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地税分析会发言

时间:2022-06-11 03:29:00

书记在地税分析会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市地税工作会议是报经市政府同意、在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全省地税工作会议、中纪委五次全会和省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2011年地税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目标,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地税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根据市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1年各项工作在困境中平稳发展,成效显著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系统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年”为抓手,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中心任务,按照“重实践、稳税基、严征管、强稽查、上水平”和“统管存量税源、挖掘潜在税源、控好增量税源”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内部监控”三个体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应对重大挑战中接受考验,在完成重要任务中体现作为,在维护大局中显示力量,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科学决策,沉着应对,组织收入工作在困难和挑战中取得可喜成绩

2011年,组织收入工作受到了自组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税收政策的调整,保增长、扩内需各项措施的出台,加之2008年度尤其是上半年税收增幅较大,地方税收计划执行与税源严重不足,“保收入、保增长”与存量税源不足、潜在税源难管、增量税源不明显的矛盾十分突出,组织收入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全市地税系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省局、市局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强化税收征管,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保证了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全年累计入库各项收入61.88亿元,同比增收6.08亿元,增长10.91%,其中市县级入库47.93亿元,增收5.24亿元,增长12.28%,占税收总量比重达到77.46%。

一是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挖潜增收各项措施效果显著。围绕组织收入工作,全局上下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原则,在深入分析、强化调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创新思路和举措,大力强化基础管理、深入挖掘潜在税源、全面控好增量税源,为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年共组织实施的各项重点增收措施共计10项,包括:强化基础管理、八项清查、建筑、交通、餐饮三行业企业所得税预警管理、营业税票税比对、大项目管理、零散税收管理、股权转让所得税核查、营业税税表比对、计算机预警管理、强化税务稽查等,共计新增税款12.69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20.51%。强化基础管理,通过对辖区纳税户进行摸底排查,清理漏征漏管及假注销业户、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税种鉴定进行差异分析整改、借助数据管理平台完善纳税人基础信息,共新增业户593户,入库税款254万元;对301227条次税种鉴定进行重新核准鉴定,查补税款473万元;完善基础信息85268条,入库税款562万元。深入开展“八项清查”,包括一税两费、补提类税金、减免税、转移管理归属企业、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清查,共计查补入库税款14769万元。全面开展股权转让所得税核查,对全市10427条股权转让信息进行核查,查补所得税1441万元。开展营业税票税比对工作,将发票开具额与申报缴纳的营业税进行比对分析,共计查补入库税款12424万元。开展营业税税表比对工作,利用数据管理平台,对营业税纳税户申报税款与财务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对分析,对有明显申报疑点的213户企业派员进行核查,查补税款1671万元。开展计算机预警信息检查,全面启用“计算机税收预警系统”,通过对2008-2011上半年21835条预警信息进行核查,共查补各类税款3518万元。对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实行预警管理,全年三行业共计入库企业所得税18919万元,增收8104万元,增长74.93%。强化零散税收管理,其中通过推行二三产分离,117户分离业户共计新增税款2093万元;加大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力度,全年累计采集信息32230条,入库税款14757万元,新增税款11354万元;强化社区税收管理,通过委托社区等措施征收房屋装修和房屋租赁税收5055万元,同比增加1338万元,增长26.47%。大力强化税务稽查,充实稽查力量,创新稽查机制,改进检查方式,先后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重点税源检查、对建筑业、房地产业的解剖检查、对金融、保险业的专项检查、部分企业的日常检查和举报案件的检查,全年全市稽查部门共查补入库税款22906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3.7%,增长幅度达到233%。继续深入抓好大项目税收管理,用好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软件,抓好市政府重点调度项目的跟踪管理,强化重大建设项目税收收入比对预警,以及对重大建设项目重点环节的税收管理,如甲方供料、转包分包、附属设施、跨区域施工等,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全市在建在管的530个大项目实现各项税收16.68亿元,同比增收4.6亿元,增长32.15%。

