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致富计划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12-31 11:23:00

领导在致富计划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动员全县上下参与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行动中来,引导和带领群众通过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务工收入等途径实现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会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集中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意见》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正确认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正确把握形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认清形势,才可能理清思路、把握全局、抓住重点。从全国形势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遇到了两次“黄金时期”,一次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农村通过内部制度创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另一次就是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工作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实在在地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七次以“三农”为主题下发了1号文件,并以每年1000亿元左右的增幅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不仅先后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而且对农民实行粮种补贴,并不断扩大补贴范围。从此看来,中央对“三农”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今年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力度,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全省形势看,在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中,提出了“以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惠民生、强化基础增后劲、调整结构促增收、创新扶贫缩差距、深化改革促统筹”的工作思路,将促进农民增收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从县内实际看,我县是农业县,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农村,经济基础最薄弱的也是农村,解决好农村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谋民生、顺民意、赢民心的务实之举,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苦干,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9年,克服了持续旱情灾害,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4.6万吨。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10元。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以茶业、畜牧业、烤烟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以杉树乡“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为代表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杉树乡“整村推进”试点项目经验在全省推广。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稳定的局面继续巩固。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县的“三农”工作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我县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依然缓慢,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创业能力不强,农村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不快、路子不宽,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基础设施仍然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尚未根本打破;四是农民劳动技能依然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广,等等。总的来说,目前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属于低水平的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农业主要是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主要是发展和稳定问题,农民主要是就业和增收问题,所有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农民增收困难上。基于此,县委、政府决定,在全县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逐步减少低收入农户,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积极为占全县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群众谋福祉,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千方百计实施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工程

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让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的基本职责。希望大家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积极引导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一)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是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取得成功的根本。

我县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区域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先行、以点促面、长短结合、统筹兼顾”的要求,以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优化公共服务,强化扶贫开发和社会援助,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主要目标是: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试点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逐步减少低收入农户,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找准切入点和载体,是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

能否找准切入点,选准增收致富载体,事关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的成败。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围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带领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先决条件。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虽然近几年通过争取项目,加大了投入,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基本通公路的目标。但是,部分通村公路质量较低,畅通率不高,还没真正形成“建、管、养、运”一体化格局;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尤其表现在产业路上;建设全县“一横一纵一环十联线”的路网结构还任重道远,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大交通格局还没真正形成。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抢抓水利部把铜仁地区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的机遇,围绕地委、行署“十年抗旱”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但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目前我县农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为0.36亩,保障灌溉面积为0.23亩,与全省提出的实现人均0.5亩基本口粮田保灌目标差距较大;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部分地方人饮安全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虽然每年都争取并实施了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但全县还没有一座中型以上的水库。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虽然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但是电网质量不高,电力不稳定,还不能完全满足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需求,等等。

