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时间:2022-07-20 11:24:00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农民问题.革命年代如此,和平年代同样如此.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裂变为市民、工人、商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怎样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在形势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凸现,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致富,最关心的问题是财务,最基本的要求是民主,最深切的期盼是服务”,因此,其核心问题是利益调节一一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关节点

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关节点就是“利益调节”: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成为侵害农民权益的主要方面,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按照“民主、公开、合规”的基本要求,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三是税收政策.我国税费改革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农民负担大幅度减少,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但不少农民对此政策仍心存疑虑.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税费改革的成果,严格按照减税比例调减到户,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将各项税收政策真正兑现落实,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四是扶农政策.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中央出台了××年号文件,农民对此欢欣鼓舞,一致认为“号文件”贴近农业.农村、农民,政策含金量高,增收的措施比往年更积极、实在.各级政府要吃透文件精神,执行好相关政策,保证各种扶农政策和措施真正、直接落实到农民头上。

二负担问题.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就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于、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即是在政策上支持保护农业,物质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经营上为农民服务.“少取”,就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三自主权问题.对农民来说,自主权是最大、最切实的民主权利.同志指出,“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农民的事依靠农民去办,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根本的工作路线问题”.从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来看,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放活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我们要始终坚信,农民有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应让农民自主决策.政府的责任是为农民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要“引民致富”,不能“官逼民富”,不能代替农民决策,不能强迫命令。

四服务问惠.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要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服务工作.一方面,要逐步健全乡、村两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实行“民办,民管、民惠”,抓好信息、流通、科技和关键生产环节的服务,引导他们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围绕市场,发展生产,增加效益.要引导村级组织积极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各类企业,实行村有民营或合作经营,既可以安置农村剩余劳力,又可解决有钱开展服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清理规范市场,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个别组织“只索取、不服务”的行为,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行为.

五民主权利问题.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积极推行和落实“四民主”,相信和依靠农民,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中国的许多成功经验都是尊重农民创造精神的结果,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等.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试验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农业经营机制和农村管理办法,各级干部帮助加工、总结,逐步提高和规范。

二、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着力点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存在“三不三难’,即: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增收目标实现难,农民愿望满足难,依法行政执行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应批准着力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为民谋利的重要方面,是“三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为农民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能否把农民团结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一个根本举措,只要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其它矛盾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政府部门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好“优化品种、规模发展、产品加工,市场流通”文章,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扩大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培植产业尤头,实施品牌战略,健全网络体系,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二是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农民进城安家落户;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三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保护农业生产。

二遵循市场规律.市场经济的最大法则是价值法则,即是一切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要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按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重点在规划、指导、扶持、管理和服务上作文章。一要抓好规划.政府部门主要在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上作好规划、合理引导,“跳出农村看农村,跃出农业抓农业”.二要抓好指导.就是抓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工作.三要抓好扶持.运用好信贷、税收、产业等政策,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四要抓好管理.努力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狠抓行政执法.五要抓好服务.及时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销售、加工等服务,解除农民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

三创新工作方法.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

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基层组织是抓农村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直接引导农民生产经营的“火车头”.要努力把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建成“科技致富的典范,产业经营的依托,依法治村的保障,小康建设的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动“三农”工作.一是说服教育.坚持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对农民的引导、教育,包括必要的管理,提高农民的觉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我们对农民要加强政策、道德和科学的教育,坚持做到有热心、有诚心、有耐心,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二是示范引导.要善于用示范的方法推动工作.纵观国内推广杂交品种、实行温室大棚等新技术之初,多数农民一时无法接受,都经历了“示范户”、“示范片”这样一个过程.各级政府在指导群众推广先进技术时,只能依靠实例的力量,因势利导.三是提供服务.各级党政组织要对农民及时提供“八大服务”,即: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物资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文化服务,适当条件下多提供一些管理服务、公益服务等.四是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推进支部协会、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以国家、集体为依托的产业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降低风险程度,扩大生产效益,增加农民实惠.五是引导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政府牵头、组织、引导农民合理有序流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是低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减轻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四抓好矛盾调解.用经济的、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廉政的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制约和束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全面保持农村稳定.这既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总体部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完成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基本保证。农村稳定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稳定农民的问题,只要我们抓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把农民的问题处理好,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了,农民获得实惠了,农村也就稳定了.

五提高队伍素质.抓各级干部的学习,是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农村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基本前提.基层干部大多忙于事务,疏于学习.党的“十六大”倡导建立终身受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可见学习活动对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良好态势.根据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和基层干部特点,采用党校培训、实用技术示范基地现场培训、请专家、教授办短训班或讲座、“理论课堂现场”培训.挂职锻炼、外出考察、上网学习等方式,向书本学、向别人学、向社会学,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工作能力.

三、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突破点把握了关节点,就基本掌握了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主要内容;抓住了着力点,就基本掌握了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千言万语,贵在求真;千头万绪,重在落实.因此,抓落实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必须牢牢把握突破点“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更是硬道理”,要解决好当前的农民问题,必须咬定发展不放松,求真务实抓落实,从五个方面在“落实”二字上狠下功夫、寻求突破.一要从思想认识上抓落实、求突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只有在思想认识上率先到位,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农民问题在“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地位和在整体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才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才能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心,迅速启动好各项工作,实现突破.二要从职责履行上抓落实、求突破.要有效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条件、搞好服务.只有政府搭好了台,农民才能唱好戏.因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把正确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作为工作的重点,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为农民精心搭台、细心服务、费心引导,促其发展,实现突破。三要从为民谋利上抓落实,求突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宗旨,解决农民问题必额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关心农民,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尤其是要妥善、及时、深入解决好农民群众所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排解他们遇到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聚精会神抓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的格局,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突破和快速发展.四要从工作方法上抓落实、求突破.工作方法对路,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同的工作,其方法不尽相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是工作中通用的方法.解决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必须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要把工作方法落实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个贴近”上,以提高工作实效,促进工作突破.五要从开拓创新上抓落实。求突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各项工作都要在改革中向前推进.在此过程中,必特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必然要求我们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去认真对待和加以解决.因此,搞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工作,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在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创新,才能突破新局面,创造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