二是打造亮点,着力创新,税源控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系统上下紧紧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工作,不断加大征管力度,创新控管手段,促进了税收征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各市、区地税局及市局各征收单位围绕年初确定的24项亮点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保证了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地税局的建筑、房地产业解剖等3项创新、地税局转让土地使用权管理等4项创新、地税局房地产一体化管理、分局的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国税代开发票环节地方税收、高区的纳税评估分析、直属分局的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涉外分局的售付汇管理等,共计新增税款25219万元;经区分局开发的综合治税信息系统、房产土地信息管理系统,新区分局开发的税收管理员系统、稽查局五统一工作法、服务中心利用平台开展数据分析等创新工作,在强化管理、挖潜增收、提高征管质效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把握特点,强化调度,税收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紧紧抓住市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税收结构特点,进一步调整收入战略,强化税收调度,明确收入重点,找准用力方向,促进了级次结构、税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效增加了地方财力,为党委政府落实各项决策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撑。主要体现为“五个全面增长”:地税收入与GDP实现同步增长,总量突破60亿元大关。收入总量占GDP比重达到3.14%,与上年基本持平,比2005年提高了0.2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收入达到47.93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46.99%,比2005年提高了5.44个百分点。各级次收入全面增长,级次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中央级收入完成8.3亿元,增收4122万元,增长5.23%。省级收入完成5.65亿元,增收4304万元,增长8.25%。市级收入在地方小税拉动下呈现大幅增长,全年完成9.2亿元,增收15841万元,增长20.79%,区县级收入完成38.72亿元,增收36581万元,增长10.43%。地方级收入总量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和地税收入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6.99%和77.46%,分别比上年提高1.42个和0.95个百分点。各产业税收全面增长,重点行业拉动效果显著,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累计入库1.62亿元,增收8492万元,增长109.91%;第二产业累计入库24.43亿元,增收34752万元,增长16.59%,制造业增收16847万元,增长12.18%;建筑业增收15553万元,增长28.36%;第三产业累计入库35.83亿元,增收17603万元,增长5.17%,其中,房地产业入库18.27亿元,增长20.74%。三次产业税收比约为3:39:58。所有税种全面增长,主体税种稳中有升,地方小税实现较快增长,税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营业税入库税款20.61亿元,增收16798万元,增长8.87%,占总收入比重为33.31%;两个所得税入库税款13.84亿元,增收6871万元,增长5.23%,占总收入比重22.37%;地方小税则在各项挖潜增收措施的作用下实现较高幅度增长,入库27.43亿元,增收37177万元,增长15.68%,占总收入比重达到44.33%,比上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其中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税种三元结构比约为33:22:45,与上年比,营业税比重基本持平,所得税比重略有下降,地方小税比重又有提升。各市区税收实现全面增长,区域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区(含市直、和三区收入)累计入库各项税款26.15亿元,增长9.5%,占总收入比重为42.26%,三个市累计入库各项税收35.73亿元,增收38118万元,增长11.94%,占总收入比重57.74%,城乡结构进一步趋于平衡。

(二)更新理念、超前谋划,信息管税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紧紧依托“大集中”系统和税收数据管理平台,牢固树立“信息管税”理念,立足实践探索,着眼长远发展,超前进行规划,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由管理信息化向组织信息化这个最高阶段的转变。

一是信息管税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认识是行动的先导。2011年,我们在“信息管税”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和对省局推行的新税源管理模式的探索,使我局“信息管税”初具模型,在2011年4月份全市地税局长会议上,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信息化税收讲座,使我们对“税收信息化”与“信息化税收”有了新的认识,进而确立了“以信息化为引领”的税收工作新理念。6月份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后,更进一步明确了推行信息管税的重点和思路,信息管税工作步伐进一步加快。找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对税收信息的处理上,按照信息来源对税收信息进行科学分类,首次界定了三方信息的界限,明确了三方信息采集、应用的指导思想,即:依托省局的大集中系统和我局的数据管理平台,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利用为主线,进一步完善第一方信息,规范第二方信息,拓展第三方信息,通过对第二方信息的规范利用促进三方信息综合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动税收征管逐步走上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轨道;在组织形式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决策层主事、管理层管事、执行层办事”的组织架构,明确了税源管理办公室的中枢作用;在数据质量管理上,提出了“数据质量就是信息化的生命”的论点。理念上的提升,为信息管税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

