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在农村发展会上发言

时间:2022-05-25 05:15:00

县领导在农村发展会上发言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抓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聚精会神谋发展,埋头苦干抓大事,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9.67亿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2408元,增长32.2%。

一是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技术,粮油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5.47万吨,油料总产7846吨,分别增长36.1%和31.7%。狠抓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年发展蔬菜基地4000亩,其中设施蔬菜210亩。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全县新建养殖小区6个,新发展养殖大场大户551户;猪、鸡、羊等畜禽存栏大幅增长,肉类总产2.12万吨,禽蛋总产0.87万吨,分别增长12%、16%。

二是一村一品建设起步良好。启动了1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60个推进村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6元,其中9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2元,分别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88元、424元。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个,申请注册商标2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个,累计达到20个,五大特色产业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是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造林4.72万亩,重点区域绿化0.98万亩,新建茶园2万亩、桑园1.12万亩、林果基地1.1万亩,经济林科管11万亩,改造板栗园0.8万亩、核桃园0.4万亩,实现产值2800万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梁家湾镇林改试点工作顺利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修“四田”1.1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平方公里,解决农村人饮困难2.96万人。新建沼气池2000口。

四是扶贫开发向纵深推进。18个扶贫重点村和8个移民小区建设顺利实施,累计投入资金1013.5万元,完成移民搬迁1623人,改造石板房689户2412间,发展产业10050亩,解决了8500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业综合开发顺利实施,项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重点村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有效。大力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全年新修加固河堤56公里,县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基本竣工,试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启动。加强了气象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信息可视会商系统和16个乡镇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28个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全面建成投用,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彻底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全面形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每年农业因灾损失惨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任务相当艰巨。二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基地规模小,农产品量大的不优,优质的缺货,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加之龙头企业不多,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三是农民收入不多。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有较快增长,但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6%,全省平均水平的76.8%,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加之整体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更少,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劳务输出增收主渠道受阻,农产品价格下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拉大趋势;四是“三农”投入不足。我县财政收入少,农民收入低,量大面宽的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加快发展力不从心。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2012年既是我县迎接挑战、共克时艰、保持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一年,更是抓住机遇、战胜困难、加快“三农”工作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中省市农村工作会以及县委十六届十一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大任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落实中省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9700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增长22.5%。

二、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实现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把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去年,县委、政府已经作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决定》,今天会上又出台了推进农村改革,实施八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等3个文件征求意见稿,对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清晰完整的思路和措施。我们要抢抓良好的政策机遇,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抓住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增加农机具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等优惠政策的机遇,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抓好小麦“三田”建设,扩大小麦良种统供、玉米杂交种、脱毒洋芋、垄耕红薯推广面积,进一步提高各类良种普及率。当前要抓住墒情较好的时机,组织群众搞好春耕生产,降低旱情影响,力保粮食生产受灾不减产,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8万亩,粮食总产达到6万吨。

二要发展一村一品,壮大特色产业。近年来,县上就发展茶叶、蔬菜、蚕桑及畜牧产业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拿出近6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政策措施与实施茶叶提质增效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壮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发挥1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60个推进村的示范引导作用,强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全年新发展茶园2万亩、油料作物5万亩;发展蔬菜2000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500亩;巩固万亩桑园建设成果,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

三要做大绿色产业,促进食品安全。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建设,促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在全面完成整县环境检测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监管,对产品质量实行抽检,实行合格农产品准出制度,确保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组织协会、企业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全年至少认定3个“三品”产地,认证3个“三品”产品,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5万亩。

四要做强畜牧产业,促进健康养殖。以争取百万头生猪大县为目标,以实施财政现代农业生猪项目为抓手,以发展猪、鸡为重点,大力推广“畜、沼、粮(菜)”和正大养殖等清洁化养殖模式,积极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推广应用现代养殖新技术,提高畜产品品质,增加养殖效益。全年新发展养殖示范小区5个、规模生猪扩繁场1个、二元母猪繁育场2个、养猪专业示范村8个,发展规模养殖户600户;全县肉类总产2.78万吨,禽蛋总产0.95万吨。坚持不懈地搞好动物防疫防控工作,强化动物疫病基础建设,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当前正值春防关键时期,各乡镇和畜牧部门要扎实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搞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保证免疫注射率、挂标率、出证率、建档率达到“四个百分之百”,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五要做优林果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实施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鲜果经济林发展工程,突出中低产林改造、良种苗木繁育等工作,集中精力建设一批核桃、板栗专业村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加大科普知识推广力度,指导群众全面开展以核桃、板栗、油桐、茶叶等经济林树种为主的嫁接、修剪、防虫、施肥等各种科管措施,使全县的林果基地建设水平有新的突破。全县完成经济林科管20万亩,良种嫁接改造核桃0.4万亩、板栗0.8万亩,新建核桃、板栗园各3000亩,发展水杂果1000亩。

