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产业化的和谐指向

时间:2022-07-22 06:36:00

浅析农业产业化的和谐指向

农业产业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政策,应该针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发展,才能真正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指出,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使农业产业化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而农业产业化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依赖性政策之一。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实施十余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龙头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等等。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看到,由于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存在,农业产业化的效果还不突出,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拉动作用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规模小,抗击风险能力差;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等[1]。这些问题就使得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前进动力不足,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难以服务“三农”,造福人民。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要贯彻“利益共享”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农业产业化的成果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在数字上的增长,更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要实现这个目的,农业产业化必须按照和谐指向发展,使传统政策焕发新的活力。

1.农业产业化要因地制宜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将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先导,以农产品种植带动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但是在种植品种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自然地理情况进行农业产业化的推广。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避免自身不足对生产造成影响。区域自身的优势,可以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下面用两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

1.1绝对优势

假设存在两个面积相同的不同区域甲、乙,在同样的时间内对于两种不同农产品A、B(同质的A、B市场价格在所有区域统一)的生产有以下三种情况:

通过比较三个表格代表的情况,可以发现区域甲生产农产品A的经济效益是区域乙生产农产品A经济效益的两倍,而区域乙生产农产品B的经济效益是区域甲生产农产品B经济效益的三倍。因此在农产品A的生产上,区域甲具有绝对优势;在农产品B的生产上,区域乙具有绝对优势。按照经济原则,区域甲应集中力量发展农产品A的生产,区域乙应集中力量发展农产品B的生产,充分发挥自身的绝对优势。

要发挥绝对优势,就要认真审视自身的区域条件,从根源上着手寻找绝对优势。一般来说,绝对优势的产生有三种情况:第一,自然地理优势,表1代表的就是这种优势。在相同面积的不同区域上,投入同样的生产要素,产出的同品种农产品价值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比较甘肃河西走廊和陕西关中平原这两块区域,在制种业的发展上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河西走廊产出的经济效益肯定要高于关中平原地区。因为河西走廊点状绿洲的地理区位是发展制种业的最佳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种子的纯洁度。而关中平原的成片大区域种植则容易造成种子的泛滥杂交,使种子的品质下降,效益降低。第二,经济成本优势,表2代表的就是这种优势。在相同面积的不同区域上,要获得相同价值的农产品,投入的生产要素有多有少,因此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同样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亩产相同的情况下,京津地区需要投入的种子、肥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要明显高于四川。因为京津地区的土地使用、改造成本与劳动力成本远远高于四川,在水稻价格相似的情况下,京津地区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要远远低于四川。第三,综合优势,表3代表的就是这种优势。在相同面积的不同区域上,由于区域甲在各个方面均占有优势,即使区域乙投入的生产要素多于区域甲,得到的产出仍然少于区域甲。以番茄生产为例,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无论在自然条件方面还是生产成本方面都要比西南地区优越,因此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就应该成为我国番茄的主产区,理应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1.2相对优势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差异巨大,一些地区往往很难找到自身的绝对优势,这就需要通过相对优势原则来指导地区产业发展。

假设存在两个面积相同的不同区域甲、乙,在同样的时间内对于两种不同农产品A、B(A、B价格在所有区域统一)的生产有以下情况,区域甲在农产品A和B的生产上都具有优势,而区域乙处于全面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分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不能使区域甲全面生产而区域乙全部生产停顿。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区域甲农产品A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1,农产品B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2;区域乙农产品A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0.5,农产品B的生产的投入—效益比为1∶0.25。区域甲应该集中资源生产他的投入—效益比较高的农产品B,区域乙应该集中资源生产他的投入—效益比较高的农产品A。这样才能使甲、乙两个区域的要素投入分别得到最大使用,产生最大效果。

但是这样的分工对全部要素在整体区域的使用效果如何则需要验证。假设区域甲、乙可以自由配置的生产要素均为2000,用于农产品A、B生产的生产要素各为1000。这样,在初始状态下区域甲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A的效益1000×1/1=1000,农产品B的效益1000×2/1=2000,总计3000;区域乙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A的效益1000×0.5/1=500,农产品B的效益1000×0.25/1=250,总计750。两区域共同效益为3750。按照前面的分工原则,区域甲专业生产农产品B,区域乙专业生产农产品A,则在新状态下区域甲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B的效益2000×2/1=4000,区域乙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农产品A的效益2000×0.5/1=1000,两区域共同效益为5000。可以看出新状态比原始状态增进了效益1250。具体过程可见表5。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虽然区域乙在农产品A和B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是通过分工,区域甲和乙各自生产自身生产效率高的农产品。不仅实现了各区域生产的效益最大化,而且增进了整体经济的经济效益。当前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种植结构相似度非常高。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等地区都把马铃薯、番茄、枸杞等作物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加以扶植。甘肃省在马铃薯种植上要逊于内蒙,番茄种植上逊于新疆、枸杞种植上逊于宁夏,可以说没有绝对的优势。其他几个省份之间在种植结构上也都存在相似的矛盾。按照上述相对优势原则,如果将这几个省份统筹考虑,各省份从事自己投入—效益比最高的生产,不仅避免了产业结构相似造成的激烈市场竞争和农产品价格下跌,而且会扩大整个西北地区农业种植生产的经济效益。

