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总结

时间:2022-02-14 08:50:00

区委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总结

一、坚持科学发展,区域经济较快增长

按照“保住现量、整合存量、蓄积流量、引进新量、放大增量”的经济工作思路,更加注重功能区的集聚效应,更加注重大项目好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经济功能区为载体,以楼宇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年预计实现区域生产总值400亿元,同比增长15.5%,区属生产总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三级财政收入48亿元,同口径增长2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3亿元,同口径增长21%,位居区县前列。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银行等7家金融保险机构、天津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落户我区,使银行分行、保险公司、证券营业部及其他金融企业达69家,其中集聚了全市88.9%的内资银行分行。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等3家银行签订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整合楼宇资源,培育金融产业等7座特色楼宇,全区80座商务楼宇的综合出售出租率达85%以上。新增民营企业1338户,嘉茂购物中心等35个重点项目得到落实。成功举办第六届商务商贸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制定了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8条措施。实行街域经济统计考核,经济工作责任从委、办、局延伸到街道,激发了街道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实现招商引资内资到位额74.8亿元,同比增长31.2%;外资到位额1.06亿美元,同比增长92%。陈塘科技文化园土地平衡试点项目实现新突破,已经收购土地785亩,占一期土地收购总量的78.7%,完成了陈塘科技文化园规划设计。积极推动商贸旅游业发展,打造桂发祥工业旅游品牌。试行部门预算,预算约束力逐步增强。财政资金等专项审计监督全程跟进。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关系逐步理顺。房建公司等6家企业退市的主要手续已完成。第二次经济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工作的推进,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蓄积了持续发展的后劲,增强了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坚持建管并重,创卫目标圆满实现

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全力冲刺国家卫生区目标,奋战*天,开展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135”市容环境整治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效果显现,城区面貌彰显清新靓丽、大气洋气的特色。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区整体城市设计和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较为完善的城区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提升改造了友谊路、学苑路等24条主次干道路。完成了柳江里等21片、*万平方米成片旧楼区综合整修和天资里等93片小区路灯补建。全区*片、*万平方米旧楼区整修任务全部完成。*栋楼房平改坡工程竣工。融资贷款*万元,并网小锅炉24台,并网面积达79.25万平方米。集中开展了街景立面整修、重点地区、重点道路和居民区环境治理、“五小”单位治理等10余项专项行动,垃圾袋装率达92%,道路机扫率达70%,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区工程,新建绿地53.51万平方米,改造绿地74万平方米,净增绿地35万平方米,建成友谊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绿地率达31.82%、人均公共绿地达7.51平方米。积极推进生态城区建设,全区空气环境二级及以上良好天数达标率达84.5%。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攻坚克难,一举荣获国家卫生区称号,城区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民生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大力推进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区财政投入*亿元,用于发展社会事业,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青少年宫、四十一中、泗水道国际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512”市民教育工程品牌、居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等经验在全国推广,我区成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提高科技创新成效,通过天津市区县科技进步考核。繁荣活跃文化事业,第五届文化博览节、第二届银河书市、奥运文化广场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我区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先进单位。*有线电视台实现采编制作、硬盘播出的数字化。推进社区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打造15分钟服务圈,全区已建立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向全区居民提供22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实行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采购,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94.5%。加强体育工作,实现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十八连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险”参保受益人群不断扩大,低保救助水平逐步提高,全年创岗安置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形成。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邻居节”等活动成为社区建设特色品牌。改造秀峰里等21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及公益性服务设施。完成了21片、27.5万平方米老住宅供热补建,供热总面积达2202万平方米,覆盖率达98.5%。新建宾西路等4个社区商业中心、友华等4个菜市场。采取政府补贴等有力措施稳控物价。推进便民早点工程,13个街配置了321辆便民早点流动车,知名正餐企业增设早餐、便利连锁店开设早点经营、便民早点流动车进社区的早点经营格局基本形成,有效解决了居民群众吃早点难问题。发展红十字和慈善事业,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募集2754万元善款和价值*万元的物资。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工作,新建*清真寺。妇女儿童、残联、人防、档案、保密、对台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坚持依法行政,社会治安平安稳定

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按时向区人大报告、区政协通报区政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坚持与区人大、区政协的沟通联系等工作制度,主动邀请代表、委员视察重点工作,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狠抓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开通联系代表、委员的区政府服务“直通车”,受理办结代表建议125件,解决率达87.2%;政协提案158件,解决率达86.71%,解决率、满意率进一步提高。“五五”普法取得新成效,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民兵训练和征兵工作不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了新进步。围绕“平安*”、“平安*”,制订各类应急预案,完善“棋格化”大巡控机制,加强警防、民防、技防网建设,开展打造维稳工作“环京护城河”、人员聚集场所整治等10多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坚持领导、部门每周二维稳工作例会、奥运期间每日例会等制度。食品卫生监管和生产、消防、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圆满完成涉奥场馆、运动员驻地、奥运文化广场及火炬传递路线的安全保障任务。公安*分局荣获全国奥运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区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坚持管理创新,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政府督查工作,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对创建国家卫生区等7项重点工作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进了工作的落实。完善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为窗口的为企业服务平台,实行区领导领衔服务、区长接待企业服务日等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完善为民服务网络专线电话、区长信箱、民生信箱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筹建*区市民中心,进一步畅通了为民办实事渠道。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设立公开查阅点,公开政府信息1054条。推进“数字*”工程,与移动、网通(天津)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等10大项目,启动数字城管建设,建成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呼叫中心、会商中心,90个监控点位和监控设备投入使用。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引进包括4名清华大学博士后在内的各类人才1384名。加强公务员队伍培训和管理,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驻区单位、驻区部队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定信心,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围绕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生态宜居城区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形成持续发展的后劲;必须超前谋划,规划引领,把未来发展思路与近期工作目标相结合,既要完成预期任务,又要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实现工作的新突破;必须执政为民,改善民生,把更多的财力用在公共服务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便民早点、数字*、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等民心工程,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区人民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真抓实干,争创一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必胜的信念,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创造优势,保持优势,发展优势;必须加强团结,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力量,形成合力,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必须永不止步,自加压力,在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城区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基础上,树立更高标准、瞄准更高目标,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在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规模还不够大,区属国有资产分散弱小,民营经济结构还需优化,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研发的集聚优势没有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群众收入等重点民生问题仍需进一步体现普惠性,社区居委会硬件建设还需进一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关注民生、维护稳定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少数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执行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