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工作要点

时间:2022-07-10 08:18:38

养殖业工作要点

2014年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政策扶持发展现代养殖业,同时也对养殖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切实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推动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型,做好今年养殖业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市养殖业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抓好生态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养殖业现代化步伐,以防检夯基础,以执法树形象,以项目出精品,以作风促转变,全面推进我市养殖业的提质改造,全力打造养殖业升级版。

二、发展目标

2014年全市力争实现出栏生猪105万头以上,增长幅度5.6%,肉牛4万头,增长幅度14.3%;出栏山羊4.92万只,增长幅度5.3%;出笼家禽435.4万羽,增长幅度6.5%;渔业总产量达3万吨,增长幅度3.1%。确保全市全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不发生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重点围绕抓好产业促发展,抓好执法促规范,抓好质量促健康,做好2014年养殖业这篇文章。总体工作思路是“突出一个主题,抓好‘四个二’工作”。即要突出推进养殖业现代化发展主题,坚守两条安全防线,加强两项行政执法,做好两个基础产业,壮大两大特色品牌。

(一)突出养殖业现代化发展主题,全面深化转型。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整体部署,把养殖业转型作为今年工作重心。

1、转变养殖方式,提高产业化程度。要加快转变养殖发展方式,增强规模发展能力,提升产业档次。一是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抓好2013年度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生猪良种补贴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四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2400头种猪场9月底正式生产,推动全市48个现代生猪育肥场建设,带动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做强肉类加工、湖加工企业,推动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多环节增效。鼓励养殖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多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使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整体。做好湖地理标识认证,加快发展我市优势品种。加强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引导、扶持和服务,加快养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加大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良繁体系和品改网络建设,加强我市两个种公猪站和肉牛品改站监督管理,加快水产良种场升级改造,提高畜禽水产品良种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进一步规范种畜禽场生产经营秩序,完善种畜禽场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草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制度,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实施草食动物品改工程,加大草食动物发展力度。

2、提升工作素质,提高服务能力。一是要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大局意识。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充分认识、理解、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当前要做好能繁母猪补贴、无害化处理补贴、燃油补贴等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落实工作。二是熟悉业务知识,提高服务能力。要精通疫病防治、免疫注射、采血采样等岗位技能,确保我市养殖业不断稳步发展。塑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的畜牧兽医水产队伍,全力服务于养殖业发展。三是服务广大养殖户,提升养殖从业人员素质。采取联合办学、培训学习、实地指导等形式,实施阳光培训工程、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等,提升养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养殖工作者与广大养殖户形成养殖业发展共同体,推进全市养殖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3、正确舆论引导,促进产业发展。重视舆论监督,切实加强行业宣传,重点宣传我市养殖业创新发展、服务群众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我市养殖业创业故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宣传树立养殖业在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社会稳定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要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增强应对媒体的能力,学会善用媒体、善待媒体,借助媒体推进工作,促进我市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坚守两条安全防线,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要继续坚持做好动物防疫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全市无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放心奶”等安全食品。

1、牢抓动物免疫。在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常年免疫,做到应免尽免,确保不因免疫不到位而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强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大型交易市场等重点防疫工作的责任,明确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强化免疫档案管理,切实做到免疫台帐登记规范、免疫证发放到位。加强对规模养殖场自主免疫的督导和免疫效果监测,防止免疫漏洞。在做好动物疫病免疫的同时,注重抓好H7N9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工作,确保全市无疫情发生,严防死守将疫情堵在市外。

2、狠抓安全监管。保障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农业部“五不放过”的工作要求,通过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指导养殖户建立养殖生产和投入品使用档案、坚持开展生猪尿样“瘦肉精”检测等措施,继续坚持每天按照屠宰生猪6%以上的比例抽检。确保全市无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保障全市肉品质量安全。

3、加强检疫监督。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全面开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加强和规范检疫申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引种调运等各项工作。对跨省引进非乳用、非种用和跨市州调运种用、乳用动物,建立县级备案和隔离观察制度。进一步强化从畜禽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重点做好城区、、三个定点屠宰场监管工作。

4、强化疫情监测。进一步健全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规模场四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推进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密集区、活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的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强化对布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进一步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和各种应急措施,储备防疫物资,培训应急队伍,坚持值班制度。加大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力度,依照法规及时准确报告动物疫情。一旦发生疫情,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小范围”要求,果断处置,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并及时做好善后工作。

