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政管理科工作要点

时间:2022-05-26 11:30:09

基层财政管理科工作要点

2014年农财科(基层财政管理科)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区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市对财政农业工作和基层财政管理工作要求,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为目标,健全投入增长机制,突出财政扶持引导,实行科学规划整合;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创新资金监管机制,实现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以提高基层财政生财聚财理财能力为目标,继续深度推进基层财政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指导和管理,夯实基层财政基础工作,着力推动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基层财政服务发展保障发展推进发展水平,推动农财和基层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实施积极财政支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

1、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市级中心镇建设,支持和鼓励中心镇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优先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起点推进中心镇区建设,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着力改善中心镇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市级中心镇的考核力度,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围绕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实施财政奖补政策,力争扶持创建二星级康居乡村2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3个,实施镇区周边环境整治,接受省村庄环境整治全域验收,推动村庄环境由集中整治转入长效管理。加大绿化、改厕力度,完成绿化造林3万亩,完成农村改厕2万座。

2、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充分整合市级项目补助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农业项目补助,加强设施农业基地、重点农业园区及科技型项目建设政策扶持;推进发展园区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建成一批市级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一村一品示范专业村、现代农业示范村;继续加快推进台创园高效农业核心区建设,扩大辐射范围;推进生态规模养殖项目,大力发展高效渔业,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新增高效养殖面积0.5万亩;鼓励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力争发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大项目,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做优做亮生态休闲农业项目,着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和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3、强化财政政策引导,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连锁直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引导龙头企业新建项目向集中区集聚,努力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鼓励争创部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推进农药集中配送;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合作社由数量型、松散型、服务型向质量型、紧密型、经营型转变;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落实好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现代农民,扶持种粮大户、种田能手、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全程专业化服务。

4、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实施灌区改造全覆盖工程,改造灌区200个;推进农村河道轮浚,疏浚河道158条(段),160公里,土方242万方;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6.68万人;开展农村桥梁改造、撤坝建桥建涵工程,改造农村桥梁120座,加强农桥建设规范化管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11月底前100%完成;开展生态河道建设试点和水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扶持政策,推广水稻、油菜生产机械200台套以上,推广高效植保机械、田园管理机、果蔬保鲜库、畜禽水产养殖机械等各类特色农机具200台套,新建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1个,市级示范基地4个,区级示范基地5个;积极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基地的农机化水平,培育实体型农机服务主体,新建农机合作社10家,新建农机合作社标准化机库10个,新建粮食烘干中心3个,扶持建设高新农机具维修中心,扶持培育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组织30家以上;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行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并轨建设,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力争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5万亩以上。

5、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地制度改革,采取出租、入股等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镇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加快流转土地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新增土地规模流转面积3万亩,提升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大经济薄弱村政策扶持力度,开展集体经济发展村际竞赛活动,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实施1000万元新增地方税收留成补助到村政策,与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省、市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整合使用,根据村庄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安排财政奖补项目,并结合项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打造3-5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同时,做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有效保障村级组织运转。

6、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创新绩效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涉农补贴政策,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强化基础信息管理,确保补贴补助资金发放规范、透明运行。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力争向上争取资金比2013年增长20%以上。创新绩效监管机制,专项资金全程承诺全程监管绩效考评,以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提高财政支农整体合力。

二、深度推进基层财政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指导和管理

按照“素质提升、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监督有力、设施完备、服务高效”的总体要求,继续大力推进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服务环境三大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进一步强化基层财政收入管理、资金分配、监督管理、落实政策、服务发展职能,实现基层财政更高水平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使全区基层财政所设施条件更完备、内部控制更完善、基础工作更规范、收支管理更科学、监管措施更有力、服务发展更高效,确立符合现代公共财政管理要求、与我区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基层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培植财源强化征管,全力攻坚财政收入。树立基层财政正确的质量和效益工作导向,更加注重提高收入质量,切实规范收入征管,稳定和提高税收占比。大力培植税源经济,完善扶持政策激励措施,加强涉企服务和指导,推进城镇化建设,培育新的税源。开展综合治税,搭建镇村、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健全税源动态监管体系,重点税源跟踪预警评估,强化镇级非税收入征管,完善区镇财政管理体制。

