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工作要点9篇

时间:2022-07-22 03:21:29

农委工作要点9篇

第一篇

一、创新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两区”建设

1.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引导家庭农场工商注册。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以上。家庭农场达到1800个以上。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市级示范社50家以上,省级示范社7家以上。完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运行机制,联合体发展到100家。

2.统筹推进4个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好20个示范点建设。以市农科院、帝元现代农业产业园、灰古高标准粮田基地、宿马食品加工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基础,规划建设10万亩埇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加强基础设施及“四良”配套建设,将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20个现代农业示范点力争完成规划任务60%以上,初步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3.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一是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重点推动埇桥区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区,确保埇桥区50%以上乡镇完成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其它县积极开展试点。二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工程建设。确保全市100%乡镇完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工程建设任务。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探索帝元农业公司土地信托新模式试点。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流转率达27%以上。四是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每个县区从美好乡村示范村中选择1个村开展试点。

4.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持续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装备设施体系、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农业生态循环体系等八大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完善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抓好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市工作。重点培训土地流转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提高培训实效。新增注册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二是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农村金融组织、抵押担保方式等金融创新;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三是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保险提标试点范围,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四是逐步建立公益性服务为主导,市场化服务为补充的农机农技现代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奋力进取,确保完成省对市重点考核任务

1.依托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项目实施,打造高产示范亮点典型。全市建设22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单产力争突破520公斤。30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单产力争达到600公斤。16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单产力争突破550公斤;15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单产力争达到800公斤。打造一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粮食生产典型示范。确保1个县区跻身小麦“千斤县区”行列,全市粮食生产综合考核进入全省前八名。

2.启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计划,提升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一是谋划30个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招商引资项目,每个县区及开发区与宿马园区各5个。力争全年落地超亿元投资的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二是做好对龙头企业贷款利息贴补工作,用好市级财政贴息资金1500万元,争取省级产业化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三是探索金融服务创新,完成市农业担保公司、兴农投资有限公司的组建并运营,解决龙头企业融资瓶颈。2014年力争完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家,其中省级以上7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加工产值700亿元,增幅15%以上;新增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综合考评不低于全省前五位次。

3.组织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快速增长。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二是加大农民职能技术培训,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三是加强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民负担监管,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四是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试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5%左右。

4.强化标准化种养殖和农资监管,提升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5万亩;创建部级标准化蔬菜基地1-2个,省级标准化蔬菜基地3-4个,市级蔬菜标准化基地5-6个。与市国土局、财政局联合启动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工作。二是创建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65%。抓住国家、省政策机遇,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达100%。三是切实加强农资监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通过整治行动常态化、打击违法协作化、农资监管信息化等措施,杜绝违禁农资进入生产环节。

三、精心谋划,抓好农业项目与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认真学习领悟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国家政策中挖掘项目。重点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园、中以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中西农业灌溉设备制造项目、强英养殖产业联合体、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大型脱水蔬菜深加工、大型花卉苗木基地等7个共投资2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落地。二是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途径。努力实现引资项目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全市引进亿元以上投资规模的项目10个以上,每个县区2个。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市农委将把招商引资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科室,按照“一岗双责”,与岗位考核挂钩,强化人人招商、主动招商意识。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5亿元以上。

四、强化农委自身建设,打造新型机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中央“八项规定,成立公共车辆管理中心,规范接待、公车等管理,打造廉洁型机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好人,用好人,完善委属企业管理机制,打造干事型机关;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强化集体学习,充分发挥市农委工会、妇女联合会作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打造活力型机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考勤等制度,简化办事流程,打造效能型机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利用农委信息中心平台,推行财务、审批等全面公开,打造阳光型机关。

第二篇

一、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及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工作。以整建制推进秋种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600万亩次以上。提高技术覆盖率、到位率和肥料利用率。一是抓好示范带动。重点抓好大片、大户、对比田,以点带面,提高技术覆盖率。继续拓展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面积。二是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把技术服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三是加强农企合作,加大配方肥网点建设和配方肥供应力度,扩大配方肥应用面积及数量。

