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区委读书会的发言

时间:2022-02-12 05:12:00

领导在区委读书会的发言

这次读书会是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来统一思想、谋划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推进,对于实现全旗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发展实践来讲,旗委政府正在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公共财力大力向“三农”倾斜;完成了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情的“三区划分”主体功能区框架,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确保功能区规划的贯彻实施;逐步建立起城乡医保、低保、养老保险以及教育免补等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政策,通过制度创新,一些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实现了突破。因此,全面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这一关键,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全旗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协同推进。下面,我结合实际,就推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谈几点看法。

(一)统筹指导,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域规划体系。全域谋划是城乡统筹的基础。编制出台城乡一体化战略规划,把全旗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城市空间、农村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抓住薛家湾、沙圪堵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这一机遇,加快各类专项规划修编。特别要编制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对产业、用地、建设、环保的规划实行“四规合一”,确保各项规划的整体设计、高度衔接。通过区划调整和撤旗设市,整合区域综合力量,形成以薛家湾、大路新区为轴心的“一体两翼”的中心城市,沙圪堵、龙口两大市镇在主要职能上紧密依托并服务于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布尔陶亥、十二连城等4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市“组团”,推进准格尔由极化发展走向均衡发展,形成全域发展的新格局。突出镇村规划修编,实施“送规划下乡”活动,既方便了基层,又提升了规划的科学性、约束性,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全覆盖。

(二)统筹布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制。党的十七大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就是要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关键在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构建城乡人民同兴共荣的良好环境。就我旗而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要抓好“三基”。一是抓基础。以交通、水利、市政、通信建设为抓手,结合“三区”规划,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思路,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提速,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事业,实现所有乡镇和重点村通公交车。按照“统筹协调、衔接配套”的思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各乡镇逐步普及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环卫、绿化和物业管理等,达到城镇标准,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同建共享。二是抓基本。以教育、医疗、文化为重点,狠抓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加大薛家湾、沙圪堵城区学校新建扩建力度,解决班容量超大问题。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四免一补”、高中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的稳步推行,大学教育阶段费用已成为农民家庭的沉重负担,要完善大学教育阶段的教育扶助、救助、奖励制度,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实施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工程,继续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完善旗、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实现城乡卫生资源公平分享和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着力引导城镇文化体育事业向农村延伸,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消除乡村文化设施空白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法律下乡活动,鼓励开发有地方传统、区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项目,努力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三要抓基层。以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四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基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达到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同步配套水电气管网、绿化设施及学校、医院、商业网点、文化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

(三)统筹保障,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随着全旗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已经具备了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重点转向农村的基本条件。建立促进全旗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首先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由以城镇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转变,将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中小型设施建设纳入到政府投入范畴,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的投入,逐步实现公共财政城乡全覆盖;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其次要建立健全投入增长机制。合理安排对现代农牧业的预算支出,建立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确保财政资金用于现代农牧业的比重逐年提高,形成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机制。第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金融制度,校正金融资源的城市偏向,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采取行政和市场手段,使其大部分回流农村。从财政上支持信用联社、商业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适时将农业保险提上议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继续引导驻地企业在自身壮大的基础上,充分承担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责任,在所包扶乡镇、村社大办公益事业,重点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牧业发展等出资添力。

(四)统筹攻坚,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政策改革机制。城乡各自为政、各行其道、制度互异,是妨碍“三农”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必须加快突破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体制性障碍,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环境。一要统筹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租赁、托管经营等办法,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为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建立,先由政府牵头成立非营利性土地管理公司,通过市场运作承接农民转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统一管理、统一供给,提高经营权流转效率。制定现代农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鼓励工业企业、经济组织投资涉农项目,提升现代农牧业经营效益。二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打破户籍二元化结构,逐步建立起以居民身份证管理为依据、全旗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按职业划分,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按居住地划分的办法,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有利条件。三要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乡保障项目同有,保障差距逐步缩小,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标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救助“五位一体”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老年人事业、残疾人事业等社会福利事业,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救济力度。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逐步实现全覆盖。

(五)统筹扶持,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近年来,在全旗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农民纯收入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来自非农收入的持续增长,年农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占比例53%,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按照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保障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职业介绍、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城又创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深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抓好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及矿区搬迁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建立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激励机制,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企业予以政策优惠或政府奖励。加强进城农民就业安居扶持,试行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进城农民在城镇购房的保障能力,促进就业型转移向居住型转移转变,保障转移农民的合法权益。实施农村居民梯度转移和异地奔小康工程,积极促进农村人口由偏远山村向中心村、中心村向城镇、城镇向城区有序转移,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