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市校合作工作会讲话

时间:2022-05-07 03:44:00

市长在市校合作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以“千年古道、锦绣江山”著称的江山市,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工业大学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会聚一堂,召开市校全面合作第四次工作会议,共商合作、齐谋发展。坚持每年一度通过会议形式研究商讨市校合作事宜,已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刚才,大家通过多媒体了解回顾了2010年以来市校全面合作的主要成果,大党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分别代表市校全面合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汇报了过去一年双方的合作情况,对做好今年的项目合作进行了部署,双方还就县院合作情况作了交流发言。书记对双方几年来的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我完全赞同。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效果很好,双方进一步形成了共识,加强了合作。

一、充分肯定市校开展全面合作以来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市坚持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理念,立足实际,发挥后发优势,致力于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工业与生态互促双赢、经济与民生和谐推进,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突出体现在:一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1940美元到2012年达4050美元,只用了3年时间。特别是在去年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1%,增幅首次位居全省第一。二是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氟硅新材料、太阳能光伏、空气动力机械、电子信息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主要支撑。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家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光伏产业是目前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也是首个光伏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长40%以上。空气动力和掘进装备制造产业已经占有全国60%以上市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取得明显成效,钢铁龙头企业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典型。造纸产业完成从低档纸向高档特种纸的转型,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利润年递增20%以上。已被列为省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一批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中处于一流或领先地位,企业家首次入选“十大风云浙商”行列。在空气动力装备、太阳能发电硅片、氟硅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关键设备制造上已经开始从“简单制造”向“复杂制造”转变,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推进。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生态实现双赢。在工业连续6年递增30%以上的情况下,去年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水水质全部达标;大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水平天数从2004年的339天,提高到去年的358天;2011年成为全省首个、全国为数不多的全市域部级生态示范区。四是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去年社会发展水平首次进入全省中等水平地区行列,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速度。民生满意度首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居民安全感满意度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创新农村基层服务管理建立民情档案、深化民情沟通、实行为民办事全程服务的“三民工程”制度,最近得到习的批示肯定。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也离不开大等高校院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从与大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合作不断深化,合作成果不断体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格局进一步形成。特别是2012年,双方在经济形势严峻、发展环境多变的情况下,紧密协作,携手闯关,把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作为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市校全面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克服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回顾这几年的全面合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合作的广度不断扩大。市校双方自建立合作关系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展全面性、广泛性的合作,不仅突出产学研合作这个重点,还协调推进人才培养、智力服务、民生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不仅突出市校层面的合作,还注重扩展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县院合作,进一步形成了多内容、多层次、多方位的全面合作格局,市校合作成果的惠及范围更广更宽。特别是去年以来,双方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既围绕企业技术研发合作实施了50多个项目,又围绕项目包装和工业设计为企业争取到了200多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既围绕学院专升本抓好师资力量培养,帮助学院成功实现了升本目标,又围绕四省边际职教中心建设,加强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帮助中专成功申报了部级综合实训基地;既注重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又注重社会事业领域的交流合作。6个县(市、区)与大相关学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为基层对接共享高校院所优势资源提供了宽广平台。

二是合作的深度不断延伸。在具体合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思路放宽、视野放大、项目做深,做到项目征集横向到边、项目落实纵向到底,不断延伸合作的深度,确保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几年来,双方的合作理念和合作框架不断完善,合作内容也逐步向纵深发展,既注重实施一批区域性、宏观性、基础性的研究类项目,又注重实施一批关键性、急需性、应用性的工科类项目。尤其在去年经济发展形势非常困难的背景下,市校双方重点围绕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绿色通道”,发挥大技术转移中心的“科技堡垒”作用,选派年富力强的博士到中心挂职工作,深入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帮助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大支持的江山化工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课题研究也取得了成功,企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双方坚持把合作延伸到农村基层,有针对性地选派大规划专家到县乡基层服务,合作举办新农村规划培训班、科技乡镇长培训班,为当地新农村的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开展大学生“走近新农村”、“三下乡”、“希望之光”等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智力服务。

三是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针对市校合作领域越来越宽泛、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的实际,双方坚持加大工作力度,从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项目机制入手,不断增强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为市校合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领导保障。仅去年以来,市校双方党政领导就进行了多次的对接协商,就深化项目合作事宜开展深入研究。市委组织部积极履行牵头协调职责,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加强与大及相关学院的项目对接,促成了一批项目的落实。市校双方继续加强人才互派和培养工作,大连续两年选派青年科技人才到县(市、区)部门挂职,加大对基层科技工作的帮扶力度,并多次举办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培训班。同时,双方还建立了定期反馈制度,保持日常交流和信息畅通,采取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督查通报,及时协商解决项目落实中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实施取得了成果。

市校全面合作的深化推进,已成为我市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工业大学及所有关心支持市校合作工作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市校全面合作

当前,已进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完成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标和任务,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强化科技人才要素的有力支撑。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搭建产、学、研、政合作平台,通过开放借力共织智囊、依托产业优势招才引智,是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有效途径。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双方合作的成功经验,统筹谋划好新的一年合作领域、合作重点及合作项目。今天的会上双方已就2010年合作排出了一批项目,会后要抓紧启动实施,把各项合作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紧紧围绕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合作。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有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看,科技创新平台不多、科技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还不高。能否在这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事关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事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大学是综合性的省部共建重点大学,是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开发基地,可以说是人才荟萃、智力集中。开展与大的全面合作为我市全方位接受高校人才智力的辐射搭建了通道。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积极挖掘资源,借助大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努力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研合作上取得新突破。要通过合作,加快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大的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促进工业企业技术的改造提升。要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与大开展科研合作,组织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或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进一步发挥好大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加强企业科研项目的指导,做到每年都有一批科技成果在衢转化实施。

二要紧紧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化合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但要求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也要求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南孔文化、围棋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寻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支点,纳入新型城市化建设规划,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还要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大具有人文研究方面的特长和先进文化理念的优势,可以依托市校合作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南孔文化、棋子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开展项目合作,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产业体系。要借助人文大讲坛、高级论坛等平台,适时邀请大专家来衢讲学,宣扬文化新知识、新理念。要合作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到基层送文化,丰富基层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要紧紧围绕提升人才竞争力深化合作。以产业高端化为战略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高端人才要素的强力支撑。深化市校全面合作,要切实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性任务加以落实,积极创新人才合作培养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承接大培养人才的先进理念、基本模式和有效途径,带动和促进本土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上,借大之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到大参加脱产学习或集中培训,提高科研攻关能力。不仅要大力培养经济型、管理型、技术型人才,还要大力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人才。要结合“四个一百”政策,着力引进大的专家或技术落户,通过引进专家智力来衢创业创新,培养科技人才。

与大具有深厚渊源,开展全面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愿望。各级各部门要把市校合作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思想重视、措施有力、落实到位。市校合作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加强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项目合作的水平。坚持完善各项协作机制,开展定期会商,加强项目信息共享,确保合作项目实施一批、成功一批。在此也衷心希望大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的发展,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同志们,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化市校全面合作意义重大,前景广阔。让我们以更加真诚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市校全面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