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一是扎实做好土壤培肥工作,大力推进各类秸秆肥料化技术应用,促进秸秆还田,加快土壤有机质提升步伐。二是继续推进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管理,推进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向前发展。加大耕地质量建设力度。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等级,增强粮食生产后劲,提高耕地的旱涝保收能力。

三、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一是加强我市4个部级墒情标准监测站的建设,规范并有效调整50个监测点、定时报告、集中信息,完善土壤墒情旱情评价体系,在玉米大喇叭口及秋种等关键时期,加大土壤墒情监测密度,发挥墒情监测作用和参谋作用。二是推行肥水一体化、覆盖保墒培肥,保护性耕作保墒,雨水积蓄利用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三是深入调研,认真总结成熟、实用的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制定操作规程和标准。

四、加强肥料管理工作。一是加强肥料市场的监督管理,利用季节供肥特点,从生产、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加大配方肥等肥料质量的监督检验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

五、加强检测工作,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强仪器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能力。二是完成农业部耕地土壤定位监测点省土样的检验任务和各试验、示范点土壤与植株的检测。三是强化土壤肥料化验室的职能和建设目标,加强化验室管理,使质量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六、认真试验,充分展示示范。完成农业部、省总站等下达的各类肥料的肥效试验及大田示范。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市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示范。

七、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协同各县区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严格现场检查,严把认证质量,严格证后监管,确保“三品”质量安全。

八、完成领导交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先进的科学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通过对去年全年工作的总结反思、取长补短,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2014年度工作要点如下: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完善实验室内部管理,增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准确、及时的检测数据。

2、严格规范做好现有各检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检验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以节省维护、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加强现有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进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4、保质保量完成省农委下达的“2014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检验任务。争取每月对我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及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开展一次例行抽检,重要节假日前增加抽检次数,为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

第四篇

1.组织开展增殖放流行动,做好放流的后期监测工作。

2.完善对全市范围内的渔业船舶登记检验工作。

3.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加大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的力度,严厉打击滥用水产品添加剂和违禁渔药等投入品的行为。

4.加强电毒炸鱼打击工作,强化渔业秩序的专项治理。

5.落实完成全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工作。

6.积极引导、扶持水产养殖大户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渔业经济。

7、继续落实“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工程。

8、做好水生动物的疫病预测预报工作,减少疫病的发生。

9.引导全市渔业养殖场中创建2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

10、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力争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第五篇

2014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一、强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服务,促进土地流转

1、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按照省、市要求,今年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区埇桥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埇桥区农委要加强宣传培训,精心制定方案,完善相关制度,按照规定时序,稳步开展工作,年底前基本完成确权颁证登记工作。其它县分别选择一个有条件的乡镇,参照省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区工作具体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确权工作经验,为全面推开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奠定基础。2017年底全市基本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2、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定期调度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督查、一通报。确保年底前全市100%乡镇、村完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工程建设任务。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升平台运转水平,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在此基础上探索扩大、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能。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谋划现代农业项目,强化招商意识,引导有实力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4、探索创新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研究帝元农业公司土地流转信托新模式试点,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配合金融等有关部门,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以转包、出租、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流转率达27%以上。

二、全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数量质量

1、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继续做好家庭农场认定工作,积极引导农业部门已认定的家庭农场到工商部门登记,并进行运行监测。市、县两级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工作,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名录。会同金融部门做好家庭农场直管直贷试点工作,探索创新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模式,对试点及有条件的家庭农场进行金融相关知识培训。开展家庭农场粮食保险提标试点工作。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促进家庭农场快速规范发展。2014年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0家以上,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以上。年底前,经过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达到1800家以上。

