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要点

时间:2022-05-27 11:22:25

学校德育工作要点

2015年全市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以及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德育内涵建设和改革,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保障。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涵、优化工作方法,努力开创我市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未成年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德育课堂为主渠道,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探索德育精细化管理机制,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扎实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与帮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努力打造有效德育、特色德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确保工作实效,将2015年的工作主题明确为“德育队伍深化年”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年”。

三、主要工作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之中,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强化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各校要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注重礼仪教育,强化“道德讲堂”等活动,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年”活动。

3.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各校要注重各阶段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深化“养成十种好习惯,争做小主人”活动,努力把良好习惯养成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

4.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校要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扎实开展相关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5.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各校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要精心布置班级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力求“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极力打造内涵品位,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6.强化德育阵地建设。各校要高度重视德育阵地建设,要建设好“道德讲堂”,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各类德育阵地,切实组织好德育实践活动,提升活动成效。

7.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各校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者及班主任专题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努力提升班会课成效,不断丰富德育工作途径,增强育人效果。启动制度性的德育研讨和交流活动,鼓励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提高德育科研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措施,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

8.探索德育精细化管理机制。各校要严格遵循德育规律,细化落实德育干部工作职责,重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强化学生干部培养,切实提升德育管理成效。要积极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切实增强全员育人意识,让全体教职工人人有德育任务,让德育任务内化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9.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和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服务意识、指导和研究能力。要广泛宣传和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传承家庭美德,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10.重视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各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确保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充分发挥咨询室功能作用,认真做好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要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知识,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成效。

11.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各校要组织和开展好全国第12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要结合“中国梦·我的梦”和“三爱”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12.开展书香校园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基本内容,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馆(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广泛开展书香校园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

13.深入开展“三爱”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对少年儿童提出的“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要求,结合实际,挖掘资源,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劳动、乐于奉献,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14.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定期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青少年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5.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转化。各校要进一步完善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机制,健全特殊群体学生档案,采取多种措施,落实“一对一”等帮扶模式,以人为本,注重面向全体,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心理疏导,重点解决行为习惯偏差、青春心理烦恼等问题,同时要树立特殊群体学生优秀典型,增强特殊群体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6.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文明学校等创建工作,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5环境日”以及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三节”(节粮、节水、节电)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17.加强德育工作研究。各校要从解决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德育调研课题,努力构建和谐德育、活力德育。从本学期开始,每校必须有一个德育课题,每学期向教育局递交一份研究论文。教育局将定期进行德育课题研究评比,对优秀课题进行通报表彰,对优秀研究成果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18.推进德育品牌创建。各校要及时总结近几年德育工作经验,结合自身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德育特色品牌形成机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等内容方面加强研究,在道德体验、养成教育、心理辅导、主题教育、自我教育等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