二是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实现突破。围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三方信息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数据平台为依托,紧紧抓住“采集”与“应用”这两个关键,不断开拓,大胆推进,信息管税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信息采集方面,通过探讨解决数据采集应用过程中的法律依据问题、企业财务软件的统一规范问题、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开发完善稽查软件,以实现对纳税人财务信息的完整抽取,破解第一方信息采集的问题;积极争取了党委、政府的支持,9月28日,受孙市长委托,李丹秘书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建立了“政府采集、税务使用、双向考核”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明确了34个部门提供涉税信息的内容、责任,破解第三方信息的采集难题。到2011年底,稽查软件已优化完成,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也进入使用阶段。在信息应用方面,不断拓展、完善数据管理平台功能,先后新增功能5项,修改错误12项,完善功能33项。全系统上下围绕数据平台的应用做了大量工作,共计开展平台应用培训2129人次,全年登录人次达到26.77万次,日均登录平台达到1000人次以上,通过数据平台进行税收分析,新增入库税款18369万元。强化对三方信息综合应用研究,针对各部门提供的78类信息,提出第三方信息应用需求100条,涉及260个功能点,为三方信息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信息管税研究成果在中国税务杂志社与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的“2011全国税务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并在“2011全国税务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建设成果交流论坛”上作了交流。

三是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强力推进。在信息化支撑和“决策层主事、管理层管事、执行层办事”三层架构下,积极、迅速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议,统一了全系统上下对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当前推行专业化管理中搞好分类分工、强化信息采集应用、税收计划衔接、纵向横向协作,以及对好的管理方式的继承等重点工作,各单位强化调研,精心安排,保证了专业化管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成立了税源管理的专门机构,进一步明确了税源办与纵向各级、横向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关系;充实了税源办的力量,配备了能力强、业务精的骨干人员,目前全系统税源管理岗位人员达到41个。

(三)立足职能、着眼发展,执法服务水平在创新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受到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企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种形势,全系统上下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和公平执法就是最优服务的理念,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各项措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手段,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优化税收内外部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参谋助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既是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争取各方面支持,促进地税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上下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不断强化调查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加大对财源建设文件的落实力度,积极做好文件的宣传解释工作,对地税负责的重点工作项目进行专项督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全年通过二三产分离新增业户11户,总分离业户达到117户,2011年共计新增税款2093万元。加强政策研究,特别加大国家和省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投资拉动、促进增长等宏观政策和措施的研究以及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台的有关措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按季向党委政府报送《地税工作情况》及大项目税收分析,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造船业、餐饮业、金融业、涉外企业等税收情况的调研12篇。全系统共为当地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参考信息29篇,有15篇被各级政府采用。系统上下共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批示肯定20次,其中市局先后得到市党委政府批示10次。强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共为纳税人减免各类税费12750万元。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先后召开纳税人座谈会63次,培训纳税人13564人次,发放征求意见信17827份,走访纳税人6413户次,在《日报》推出“经济·地税服务”专版12期,对群众关心的税收政策进行解读,进一步扩大了税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税法宣传的效果。