2、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农经辅导员和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指导。积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和规章制度,发挥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示范社评定为抓手,引领带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年内新增市级示范社50个以上,省级示范社6个以上,开展对示范社运行监测、动态管理。积极创建一批省级信息化建设示范社,每县区各安排1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基础建设。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引导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建立直销店,开展“农社对接”。鼓励农民兴办信用合作和股份合作、联合社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年内新增300个以上合作社。

3、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合作,建立紧密利益联合,构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业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数量发展到100个。

三、有效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努力争先进位

高度重视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工作,继续列入重点工作抓紧抓实。针对考核指标调整,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统计方法,确保新型农民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几项指标按时上报和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加强上报数据分析,加强与财政、统计部门沟通和联系。开展农民收入调研,分析收入差距原因,探索增加收入有效途径,提出农民增收意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5%左右,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四、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维护农民利益

根据农村新形势下减负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加大监管力度。继续联合纠风办、物价、财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深入开展涉农乱收费治理,针对农民反映突出的农民建房、农村计划生育、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治安等方面涉农乱收费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督查和监管。健全农民负担信访和案件受理查处机制,对农民信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完善对各县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日常督导制度。实现农民负担不反弹,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五、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改革经验

选择萧县白土镇费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强试点工作的业务指导,研究试点工作推进措施。指导制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改革试点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关键环节。探索研究改革中有关资产量化、成员资格界定、股权设置与管理等问题。

第六篇

一、继续开展“省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强化执法能力建设行动”

一是组织开展全市动物检疫技能比武活动,预选出3名同志参加省10月份举行的动物检疫技能比武决赛;二是继续推进屠宰、养殖企业官方兽医室、监督分所规范化建设,树立动物卫生监督队伍新形象。

二、继续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风规范行动

按照省、市方案的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学习“三严三实”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行风规范行动。在全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开展规范行风征文活动,参加省行风征文比赛。

三、认真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监管长效机制的意见》,结合我市实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以政府办的名义向下行文,认真做好我市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

四、全面推行《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规范》

按照农业部相关部门的部署,从今年5月1日开始,全国将施行《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规范》,按照省所要求,按时全面推进《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规范》。

五、继续加强监管对象分类监管工作

各单位要对辖区监管对象再进行一次清查、统计、建档、备案。同时,按照风险等级的划分,将监管对象风险等级从新确认,并实施挂牌监管,挂牌率要求达到95%以上。

六、推进检疫票证电子出证

一是在5、6月份做好全市检疫票证出证点、电脑、打印机、出证人员(官方兽医)的统计工作。二是力争在8月份完成电脑、打印机采购计划,全面实行检疫票证电子出证。

七、继续强化“瘦肉精”监管监测

按照市2014年“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重点在生猪、牛、羊养殖环节和生猪定点屠宰环节进行“瘦肉精”监管监测,确保全市不发生“瘦肉精”事件。

八、强化延伸绩效考核,加强生猪饲养、销售、屠宰监管

立争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监管率达95%以上(农业部90%以上)、生猪产地检疫申报受理率达100%(农业部100%)、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监管率达100%(农业部100%)、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农业部100%)、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平均每个乡镇监管次数50次以上(农业部不少于50次)。

九、加强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监管

全市3个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查证验物,防止动物疫情传入和流出,严格遵守农业部畜牧行政执法六条禁令,杜绝公路三乱现象发生。

十、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宣传、信息报送工作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宣传,使社会进一步了解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干什么的,工作的难度,争取社会一切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及时在动物卫生监督网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信息,让全省了解我市动物监督工作动态和举措。

第七篇

一、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1、加强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工作。结合落实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继续组织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2、提升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结合落实基层农技推广条件建设项目,抓好乡镇站软硬件建设,在提高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围绕现代农业三大新型经营主体,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3、组织开展市级农民满意农技员评选工作。

联合宣传部、总工会、农机局开展市十佳农民满意农技员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广大农技人员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调动和发挥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展示农技人员的新风貌。