六要建设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向特色资源集中,向主导产业靠拢,向规模经营推进,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资等办法,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吸引外地资金进入我县农产品加工领域,鼓励扶持各类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进一步巩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大户的联合协作,通过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定向投入、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途径,建立和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要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修田造地、中低产田改造、灌区配套、节水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井、窖、塘、渠等小型水利设施。以实施永富灌区改造工程为重点,发展和恢复节水灌溉面积4500亩;以实施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建设基本农田13000亩。突出造林绿化、修路架桥、治理土地、修筑防洪堤、开发特色产业重点,加快城关镇县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6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启动清油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二要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灾减灾水平。加快实施丹江口库区和小流域治理等重点水土保持项目,着力抓好柳树湾、皂角铺、西湾等重点小流域建设,尽快启动北部项目区和湘河项目区建设,全年完成投资6000万元,实施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18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抓好丹江干流等堤防工程建设,新修加固堤防50公里。加快试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度,5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安全度汛。根据气象资料判断,今年汛期较以往将有所提前,防汛保安形势不容乐观。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及早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实施险工险段治理,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各类度汛预案,积极开展预案演练,确保汛期不出现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做好重点区域绿化工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突出抓好县城和集镇、高速路、国道沿线直观坡面造林绿化工作,全年完成工程造林1.5万亩、社会造林3.76万亩,完成河道绿化200公里,道路绿化200公里,新农村及农田林网绿化4000亩。植树节已临近,春季造林绿化的黄金季节已经到来。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县政府去年关于县城及重点区域绿化《实施方案》和今年关于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安排意见》要求,结合本乡镇、本部门实际,早安排,早启动,突出“规划、选种、栽植、科管”四个关键环节,加强领导,强化组织,迅速掀起春季造林绿化热潮。县林业局要筹划组织好植树节期间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的义务植树活动,保证活动有组织、有声势、有效果。同时,要积极总结推广梁家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验,6月底前完成太吉河、过风楼、党马、试马、清油等五个乡镇林改工作,并尽快启动第二批林改工作,确保年度林改任务按期完成。

四、提高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水平,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紧紧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减少这一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解决8300名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把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一要加快重点村建设,实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继续坚持“政府统筹,资金捆绑,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方针,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一村一品”建设紧密结合,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集中各方力量把一个村、一个乡的问题解决好,实现整村推进。全年完成37个在建扶贫重点村建设任务,启动建设重点村8个。要加快以“五通”和民居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一村一品为重点的产业建设,以实用技术、劳务技能、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为重点的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建设,以“四改”为重点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以“五室一校”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和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为贫困村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全面实施扶贫安居工程。进一步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统一规划,分户自建”的原则,加强扶贫移民与工赈移民、民政移民的有效衔接,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重点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分散居住在深山沟岔的贫困人口搬迁到人口集中、交通方便、立地条件较好、公共服务完善的区域。要实行县内相对集中安置与县外转移安置相结合。加强涉农项目的整合,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年完成搬迁贫困人口1672人,新建便民桥50座。同时,要将石板房、茅草房改造列入移民搬迁扶持范围,全年完成695人的“农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三要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工程,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鼓励贫困群众面对贫困、正视贫困、改变贫困。要加大以“雨露计划”为重点的人人技能工程实施力度,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群众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务农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完成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培训5.5万人次,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500人,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富裕一户”的目标。

四要深入实施农户增收工程,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大力实施“万户贫困户增收工程”,按照“市场引导、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扶持”的思路,继续建立完善农行、农村信用联社到户扶贫贷款投入机制,以扶贫贷款为支持,引导扶持重点村和贫困户发展茶、畜、果、油、药等优势产业,力争在重点村建立一批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产业基地,帮助贫困户建立稳定收入来源,全年完成投放小额到户贴息贷款2000万元;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大力扶持和培育对贫困户增收有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立项扶持龙头企业2个,做到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带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要以实施社会扶贫共富工程为抓手,加强与省市联县、联乡、包村扶贫部门的衔接与协调,主动创造有利环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加强对县级联乡包村扶贫部门的考核,推行包扶项目承诺制,加快扶贫村脱贫致富进程。

五、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和发展民生

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通村水泥路和农村通达工程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抓好人饮工程建设,抓好清油河等3个集镇、试马镇观音堂等38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以及桑树等10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加快高寒边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全年完成投资1100万元,解决16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提高网电供电能力,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加快农村通讯设施建设,不断扩大信号覆盖率。大力发展小水电、太阳能、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建成户用沼气池3000口。扎实推进村庄建设和综合治理,积极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二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和水平。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切实解决计生家庭实际困难。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要积极扩大农民就业,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教育资源,广泛培训农民工,保证他们掌握一门或多门技术,为外出务工奠定一定的基础。用足国家扶持返乡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资金支持,按规定减免有关税费,帮助农民工创办企业,优先安排农民工进入企业就业。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在农村就近就业。同时,要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外出务工做好服务指导。全年完成劳务输出6.55万人,创收2.53亿元。

四要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物流发展。以打造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购销三大网络为重点,本着“先扩张、再规范”的原则,对农村市场资源进行改造、提升、整合、优化,形成农村市场经营优势,促进农村物流业发展壮大。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超市设立专柜,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专卖店、直销店。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和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升农民消费水平。