2.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国农业生产的供给能力总体上是强劲的,种植、林业、畜牧、水产门类齐全,产量充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的需求也是旺盛的,生产活跃,交易频繁。但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却长期处于低增长阶段,农民经济处境困难,可以说在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之间出现了问题。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农业产业化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龙头企业。

就传统的市场关系来说,农户与市场直接发生关系。由于市场与农户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单独的农户无法对市场走势做出准确预测,承受着很大的风险,还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交易中,分散的农户付出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是很高的,导致大部分交易收益分散到市场的其他部分,农户的最终受益很小。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机制,可以使这个局面得到改观。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换,龙头企业得到了发展,市场得到了开拓;另一方面,龙头企业根据市场开拓情况和信息分析情况收集农户的农产品,同时向农户提供必要的服务。这样,农户避免了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得到准确的供给满足,龙头企业也可以顺畅运转。原先不均衡的利益分布就在龙头企业、农户和市场间较为均衡的分布,并最终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龙头企业的发展,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做大做强,服务三农。但是政府不能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企业等同而视,要根据龙头企业的特殊性加以特殊的扶植政策。龙头企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两点:其一,龙头企业在从事经济生产的同时带动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责任,这是其他企业不能比拟的,政府理应扶植。其二,龙头企业以农产品为加工生产对象,一般生产周期长、投资期长、经济效益产生慢,而且生产的季节性强,经营风险大。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植,龙头企业很可能还没有走出创业期就死亡在摇篮里,也就更加谈不上对三农发展的牵引和带动了。政府的扶植,也应该提倡形式多样化,不应仅限于经济扶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急需发展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在地区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以经济扶植为引导,政策扶植为重点,服务扶植为手段,全方位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进步。

3.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提升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但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人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工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工业之所以被重视,固然因为工业当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因为工业消耗的大量能源、资源可以被轻易地看到、感觉到。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不容忽视的。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把规模化当做农业产业化的标志。盲目扩大种植规模,统一安排种植品种,滥用肥料农药,浪费水源,虽然短期内获得了农业丰产,但是造成土壤肥力退化,水体污染严重,生物种群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使得农业生产的前景越发黯淡。这种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对农业造成的伤害,要比对工业造成的伤害还要严重,而且更加难以挽回。

要实现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提升作用,必须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但是从当前形势看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在现实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我国现有专业农业科研院所1200余所,农业科技人员15万余人,政府每年用于农业科技研究的拨款达到了10亿元以上,近几年每年产生的农业科技成果都超过了6000多项,但是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非常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传递者和使用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部分农业科研人员缺乏市场意识,远离农村,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留在实验室里“深锁春闺”;部分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宣传载体,或者工作热情不高,使得农业科技成果无法与农户见面;部分农户缺乏科学素养,沉溺在传统的农业技术中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使得农业科技成果无法真正转化为生产力[3]。

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农业科研人员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的学习,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只有真正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价值。第二,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力度,丰富基层农业科技成果宣传的手段和载体,激励基层农业科技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第三,针对农民心理特点,采用扶植专业户、党员干部带头、加强培训等手段,诱导、鼓励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

4.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视为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个伟大任务的目标就是使农民能够分享到经济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利益。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依靠力量是谁?只能还是农民。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上发挥的仍然是指导和调节作用,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决定的。那么农民能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从当前形势看是比较困难的。我国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较差,致富能力欠缺。低水平的农民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阻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把农民打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要讲究以下几个方法。在开发机构上,要整合星火学校和农村各类职业学校的资源,在农村教育资源整体不足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做大事;在开发对象上,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以农村青年培训为辅助积蓄农村经济后续力量;在开发内容上,要把以参加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实用科技技术培训和以劳务输出为目的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开发经费上,一方面要争取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争取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的援助。

农民成人培训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见效最快的开发途径。但是现在很多地区农民接受成人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培训的水平不高,培训内容教条化,实用性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农民舍不得参加培训而放弃潜在的劳动收入和休息时间,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因此,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农民成人培训的水平,加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吸引更多的农民走进成人培训的课堂;另一方面可以把农民培训和生产结合起来,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不占用农民的生产和休息时间。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农民成人培训教育生产基地,让农民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生产。不仅使农民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更在经济上补偿了农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