二是创新服务手段,加大服务力度,地税社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发展困难的形势,我们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深入开展各种帮扶活动,为企业发展办实事、解难题。先后开展了面向系统内干部职工、社会各部门和纳税人三大层面的“问计”活动、“应对金融危机、共谋科学发展”主题活动和对接市委联系企业特派员活动,对市委和我局帮扶的345户企业全部确定了联系人,全年户均走访3次,征求意见建议518条,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384条;为企业持续发展协调、解决资金2.8亿元。在数据平台开发分析模块,对市委联系企业和我局帮扶企业的税收情况进行即时分析,进一步增强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全年市委联系的102户企业共计入库税款3.57亿元,增收4564万元,增长14.68%,我局帮扶的437个企业共计入库税款13.1亿元,增收2.17亿元,增长19.86%,市委联系和我局帮扶企业税收增幅分别高于税收总增幅3.77和8.95个百分点,帮扶工作成效在税收上得到了充分反映。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拓宽服务渠道,推行国地税委托工商代办税务登记,积极推进网上申报、双委托报税、直接申报纳税、邮寄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方式,目前网上申报业户达到18101户,占企业总户数的80.24%。进一步整合业务流程和征管资源,在各办税服务厅推行一站式服务、首位负责制、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实现了“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避免纳税人“多次办理、重复办理”的现象。进一步改善税收宣传、税法普及的方式和内容,加强了对12366热线的规范管理,保证线路畅通、答复及时,12366热线全年共受理纳税人咨询11776人次,回访401个,满意率达到98.75%。对市区范围内跨区交叉管户征管关系进行调整,共调整企业216户。9月份,市局立足当前条件,对现有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对办税服务厅进行搬迁,解决了原办税服务厅交通拥挤,行车、停车困难,办事拥挤等问题。孙述涛市长参加了新址启用仪式,听取了我局关于税收服务的工作汇报,并对我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是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建立完善了税收执法内控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税收执法内控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地税的实施意见》和《税收执法内控机制管理办法》,从组织体系建设、信息采集与反馈、风险评估、制度建设、监督检查与改进等五个方面进行规范和部署。不断深化税收执法监督,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并首次将日常征管资料纳入评查,共抽查案卷51份,对税种鉴定、代开发票、统一征收率等问题进行了整改。深入开展减免税清查,共清查2006-2008年审批的非备案类减免税纳税户1119户,备案类减免税127户,查出4户不符合规定的业户,查补入库税款78万元,促进了税收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利用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查找执法隐患,分别进行了对全市37所律师事务所和136家宾馆的综合分析工作,对房产税、土地税、税种鉴定等方面存在的疑点问题进行了核实与整改。7—9月份连续三个月对全市执行省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的情况进行了网上监督,对未按照标准进行处罚的情况予以了通报。严格实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计算机考核,降低执法风险,全年共实施内部执法责任追究1450人次,从9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实现了全市申辩后无过错。税收执法的进一步规范,为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规范管理、提升素质,地税队伍活力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激发

