加大对争先创优表彰和激励力度。三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开展专业岗位竞争上岗,创新和完善专业团队工作运行机制,探索部分非执法事项外包和社会化协作。

30.深入推进“三型地税”建设。一是深化责任地税建设。积极推进“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示范科所”、“岗位能手”等各类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科、分局建设规律,适时开展科、分局建设经验交流。二是深化活力地税建设。实施“朝霞、彩霞、晚霞”分类激励工程,提供各类展示平台,拓展干部职业发展空间。三是深化幸福地税建设。推进健康提升工程,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推进职工之家提升工程,探索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荣誉室。推进员工帮助计划,积极帮助干部排忧解难。按照“一季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的目标,开展“阳光家园”主题系列活动。

七、全面增强保障能力,展示地税新形象

以入驻新办公大楼为契机,全面提高行政管理、行政效能和综合保障水平。

31.提质政务管理。一是加强创新管理。优化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创新试点,鼓励开展内部工作创新,努力创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地税经验、品牌。二是增强宣传实效。优化宣传机制,加强宣传团队建设,全面宣传全局重点工作、亮点工作。三是辅助重大决策。加大工作调研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专题调研,不断提升决策水平。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加强计划管理,细化责任落实,定期组织督查,不断提高工作组织程度和执行力。五是夯实政务基础。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提高公文质量和运转效率,做好档案、会务、保密、信访、机要、年鉴、文印等行政基础工作。

32.提优后勤管理。一是加强基建管理。加快新办公大楼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建成现代化办公大楼。二是深化内控管理。落实市局《机关后勤内控管理制度》,修订区局后勤内控管理办法,推进后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强化物业管理。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美化办公环境,建成舒适宜人的办公场所。四是优化食堂管理。探索食堂管理新模式,拓展服务内容,改善服务形式。五是严格安全管理。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保卫和值班工作。六是规范其它后勤管理。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公务车辆管理等后勤事项,提升后勤保障水平。

33.提效财务管理。一是提升预算水平。按照“编制完整、厉行节约、零基预算、统筹兼顾”的原则,细化预算项目,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全面性、准确性、合理性。二是严格财务支出。突出预算刚性,强化约束力,初步试行国库集中支付模式运作。三是强化财务监督。完善内控机制,加强财务审核,强化财务分析,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财务效益。四是完善财务制度。认真落实市局财务制度,修订完善现有财务制度,提升财务工作的规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