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以交通、水利、电力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大计来抓。要加快推进农村道路建设,按照“三个优先”(产业发展优先、人口相对集中地优先和增收致富试点村优先)的原则,抓住全区全面启动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示范工程的机遇,通过实施示范工程项目、通村公路项目,重点建设“一环十联线”交通骨架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率和通畅水平,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抓住杭瑞高速公路便道建设的机遇,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着力改善沿线的通行条件。今年,要全面完成48条512公里通村公路、16.2公里通村油路建设任务,新建乡镇客运站场3个和渡改桥2座。要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水源点建设、人饮安全和基本口粮田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抓好栗子园中型水库和偏岩中型水库为重点的一批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当前,要迅速推进栗子园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同时启动偏岩中型水库前期工作,配合地区做好岩口大型水库前期相关工作,确保栗子园水库8月份完成可研编制,力争年内可研获批复,明年启动;确保偏岩水库年内完成可研编制,力争明年获批复。进一步加强渠系配套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石漠化综合治理、病险水库整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实现农业人口人均有效灌面0.5亩目标。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全力以赴争取将我县列入全省农田水利建设试点县。要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矛盾和支撑产业发展为立足点,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今年要认真做好《电网十二五规划》,开工建设220千伏木黄变电站和110千伏合水变电站。认真实施好以洋溪镇为主的农网完善化项目,完成35个村5286户农村电网改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创新工作思路,将群众能够实施的项目交由群众实施,使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后都能惠及农民群众。各项目部门要于5月31日前提出交由农民实施的项目清单,报分管领导审定后,于6月5日前行文安排,并由县委政府督查室督查落实。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旅游风景区建设和村庄整治相结合,按照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整体打造的要求,在全省旅发大会召开前完成500幢土家民居改造。要突出土家特色,结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田园风光、自然资源、文化传承,深层次挖掘打造旅游景点,将土家民居村寨建设成优美的乡村旅游景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向“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转变。认真组织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将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一是要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培育和壮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断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在茶业发展上,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个选好、四个转变、五位一体”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茶产业发展专业村。今冬明春要将杭瑞高速公路和梵净山环线公路过境沿线视线范围内的宜茶地全部建成高标准示范茶园,达到宣传茶产业、打造绿色画廊的目的。县茶业局要抓好茶叶育苗,从明年秋冬季起,全县用自育苗定植要确保达80%以上,以保证茶苗品种纯正和质量优良。凡幼龄茶园达1000亩以上的乡镇,要组建专门的机构,抽专人专抓茶产业发展,原则上按每1000亩幼龄茶园不得少于1人的人数保障。要切实加强对幼龄茶园的管护,做到定时补植补造、及时施肥提苗、按时除草剪枝、适时防治病虫害,提高茶叶种植成活率和成园茶叶下树率。从今年冬季开始,新定植茶园每亩解决复合肥底肥100斤,切实解决新定植茶园底肥不足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对茶叶基地建设的考核和检查验收方式,将自然年度考核改为季节年度考核,考核内容为茶苗定植和幼龄茶园管护情况,每年县对乡镇茶叶基地建设检查验收四次,3月份验收定植面积数,5月份检查第一次管护情况,7月份检查第二次管护情况,9月份检查第三次管护情况,每次检查验收结束后,立即兑现扶持资金和奖励资金。检查验收继续实行乡镇交叉不对应检查的办法,检查验收要做到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坚决查处检查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不负责任的检查乡镇和检查人员。扎实抓好茶叶生产、加工和品牌打造的各项工作,茶业局今年内要引进一户年生产能力1000吨以上的企业入驻特色食品集聚区;招商引资局、茶业局要力争年内引进一家生产茶叶加工设备的企业落户我县,县质监局要做好茶叶质量检测监管,县工商局、茶业局要切实做好梵净山翠峰茶的商标注册和保护。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全县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带动茶农增产增收。

在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上,按照巩固提高良种猪繁育场,支持群众大力发展商品猪,认真实施种草养羊扶贫项目,扶持以太阳牛业为重点的种牛场建设,全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的工作思路,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跨越发展。稳步发展生猪,要在巩固壮大已建成的良种繁育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燎原示范户养殖。当前,要重点保住种群,做好生猪补栏工作。要认真实施好种草养羊项目,力求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切实加强品牌建设,组建并运作好圣墩猪业有限公司和太阳牛业有限公司两个集团公司,加快养殖业品牌化、商品化发展步伐。

在烤烟生产上,要按照“强化田间管理、实现提质增量的”要求,积极发展梵净山清香型烟叶基地。我县已全面完成今年地区下达2.7万亩的移栽任务,要坚决落实“两个确保”的要求,既要确保实现优质烤烟7.5万担,又要确保烟叶质量,努力提高单产,增加种烟农户的收入。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分节扎把,实现提质增量目标。当前是栽后管理的关键时期,要坚定抓好田间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好田烟开沟排水(边沟、破沟、垄沟要确保畅通)、及时追施烤烟专用肥(移栽后7至10天,务必施专用追肥;移栽后25至30天,务必将全部烟肥施完)、抓好病虫害防治、做好除草松土。要强化全程跟踪监管,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将任务分解到地块,将奖惩兑现到责任人,努力让每一块烟地都实现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值,全面提升我县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圆满完成全县烟叶生产目标任务。

此外,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着力发展经果林,积极发展竹产业。

二是要搞好农村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性扶持力度,通过实施种子种苗、农资、农机等实物补助,帮助农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发展种养业。县财政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低收入农户入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其实施土地流转,确保土地基本收益。进一步加强农技人才服务队伍建设,农业(茶业)、畜牧、林业、科技、供销等部门,要向增收致富试点村群众和其他农户送科技、送服务、送信息、送资金、送项目。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鼓励开发多样化小额信贷产品,支持“三农”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全面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对有致富意愿和发展项目的农户优先给予小额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能带动群众增收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第三,将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内容。人才是兴业之本。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要着力在提升劳动者劳动技能,加大劳动就业培训,采取普及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对乡村干部、产业能人大户和农村能人培训,着力培育一批本地农技专家,充分发挥农技培训的示范效应,切实增强培训效果。要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创业方式,采取以创业促就业、先创业带后创业、合作创业等多种方式,鼓励低收入农户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引导、群众投入、集体管理”的农村企业发展机制,重点扶持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试点村村民采取合股等形式,自办企业促进增收致富。积极扶持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强烈的群众从事特色农业发展或发展私营经济。要结合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发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民从事公路养护、环境保洁、社区服务等工作,为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和规范职业中介服务,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培育劳动力市场体系。要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加强与外地劳务市场对接,及时为群众提供劳务信息,定期邀请外地企业来印招工,促进劳务有序输出。立足长远,建立新的就业创业机制,实施招商引资与就业工作“三同时”(即项目签订时签订用工合同、项目进场时培训失地农民、项目建成后推荐上岗),搞好劳务定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后续服务。

