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2-05-16 10:45:09

现代物流业的调研与思考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优势突出的交通区位,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巨大的资金流、项目流、人才流、信息流,逐步改善了长期以来物流业高成本、低利润、不安全、难对外的局面,弥补了物流慢、散、小、品种单一的缺陷。

(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流通需求。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工业强县”战略深入推进,截止到2012年底,全县发展中小企业7160个。其中,产值过500万元的企业110个,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5个。新增个体户1112户,私营企业77个,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9亿元,占生产总值57.37亿元的50.55%。共注册物流企业16户,物流周转量约3.22万吨,初步形成了大中型企业相结合,产业门类齐全,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工业体系,城市综合实力也日益提升,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服务方式呈多样化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保障。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蓬勃兴起,全县已发展各类配送中心10余个、城市和县城连锁超市网点300多个。国美电器、百利得等知名企业连锁店相继落户我县,涌现出了“客都购物超市”、“家福乐购物广场”、“丰禾超市”、“大自然超市”、“友谊商贸”等初具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优势商贸流通企业,家具市场、建材装饰材料市场、钢材市场、农资市场和水果、服装、粮食、蔬菜、糖烟酒批发等市场繁荣昌盛,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导、专业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别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遍布城区、辐射农村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流通渠道。

二、现代物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梳理,发现县物流业对于支撑“三县”建设,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尚有很大的差距,以下五大问题亟需在今后不断完善与解决。

(一)关于物流业的认识问题。一是有“重生产轻物流”的意识倾向,对发展现代物流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二是运作模式单一化、简单化,物流企业存在“仓库+车队”等同于现代物流的观念,无法彰显现代物流的要素与内涵。三是物流业缺乏基本的统计数据。

(二)关于物流业的规模问题。长期以来,县物流业缺乏大规划引领、缺乏大项目支撑、缺乏大园区承载,呈现出“慢、散、小”的落后局面,各自为战,独立山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精力,事倍功半。

(三)关于物流的基础设施问题。一是仓储和装卸设施水平低。仓储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充分,货场标准化程度不高,装卸设备陈旧老化、现代化水平低,致使物流效率不高。二是停车场严重缺乏。县城及周边均无大型货车停车场,大型货车大多停放于入路口、路旁。大型建筑地下停车配置率较低,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缺乏综合物流信息平台。行各业各单位的信息不能互通,不能形成联运配送一条龙服务,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物流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四)关于农村流通网络的问题。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市场监管工作薄弱,特别是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边远乡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难度较大。部分市场基础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差,影响了市场综合效应的发挥。

(五)关于物流技术人才的问题。目前物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普遍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特别是缺乏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制约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工作建议

针对目前物流现状和发展需求,建议“突出三大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努力打造现代物流业的升级版。

(一)突出三大重点

1.突出规划引领重点。建议邀请知名专业机构编制现代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物流的方向、目标、功能定位,确定重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基地)和企业布局,引导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2.突出项目支撑重点。重点抓好“十二五”规划涉及到的县物流中心、青槐物流中心、日用品消费品连锁配送中心、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围绕“一城两区五镇”城镇化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集装箱货场和标准化仓储设施等项目。

3.突出园区承载重点。借鉴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成功经验,按照“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建成集仓储、交通运输、配送、科研基地、综合办公和冷库区等功能和服务齐全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基地),形成以高效配送流通网络为连接,城乡市场、内外贸易、生产消费联动发展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发展高地。

(二)实施五大工程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工程。一是努力推进运输、仓储、货运的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转型,积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通过引导物流企业兼并、重组,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培育物流市场主体。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国内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和智力,广泛吸纳现代物流企业先进理念、管理经念和管理模式,缩小行业差距,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支持行业协会和经济、技术、管理、人才等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完善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

2.深入推进农村物流产业工程。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建立城镇连接、互动畅通的农村流通网络。二是构建新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建立仓储及预冷保鲜设施、加工配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乡村农贸市场。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

3.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工程。一是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有通讯、电视、广播、网络资源,建成物流业务宽带信息网络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广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和相关增值业务。二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三是积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业,鼓励、扶持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组织各类信息资源,为物流企业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促进物流策划、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加强物流统计工作,建立完善基础数据。

4.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和营销队伍建设工程。组织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吸引省内外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

5.着力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工程。一是宽进严管。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开展物流基础建设。二是对“六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统一价格)的连锁经营企业和管理机构健全的商品市场,在政策、执法上予以倾斜照顾。三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建立健全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对市场运行状况、重要商品供求及价格走势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制订完善重要商品供应的应急预案,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