五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的倾斜力度,坚决做到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切实落实好农资综合直补、地膜玉米补贴、小麦统繁统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直补政策和“阳光工程”、沼气国债项目、畜牧业用地等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受益群众覆盖面。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规范村级“议事会议”制度,严禁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六、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落后面貌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全县累计完成投资5835万元,对“两域三线”11个新农村试点村和高速路沿线所有民居进行了全面改造、庭院进行了综合整治,建成了一批沼气、便民桥,解决了大部门农民安全用水问题,修通了通村、通组、通户水泥路,新建茶园、核桃等产业基地上万亩,举办各类培训达178班次,试点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任家沟、桑树等成为全市知名、省上也有一定影响的新农村示范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在坐的计划、扶贫、财政、国土、水保、民政和金丝峡管委会等包抓单位以及农、林、牧、交通等涉农部门功不可没,涉及的乡镇和村组干部功不可没。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对大家的无私奉献、鼎力支持、精心组织、克难攻坚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只是刚刚起步,处于摸爬探索阶段,建设的起点和质量还不高,建设的速度和显现的效益还不快,建设的思路和组织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建设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宣传、去发动。今年的新农村建设,要在巩固提高去年11个示范村建设和高速路沿线民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谢家店、五里铺、试马、荆家河、清油河等5个示范村建设和商郧路沿线民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坚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继续按照“基础突破,产业支撑”的要求,认真落实县委、政府关于2012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突出三个重点,建立五项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取得实效。“三个重点”,即一要着力实施民居改造,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要大力推广“任家沟”模式,对土木或砖木结构平房,采取外墙涂白,房屋立柱、外墙裙及门窗套构画青砖白缝,翻新屋脊屋檐等方式改造;对楼房,按“青瓦、白墙、马头墙、格子窗”陕南徽式民居模式改造。改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四统一”要求,组建专业施工队,广开作业面,推进工作快速进展。同时,要大力实施改灶、改厕、改圈、建沼气等“三改一建”工程,积极推广使用沼气节能灶、水冲式卫生厕所、正大生态模式圈舍,广范推广使用圈、厕、沼“三位一体”,沼气覆盖率要达到100%。要深入实施庭院美化工程,引导群众积极栽种桂花、核桃、石榴、樱桃、柿子等花果苗木,确保庭院绿化美化达到全覆盖。涉及乡镇要积极聘请专家,做好规划设计,力求体现区域特色和农村特点,展现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二要着力抓好产业开发,努力推进生产发展。要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产业平台,以茶、畜、果、油、药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每个村至少建成2个以上的产业基地(百亩以上的林果基地,畜牧产业园),努力打造专业村、建设产业带。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结合庭院绿化,利用房前屋后或庭院空间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者从事加工业,努力在小庭院上做出大文章。要抓住我县创建全国旅游强县的大好机遇,紧紧依托景区景点,大力发展农家乐,开发旅游产品,形成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旅游。三要着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走水泥路、喝干净水、用平价电、打畅通电话、看有线电视、上宽带网络、用清洁能源、上卫生厕所”的要求,加大路、水、电、讯、视、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基础突破”步伐。同时,要以自然村和农户院落为单元,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全面清理“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理“三乱”(乱泼污水、乱放杂物、乱倒垃圾),实施“五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村貌亮化、道路硬化、村落美化),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五项机制”,即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新农村建设继续实行一个示范村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有经济实力的部门包抓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时间“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三倾斜”,强力推进示范村新农村建设,涉及乡镇和村组一定要抓住机遇不等不靠,尽快组织发动群众迅速掀起建设高潮。2011年11个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的村,交由县“两建设一开发”确定的联乡包村部门负责包抓、指导,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县上予以倾斜支持;商郧路沿线乡(镇)村,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尽快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全力投入民居环境整治之中;其他各乡镇要像魏家台乡包抓大阳坡村一样,确定一个村,集中培养建设。二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新村转”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办事”的原则,整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一村一品建设、沼气建设、三化一片林建设、通村水泥路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等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包扶部门投入建设资金不少于40万元,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合力攻坚,共同抓点;示范村也要积极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资筹劳;加大金融信贷投入,鼓励群众积极发展主导产业;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农村社会事业,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投入,涉农项目投入,部门包扶投入,群众自筹投入,金融信贷投入,企业社会捐助“六位一体”投入新机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三是建立考核督办机制。在继续把新农村建设任务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进行同奖同罚外,再设立单项考核进行重奖重罚,形成部门、乡镇、村三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以试点村镇为单位,实行一月一查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比、一月一通报“四个一”督查督办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进展。四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县财政预算500万元,也不仅局限于这500万元,继续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大干大补、小干少补、不干受罚”的办法,对进展迅速、任务完成好的进行倾斜支持,确保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五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保证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县上将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审计,保证建设资金安全,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高效进展。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搞好今年的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项工作,干好每件实事,为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