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机关作风总结

时间:2022-07-08 11:18:00

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机关作风总结

根据《珠海市2007年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工作意见》精神,我办围绕“三服务一促进”的主题,认真制定了“市流渔办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港澳流动渔民的“教育、管理、协调、服务”工作,努力促进部门职责任务的完成和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部门职责任务完成方面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为加强对流动渔民进行爱国爱港澳和社会道德教育,我办全年召开渔民例会17次,委员会议22次,各种类型座谈会13次,采取“办培训班”、“典型事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增强了流动渔民的爱国守法观念,为渔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内地出售水产品5万吨,向渔政部门交纳资源增殖费381万元,港务费84万元。

(2)抓好管理服务工作

加强与省渔协会的协调工作,缩短渔船入户时间,努力为基层、为渔民办实事。一年来,审批办理渔船入户107艘,流动渔民证4500个,渔民入户719人,换发户口簿911本,在办理过程中做到随到随办,绝不拖延。积极帮助流动渔船解决雇请内地渔工的困难,扶持发展渔业生产,又为两地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经过与海区局和省、市渔业主管部门多次协调,解决了我市原没有捕捞许可证的80艘流动渔船办理捕捞许可证的问题。通过优质的服务,我市的流动渔船基本保持稳定,现有渔船1551艘,占全省流动渔船总数的45%以上,我办的流动渔民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

二、机关作风建设方面

(一)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

把机关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实行领导干部与基层挂点制度,办公室领导及科室人员挂点下属办事处,通过下基层、赴流动渔船入户的渔港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加强机关与基层的协调和沟通,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通过专题调研,及时向上级反映因柴油价格高造成港澳流动渔民生产生活遇到较大困难的实际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室和各办事处围绕团结、稳定港澳流动渔民这个目标,不断解决工作中容易出现的推诿和互相埋怨问题,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二)抓好服务窗口建设,提高机关整体服务能力

考虑到流动渔民在渔港停泊的时间较短,迫切希望能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的要求。对此,凡流动渔民需要办理的事情,我办工作人员可以代办的,由工作人员替渔民办理,涉及市外的,统一由我办工作人员办理,机关窗口和基层办事窗口做好证件办理方面的协调工作,基层办事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全天候处理渔民遇到的应急问题。在审批入户和办理渔民证方面,我办规定流动渔船入户(会)的初审时限一天,办理流动渔民证的初审时限半天,并及时把初审材料送省流渔办或市公安边防部门审批,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把办事窗口建设成为高效运作的机关服务平台,在为渔民服务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渔民的好评。

(三)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服务前移工作

海洋捕捞业是流动性、风险性较大的行业,为了使机关的管理服务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提高处理海事事故的应急能力,我办要求做到渔民、渔船在省外、市外发生海事事故的,24小时内要派出工作人员赶往服务现场协助处理,使渔民真正感受到贴心贴身的服务。根据部分港澳流动渔船常年跨省和跨市生产的实际,我办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外省外市渔港看望流动渔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与当地渔政、公安边防部门协调,进一步解决流动渔船过港生产、避风、补给等问题,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流动渔民对我们的信赖和支持。

(四)支持开展水产养殖业,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引导有条件的港澳流动渔民在万山区建立养殖基地,设计开发“浮式软体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和“沉底固定式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养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根据新时期的工作需要,加强机关的行政管理各项制度,搞好各科室的协调工作,明确部门事权,岗位职责和办事程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发挥港澳流动渔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流动渔民委员的作用,对渔民代表反映的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督查,限期抓好整改,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能力,建设服务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