第四,将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任务。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及时足额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进一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切实加强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执行低保政策过程中出现的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违纪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积极做好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参保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对低收入残疾人农户按照有关政策予以保障。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长效帮扶机制,将低收入农户作为主要受益对象。深入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加强乡镇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建设农家书屋。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人均补助标准从80元提高到120元。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衔接,积极开展大病二次补偿和慢性病门诊补偿,逐步扩大补助范围、提高报销比例。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积极开展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活动,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加大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力度,稳定和降低农村低生育水平。

(三)注重工作方法,是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实现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有机结合。当前要特别注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既要充分认识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长短结合、务实推进的原则,超前谋划;要抓好开局,从实事做起,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因地制宜,尽力而为,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坚持以农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努力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有机结合。农民是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实现增收致富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干劲鼓足,真正把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工程办成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办成农业农村工作中的亮点工程和精品工程。要坚持农民主体,完善规划程序,按照“一村一策一干部”的要求,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派专人指导试点村增收致富工作,各村的增收致富方案必须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忌强迫命令,违背农民意愿;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让农民参与决策、设计、建设和监督。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积极支持和投身到增收致富行动中来。

第三,坚持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努力实现自主建设与引导扶持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财力不足,统筹能力和反哺能力都很弱。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到鼓励农民多参与,激活动力自奋蹄,广辟渠道多投入。农民始终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主体力量,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性高的予以更多支持,引导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坚持以示范带动为先导,努力实现点上示范与面上推进的有机结合。要大力借鉴杉树乡“整村推进”模式,以区域推进的方式,创造可借鉴的新经验。要处理好示范工程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关键是要搞好30个增收致富行动“试点村”的建设,使“试点村”真正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各乡镇要以试点村为载体培育示范典型,努力创造出指导面上发展的好经验。在大力推进“试点村”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放松对面上的指导、支持和推动,不能把面上建设搁在一边,要结合实际,实现全面推进。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取得实效

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加强领导是关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的全县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搞好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强化基层基础。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既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升的一次机遇,也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一次检验,在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过程中,对干得好的要进行奖励,对不作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要进行整治,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做好摸底调查工作。统计、农调部门要立即开展对30个试点村的摸底调查工作,于6月份前完成,便于年底验收后兑现奖惩。四是建立帮扶制度。将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与“县几家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和县直部门帮扶村工作”相结合,深化县、乡、村三级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试点村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县领导牵头、乡镇负责、部门帮扶”的增收致富结对帮扶机制,努力做到试点村结对帮扶广覆盖。

(二)建立资金扶持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拿出600万元用于扶持30个增收致富行动“试点村”的产业发展,即每个试点村20万元,各乡镇必须保证20万元全部用于产业发展,不得提取工作经费,不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今后,县委、县政府还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切实加大对试点村发展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也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地重点项目投入,加大对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的资金投入。要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建立“跟踪问效”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既出经验又出效益。二是建立“择优扶持、以奖代补”增收致富扶持机制。各乡镇可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建立差别化的奖励和补助政策。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财政贴息等办法,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逐步建立起以农民“一事一议”为基础,以国家财政支持为引导的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三是多渠道融汇社会资源。围绕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引导企业和能人大户创业致富。鼓励农技人员、干部职工领办产业,实现共赢。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的情况下,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有偿向能人大户和企业有序流转。积极探索集体林场、中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多种形式,将经营权推向市场,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

(三)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一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通过实施增收致富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做到在思想上尊重农民,做农民的“自家人”;在感情上亲近农民,做农民的“贴心人”;在行动上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做农民的“保护人”;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做农民的“代言人”;切实带领广大农民发展产业,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引路人”。二是要建立动态督查通报制度。县委政府督查室要坚持对各乡镇和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包村单位结对帮建情况、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随时掌握增收致富工作相关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以推动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工作落实下去。三是要严格目标考核。把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列入对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全面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各乡镇、各部门也要加大对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农民增收工作的绩效考核力度,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增收行动计划达到预期目标。

同志们,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是县委、县政府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