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信息化

时间:2022-05-01 08:18:00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信息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主管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综合部门,省信息产业厅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出台《**省数字新农村示范(试点)实施方案》,旨在以点带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领域的有效应用,完善新农村信息化组织、建设、运营、培训等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在派驻永嘉县之前,多位厅领导和有关处室同志都特别要求我下到农村后要认真调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究农村信息化的途径。现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和调研所得情况,浅谈我省农村信息化的有关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等多方面,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而农村信息化正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在农村工作实践中,要切实落实这五项要求都离不开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我省建设现代农业,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和谐农村”社会。

(一)“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要想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必须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信息技术能发挥先导作用。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其他行业,但由于城乡间存在着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产生巨大浪费。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和预测农产品供需、价格变化,可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信息技术能指导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指导,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大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三,信息技术能促进农产品销售。掌握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更需要信息的指导,避免和减少“增产不增收”、“卖难”,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省不少种养殖大户通过农民信箱,广开销售渠道,取得良好的经济小议。第四、信息技术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途径。农村经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人,农民素质的高低关键是信息接触和受教育机会。充分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使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能充分接触有用的信息,就地培养农村人才,无疑是目前最适合我省省情、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

(二)“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离不开信息化。一方面,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才能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进而实现“村容整洁”;另一方面,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也应是生活宽裕的应有之义,而这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广播、电视、网络)。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支持,可以加速现代科学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渗透影响农村的进程,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加快实现“乡风文明”。

(三)“管理民主”需要农村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行业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信息化等内容。乡镇和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象,具有数量多、地域广、差别大等特点,其组织管理和服务难度较大。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上传下达,实现政务公开和管理民主,对提高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基层管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现在及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农民大量外出而农民身份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村务公开、征集意见、展示村容村貌,可以使外出村民有效关心和介入村庄管理,维护农村的安定,推动农村建设和管理民主化。

二、**省农村信息化的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为“数字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十五”发展,我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各级农业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局域网,我省乡镇级已基本实现宽带接入,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部乡镇和80%的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全省构建了以“**农网”、“**农业信息网”、“农技110”为龙头、总数达90多个的农业信息网站体系,各类涉农网站、平台等陆续搭建完成并发挥有效作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已实现“乡乡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取得积极成果,温州市已实现行政村100%覆盖。“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推进迅速,省、市、县、乡联络站建立率100%,全省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年底已达121万户。信息技术已为传统农业改造、建设现代农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省农村信息化的症结

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不能脱离了农民去谈新农村建设;同时,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受益者,这要求新农村建设中,不但要改造农村,更要提升农民。在现实条件下,这并非易事。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农民,尤其是仍居住在农村的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滞后。由于农村有文化、高素质的年轻人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永嘉县霄岭村共一千余人,长年居住在村的不足二百人,而且多数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即便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的党支部,其成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也不容乐观。例如霄岭村村32名党员,51岁以上党员共18名,占总党员数的55%(见下图);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16名,占总党员数的50%(见下图)。实际情况比这还严重,因为党员中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其中就还包括村委会主任。例如,今年9月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铺设到该行政村,但能够操作电脑的农民却找不出来。在农村普遍缺少使用计算机的氛围,农民对计算机还保持着神秘感,更进一步阻碍了他们使用计算机的尝试,操作技能难于提高。

四、**省农村信息化的培训对策

可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是农民,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是农村信息化未能迅速普及的根本性成因。目前,很多农民不具备操作计算机上网的能力,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农民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神秘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问题的关键所在。开展农村信息化知识普及教育,可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抓住关键对象。把村委干部、本地农村教师、知识青年和种养殖大户等作为培养的重点对象,以点带面,提高农村群众的信息能力。这些对象一般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对各类信息的需求较为迫切,适当加以引导,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二是采取灵活方式,根据不同层次群体采取不同方式。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农民群众中营造学习气氛。三是培训方式应更加实用。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农民上网培训教材,在培训过程中注入大量农业和农村信息,让农民在培训中拥有信息、应用信息,更新观念、开阔思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受制于农村经济水平,培训应充分体现政府主导行为,开展低成本、易获得的公益性培训服务,在农村中普及信息化知识。四是发挥我省的农村工作的制度优势,创新信息化普及方式。我省2004年我省全面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现阶段,依托省市县三级农村工作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深入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特点,加强对农村指导员的信息化培训,让农村指导员个个成为信息化普及员、帮带员,通过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滴灌”效应,逐步带动农村和农民信息化意识与水平的整体提高,将是一条值得我省探索农村信息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