2.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统一编制和规范软件系统,分类编制部门、专项资金、政府预算,统一镇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政策,根据镇级财力状况和经济水平,制定分类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强化预算控制意识,规范预算执行,实行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加强银行账户、非税票据管理,探索建立财政开户银行业务考核和存款利率协议上浮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3.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健全镇级政府投融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镇级投资项目绩效评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强镇级政府投融资项目和区委托实施的重点项目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立项、概算审核、标底审计、公开招标、工程变更、决算审计、资产管护等各项规定,规范投资行为,严格概算、预算、决算控制,强化过程监管,规范政府性公司财务管理。

4.分类监管专项资金,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按资金性质和特点实行专项资金分类管理,对涉及民生的补贴补助类资金,重点把握基础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落实补贴资金直达机制。对项目扶持类资金,跟踪监管重点做好项目申报、方案预审、中期督查、节点拨付、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工作。开展镇级财政财务收支联合审计检查和财政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加强对镇属行政事业单位及村级组织财务收支监管,深化就地就近监管区镇联动工作,把握重点环节,完善监管措施,明确监督重点,明确监管责任,实行绩效评价。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推进资金监管信息化管理,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软件”,强化与“金财工程”数据的对接整合,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适时组织区镇联动检查。

5.强化镇属资产管理,拓展政府采购效益。严格执行镇级资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应用信息化即时动态管理。严格资产处置程序,规范资产租赁、转让等处置行为。积极清理、盘活镇级国有集体资产,鼓励有条件的镇通过盘活资产,实行政府公司实体化运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按政府采购及镇级公共资源交易要求,健全货物类、工程类、服务类采购目录、范围和资产配备标准体系,完善分项分类政府采购程序和方式。合理编制镇级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实行国库直接支付,按照公开、公正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强政府采购的管理监督。

6.加强对“基层财政建设年”活动的推进工作。把省规范化财政所和区星级财政所建设作为提高镇财政所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抓手,协调机关各科室制订并落实年度推进计划,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基层财政建设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进一步夯实基层财政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坚持对重点工作及薄弱环节加强督促检查,重点突破四、五星标准中考核指标,重点抓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监管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规范化建设,以重点工作带动乡镇财政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队伍建设、作风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1、坚持高点定位,狠抓提档升级。农财和基层财政各项工作以省有影响、市有名次、区有作为为目标,不断总结提高,提升服务“三农”发展水平,在基层财政管理上更上一个新台阶。2014年力争二分之一财政所达到四星标准,四分之一财政所达到五星标准。

2、加强思想教育,凝聚正面能量。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思想交流谈心制度,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文化素养教育结合起来,打牢为民理财的思想基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效,打造勇担当、敢负责的农财队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正能量。

3、抓好素质培训,注重实际效果。培训内容要重点突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财税改革动态、城镇化建设、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政府债务监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强调实践教学,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对策研究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同时,建立岗位专家培养机制,结对帮扶机制,不断提升乡镇财政干部综合素质。

4、深入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针对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走进联系点,广泛听取意见,积极研究对策。同时,积极开展“三解三促”、“五走进五服务”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认真履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自觉反“四风”、转作风、树新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财政形象。

5、坚持勤政廉政,加强日常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自觉执行财经政策纪律和《廉政准则》,按规办事,廉洁理财。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切实加强监督防控。加强日常管理,自觉执行八项规定,规范约束个人行为。按照建设“法治财政”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强化内部控制,履行科学民主决策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确保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6、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改革创新。坚持“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服务各级领导决策、服务财政改革发展”的工作理念,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推行“四零”工作法(零推诿、零积压、零等待、零投诉),做到服务优质高效,办公文明礼貌。认真做好信息宣传科研工作,交流探讨财政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适应“三农”工作和基层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交流沟通,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财政支农和基层财政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