(三)加强两项行政执法,树立执法形象。围绕2014年“行政综合执法年”主题,强力推进畜牧兽医和渔业渔政综合执法。

1、整合资源建设队伍。通过积极整合养殖业整体执法资源,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装备,不断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有效促进养殖业法治化建设,逐步达到“以法促检,以检促防”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综合执法,让广大人们群众心目中形成“畜牧兽医110,食品安全守护神”的新概念。

2、依法行政提高效能。一是按照《省政府服务规定》的要求,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依法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严格按照办理程序限时办结。二是扎实推进畜牧兽医和渔政综合执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禁以罚代法、越权执法、索拿卡要等不法行为。动物检疫监督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六条禁令”,一定要严格执行同步抽检,坚决杜绝买卖票证等违纪违法行为。要改善执法条件,重点加强质量检验检测系统、动物防疫体系、渔政执法体系和兽医实验室建设,着力建设标准化基层动物防疫站、动物检疫申报点。继续加强渔政信息指挥体系建设,改善渔政执法条件,提升安全监管应急处置能力。

3、加大力度确保安全。一是落实监督责任。依托养殖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发挥社会力量,增强执法行动的针对性、有效性。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二是监管与整治相结合。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经营销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违禁物的行为,确保市民吃上安全畜禽水产品。三是提升渔政管理水平。层层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在我市辖区翠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全面推行禁渔期制度,组织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护渔业资源。

(四)做好两个基础产业,加快转变步伐。保障全市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抓好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要加快畜牧业现展步伐。一是要继续壮大生猪产业。通过扶持市四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种猪场现代养殖企业的建设,引导全市养殖大户发展现代养殖,推动今年在我市现代生猪育肥场跨越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生猪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继续做好生猪调出大县基础工作。二是加强草食动物开发力度。以养殖户为投资主体,政府采用以奖的方式推动草食动物养殖业发展。2014年按照种草养畜、圈养育肥的养殖模式,计划新建常年存栏50头种牛、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的标准化牛场2个,常年存栏250只的种羊场2户,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牛羊健康养殖示范场。

2、要高起点谋划养殖业发展方向。严格按照养殖区域规划发展养殖业,严禁在禁养区新建养殖场,推动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向宜养区转移。2014年重点抓好江白公路沿线生猪养殖场的关停或搬迁工作,促进养殖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做到选址合理、人畜分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离、隔离屏障良好、防疫设施配套、粪污无害化处理到位。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要做到场内排灌设施和水处理系统良好,塘坝湖泊等基础设施完善,水质环境优良,管理制度完善。出台《生猪规模养殖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生猪生产、防疫检疫、质量安全、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加大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广“猪-沼-果(、林)”等生态养殖模式和高床水泡粪等先进养殖技术,大力倡导发展林下养殖业和休闲渔业,推广利用粪污生产有机菌肥的新工艺,加快推进市养殖业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养殖业粪污“零排放”。

3、要夯实湖渔业产业基础。要进一步推动湖渔业产业提升,在巩固“四大家”繁育场建设的同时,重点要抓好三文、鲟等种苗特种孵化场的建设,解决制约我市三文和鲟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苗种供应问题。开展翠江流域河段春、夏、冬三季人工增殖放流苗种的组织与管理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确保今年内放流苗种1000万尾,人工放流资金不低于400万元。

(四)壮大湖两大特色品牌,凸显品牌效应。依托湖优质水资源条件,继续打造湖冷水品牌和湖地理标志品牌。

1、进一步深化冷水资源开发力度。一是开辟新的鲟养殖基地。在下游河道——程江口河段架设2000口鲟养殖网箱,建成集苗种生产、成养殖、饲料供应于一体的鲟龙综合养殖示范基地。二是创办大鲵繁育养殖基地。依据天然的优质冷水资源,积极创办湘南第一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繁育养殖基地,基地集大鲵救助、大鲵科研及大鲵人工繁育和养殖于一体,按照合作社的模式,带动八面山周边乡镇农户发展大鲵养殖,打造现代休闲渔业示范样榜。三是进一步拓展三文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湖、小、湾的冷水资源,鼓励、支持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创办,积极探索湖网箱深水养殖的途径,进一步壮大三文养殖基地。

2、科技推动打响湖产地标识。一是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长江水科所、珠江水科所以及农大动科院等科研机构(院所)的战略合作,举办湖渔业产业发展论坛,建立网箱、池塘、稻田养殖试验基地,强化渔业科技应用和推广,从总量上和单产上提高湖渔业产量。二是依托湖这张名片,做好湖渔业产地标识认证和湖二维码标识认证,通过加强渔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做强鲜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