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服务建设小康思考

时间:2022-09-25 03:41:00

供电服务建设小康思考

党的**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宣布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提出,对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各行各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对我们供电企业也是一个巨大的鞭策,我们必须加倍搞好供电服务工作。

全面建没小康社会,必须发展地方经济,搞好供电服务首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华中地区最大负荷中心的武汉市,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以强市富民为核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000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在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学习上海、广州,追赶杭州、青岛,紧盯南京、沈阳”的口号,表示了带领武汉人民奔全面小康的决心。武汉市人大提出了一号议案,力争在10-15年时间内,把武汉建成以光电子信息、钢材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汽车及机械制造、环保产业等五大产业为支撑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这样就给供电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证。

其次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民群众不但要求不停电,而且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种“开三停四”,轮流让电的时代,人们只要求晚上能点燃3瓦的日光灯管、让孩子们能够做作业就阿弥陀佛了;八十年代,仍然时常停电,人们只要求晚上有电视看、有盏15瓦的电灯照明就心满意足了—1996年下半年以后,电力供应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停电现象基本消失,人们对电力已经有了一种依赖性,中午、晚上出现了用电“饭峰”,人们都用电饭煲、微波炉做饭,一旦停电,就会感到极不方便;另外夏季降温,冬季取暖,人们都离不开电能供应,有时故障停电,供电服务热线电话就被打爆。七十年代,人们家里有一台收音机就感到很稀奇,到了九十年代,各种家电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引起家电销售大战。有一个统汁资料表明,**年,武汉市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33台,比1989年增长4.3倍,电冰箱105台,增长1.4倍,洗农机102台,增长30%,还有录相机、组合音响、家用电脑也销路看好。另外、城乡居民用电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5.9%上升到2002年的18.36%,猛增了两倍多,电能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了。有—个客户写了一篇“电的颂歌”的文章,他说道:电与水,空气一样,成了人们的必需品,衣食住行离不开它,离开了它就要喊天;经济建设更需要它,否则现代化就难实现。

再次是供电行业自身的需要。供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电力要先行。同时供电行业又是由一个个经营性企业组成,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投入产出,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必须把供电服务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用电,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武汉供电局用电总户数达190万户;武汉地区负荷达到340.8万千瓦,同比增长13.7%;售电量1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5%,说明电力在能源市场倍受人们的青睐。我们的服务到家了,人们用电方便了,就会心甘情愿地多买电、多用电,就可以与一切可替代能源竞争,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能得到保证。

按照党的**大关于“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我们供电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行动。

一、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搞好城乡电网建设。在三年的城农网改造工作中,国家投入了16.2亿元的建设贷款,武汉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仅从武汉市的规划来看,“十五”期间全市就安排了包括“两区多园”在内的394个投资项目,供电负荷和供电量的年增长率将分别达7.7%和5.15%;到2020年,全市供电负荷和供电量将分别达915万千瓦和316亿千瓦时,这样就要求建设更多的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供电服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电力是先行官”,电网建设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我们首先要抓住三峡发电、全国全省电网将进一步完善这个机遇,制定好电网发展规划,科学地测算电力需求,选好电源支撑点,搞好规划论证,使电网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其次要落实好经费,尤其是一些管线人地工程,费用较高,一公里电缆投资可建设十公里架空线路,要多向上级领导说明情况,请求必要的扶持与倾斜。三是要搞好输变电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抓质量、抓进度,创建一流工程、品牌工程、明星工程,以适应各种企业及市政建设的需要。

二、加强培训与教育,牢固树立诚信服务意识。要搞好供电服务,职工的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长流水不断线地抓好培训与教育工作。培训既包括业务技术培训,同时包括思想意识训练。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就没有搞好供电服务的资本.通过有计划、分类别、自学与组织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各类人员掌握好修试校、倒闸操作、营抄、报装等业务知识、以适应生产、营销工作的需要。同时思想教育不能放松,要通过班组建设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牢固树立“客户第一”、“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的生命线”的观念,主动热情地为客户服务,把客户当亲人;信守承诺,一诺千金,满腔热诚地为客户排忧解难,与客户之间架起一道连心桥。

三、夯实安全基础,减少停电故障。“安全第一”,既关系到职工的人身安全,又关系到广大客户的用电质量。客户对于突然停电最为反感,因为停电会给客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首先要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杜绝或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倒杆、短路、继电保护“三误”等停电事故。其次要加强抢修保修力量,尤其是在夏季降温负荷重、冬季取暖负荷高、防汛抢险负荷大的情况下,要增加设备巡视次数,及时抢修线路故障,保证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第三要加大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力度,坚决制止在输电线下乱搭乱盖造成的短路停电现象,严厉打击偷盗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另外还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汽车撞杆、挖断电力电缆等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供电线路的安全。

四、运用科技新技术,提高供电可靠率。在城农网建设中,要大量运用技术先进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保障主网安全,增加供电能力,打牢供电服务的基础。要进一步增强中压配电网络的联络,巩固多回路和环网的供电方式,确保连续不断地供电、学习兄弟单位带电作业的新技术,添置必要的工具器材,更加广泛地开展带电作业工作,努力减少停电检修时间。要利用需求侧管理手段,把负控技术与科学调度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客户在高峰负荷时段合理避峰和错峰用电,做到限电不拉闸,减少客户的停电之苦。在"110"联动服务中,尝试引进卫星定点技术,使抢修车辆可以更加快捷地到达故障现场,迅速排除线路障碍。

五、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特色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努力改进供电服务工作,牢牢把握市场脉膊,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开辟绿色服务通道。

1、全面兴建电力超市,使客户报装、交费象到超市买东西那样方便。要大力推广银电联网和电力商务技术,逐步完善网上查询、网上报装。网上交电费等业务,使客户足不出厂就可得到满意的服务。严格执行新的报装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报装接电手续,减少环节与时间,真正做到“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要坚持停电检修实行预报的办法,让客户能够早做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意外事故停电也要及时通报,充分尊重客户的知情权,以求得客户的谅解与信任。

2、组织供电志愿者服务队,创建客户满意的服务品牌。要向四川成都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那样,组建形式多样的职工自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做到“一呼即应,有难必帮,优质服务千万家”,深入社会为群众服务,并把这项活动与“110”联动、学习吴天祥活动、新风杯竞赛、投资软环境建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塑魂”,又“树形”,开创供电服务新局面。

3、扩大服务范围,解决群众难题。现在我们对居民的用电服务主要局限于表前线的安装,往往遇到表后线路故障或布线要求就感到为难,因为按现行规定这方面属客户自己解决范畴,但一般客户并不具备电气安装知识,常常束手无策、望电兴叹。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做文章,与物价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从点滴人手为群众办实事。

4、走访客户,上门服务。武汉市的“两区多园”聚集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是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经常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供电情况,收集用电信息。对于反映的用电报装、设备增容等问题要特事特办,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对于客户投诉的欠费处理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切忌头发胡子一把抓,委屈了那些并不存心欠交电赞的客户。还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发出意见征求函的方式,广泛听取客户的意见或建议,把供电服务工作不断推向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