二、抓住机遇,提升质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村生产经营主体

1、突出重点,选择培养对象。选择有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性、有相应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重点培养。

2、优化培训方式,创新培育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坚持产业需求导向,联合相关部门努力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认证管理等工作,创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八篇

一是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加强与省农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以及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为项目的申报、争取和顺利实施、验收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和谋划申报。围绕中央和省财政投资重点,加强项目谋划,积极编制、申报一批农业项目,尽力争取具有明显支撑作用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加强项目储备,结合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尝试建立总规模在50亿元以上、具有操作可行性的农业项目储备库。

三是加大项目监督检查。会同农委纪检及业务科室(站),加大项目建设的督查和验收,及时通报检查和整改情况,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四是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强化工作职责,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第九篇

一、紧紧围绕“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全市建设200万亩的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和20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单产力争突破540公斤。建设15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建立15个万亩高产创建片,单产突破550公斤。

二、紧紧围绕“‘181’转型倍增计划”,努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乡村工业园区、农民返乡创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重点围绕水果、烧鸡、粮食、蔬菜、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创建新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值突破800亿元,超亿元企业突破150家。

三、紧紧围绕“两区建设突破年活动”,切实抓好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

依托宿马产业园区,结合埇桥“两区”建设核心区,初步设想划定10平方公里,准备筹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引进一批粮油、果蔬、畜牧、板材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主要以1亿元、10亿元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外资项目为主。市农委将拿出70%的人员、70%的精力、70%的经费,强力推进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实现现代农业招商引资的大突破,让招商企业在集聚区集中入驻,“两区”建设成果在集聚区集中展示。

四、以农民收入倍增规划为抓手,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要有效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促增收;大力发展畜牧业,做大做强规模化养殖促增收。科学优化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多方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切实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二要稳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三要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让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等权利出让、出租、抵押中增加财产性收入。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力度,让农民从合作组织经营服务收益中增加收入。四是加大农民负担监管,确保中央、省、市农资综合直补、良种和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及时发给农户。

五、以提质增效为目的,切实抓好农业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严格按照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要求,创新培训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强化项目监管,加强学前管理、教学管理、资金监管,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三是打造地区特色,加强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为民生工程营造浓厚氛围。

认真实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建设“保提增”活动。保证沼气池建设质量,提高沼气池使用率,增加三沼的综合利用率,力求结构上由户用沼气为主向沼气多元化发展转变,功能上由生活为主向生活生产生态一体化转变,服务上由建站布点为主向注重可持续运营转变,政策上由前端建设补助向前端建设补助和终端产品补贴相结合转变,建设上由新建为主向新建与巩固并重转变,促进我市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工作再上新台阶。认真完成全市3300口户用沼气、10个乡村服务网点和2处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任务。

六、认真抓好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

一是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在全市确定16个乡镇开展整乡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重点是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管理服务平台和功能。到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20万亩。三是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工作,继续做好家庭农场认证和扶持政策落实,争创家庭农场建设省级示范市,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七、美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创树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典型

一是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13年,力争首批示范村中有50个能够建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二是认真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力争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小区)1—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小区)5—8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小区)20个。三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家庭农场认定工作,在各县区建设3-5个管理规范,产业基础扎实,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示范社和1-2家1000千亩以上的大型家庭农场。四是重点打造埇桥区八张万亩蔬菜基地千亩精品园、百亩良园蔬菜联合体和灵璧璧禾田园联合体等21个已具一定基础的现代农业示范点。市及各县区各抓一个精品示范点,集中打造六个上档次、上规模,可参观、可复制的现代农业示范典型。

八、组建市农业投资公司,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

这是当前我市突破“三农”工作瓶颈的重要举措,我委按照市政府部署,目前正在调研和起草方案。农投公司一旦成立运行,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将得以缓解,将有效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缺陷,可以通过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美好乡村示范点的扶持,培育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将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