2011年以来,全系统上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年”为抓手,以强化素质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内容,不断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扎实。根据市委统一部署,3-8月份,在市局机关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地税工作实际,以“坚定信心、攻坚破难、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为载体,重点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了新成效。采取了专家授课、集中学习、视频学习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搭建了网上学习阵地,结合税收工作形势和任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讨论,进一步提升了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干部职工普遍建立了学习笔记,个别干部读书笔记达到10万字,先后交流心得体会52篇,编发简报21期。二是在解决制约地税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成效。着眼于解决基层和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确定了税收执法与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先后形成了11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在如何有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破解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地税事业发展、解决当前管理模式与经济形势变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具体的税收征管难题等方面都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对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三是在完善管理的体制机制上取得了新成效。着眼地税事业长远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科学的长效机制,共修订制度11项,新建制度4项,停止执行制度2项。制定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地税、保证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等七个方面的意见,为促进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在2008年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基础上,明确新目标、制定新措施、展开新行动、创造新成绩。一是制定了新的《文明建设三年规划》,确定了市局机关到2011年进入部级文明单位行列的目标,按照“职能作用更加显现、职工素质更加优良、税收执法更加公正、税收管理更加科学、纳税服务更加到位”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共制订措施188项。二是深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党员目标承诺活动、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纳税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服务意识,强化了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精品意识,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荣誉称号,全系统2011年共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106个。三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全系统共包扶各类贫困村、学校12处,捐建留守儿童活动站一处,捐献物资合计102万元。广大干部职工通过慈善一日捐、爱心捐款、承诺活动等,共计捐款40万元。四是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全系统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4次,有效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强化机关文化建设,在机关及直属单位开展了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共征集税收干部自己创作的格言警句69条。充分发挥《蓝色情怀》季刊的作用,坚持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警示人、激励人、鼓舞人,全年先后编印《蓝色情怀》4期,刊发税务干部自己创作的各类作品215篇。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税收征管和纪检监察一体化理念、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一体化理念、内外监督和责任追究一体化理念,促进了内部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深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重点突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抓好检税共建工作。全面推行征管质效问责制,由纪检监察部门成立“问责小组”,对稽查中单户查补税款20万元以上企业的税管员进行“征管质效问责”,共对58人次进行了问责,签订税款入库保证书23份,入库税款3640万元,7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以《税务简报》(第69期)推广我局的工作经验,在系统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年初拿出一个周的时间进行了机关作风整顿,严格落实禁酒令等各项规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行风热线工作,继续推行系统内部的行风评议活动,促进了系统行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在2011年行风评议中,获得执法部门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市纪委评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工作,对经区分局和纳税服务中心进行了巡视,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10条。深入开展了小金库治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增强了防范意识。深入做好廉政谈话工作,各级共开展廉政谈话60人次,有效消除了廉政隐患。强化社会监督,全系统共聘请特邀监察员145名,召开特邀监察员座谈会24次,向社会各界发放问卷调查3000余份,听取社会各界反映,征求意见建议,满意率达97%,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是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再上新水平。在系统内启动了“素质建设工程”,推行全员考试制度,实行以考促学,在市局机关开展了业务骨干授课活动,实现了不同岗位之间业务的互补,有效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采取网上授课、专题培训、工作问题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强化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全年共培训干部职工4000多人次。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对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书记、市长的工作批示,省局、市局的重大工作决策全部实行专项督办,定期调度,全年针对各项重点工作下发督查专刊20期。加大基层建设投入,先后对内部办公环境、机关职工食堂进行修缮,进一步改善了办税、办公、生活条件。根据地税事业发展和税源管理专业化要求,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市局、县区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基层税务所所长63人进行充实提拔,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为明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总之,2011年是困难重重、压力巨大的一年,是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一年,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令人满意的一年。一年里,广大税务干部充分发扬了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不畏困难、大胆开拓的进取精神,敬业爱岗、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顶住了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政策性因素的双重压力,圆满完成了组织收入工作中心任务,精神可嘉,士气可敬,成绩可贺。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二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四是得益于对“信息管税”的实践与创新,五是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工作还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计划执行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市区之间收入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税收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新模式的推行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队伍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需要我们下一步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推动2012年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根据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2012年地方级收入要比上年增长14%。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市局党组研究确定,2012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全省地税工作会议和中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局“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基本要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税源管理专业化和项目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信息管税、征收管理、税收执法、纳税服务、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的力度,推动地税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创新业绩。目前省局2012年工作意见已经下发,内容十分全面、具体,各科室要结合我局实际,抓紧时间制定我局的工作意见。下面我结合当前地税实际,重点强调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税收形势,树立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2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级党委政府对今年的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税收工作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由于受大小环境、内外因素的多重影响,与09年相比,计划执行与税源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从大的形势看,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继续,经济复苏趋势尚不明显,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企业发展需要一段较长的调整时间;二是靠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能维持长久,经济的有效增长有待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国家税务总局已经确定在今年实施一揽子减税政策,以确保经济从保增长到调结构转型,包括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中小企业、服务性企业、高技术企业实施新的减税政策等,这些都将会对税收增长产生极大影响。从我市情况看,税收增长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经济增长性压力,孙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的压力还很大”,并将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10%,并据此确定我局地方级增长14%的目标要求,按照这个要求,税收总量增幅要达到12%以上,税收增幅仍然高于经济增幅。二是产业性压力。我市第二产业税收贡献度不高,工业企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对地税收入的贡献程度呈现逐渐削弱的态势。2011年我市二产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1.2%,而二产提供的税收只占到总收入的39.48%,其中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占比只有28.1%,在全省排名第14位;二产税负自03至08年六年时间一直在1.8的较低水平徘徊,2011年提升至2.03,比三产税负低3.71个百分点,二产税负较低已经成为制约税收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地税工作看,2011年的深入挖潜为今年的收入带来了双重的压力,一方面各项挖潜增收措施已基本落实到位,挖潜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2011年挖潜收入作为基数的税收增长需要从其他方面予以弥补。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向好回暖;我市在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中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比较优势;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将加快实施100个重点项目,投资额达到283亿元,根据98-09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房地产税收分析,平均每百元投资会产生2.5元税收,283亿投资将产生直接税收7个亿,与此同时也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产生间接的税收;我局信息管税、税源管理专业化等改革措施的强力推进,也必将促进税收征管能力、水平、效率的大幅提升。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清醒认识当前形势,既要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又要继续发扬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确保完成组织收入中心任务。

一要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等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强减免税和缓税审批管理。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坚决防止和制止以各种名义拖欠国家税款。二是切实加强收入分析调度。及时掌握影响地税收入的主要经济参数和企业财务指标变化情况,认真搞好收入预测,深化税收经济分析,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春节过后,市局将组织召开一次全市经济税收分析座谈会,邀请有关部门参加,从地方税收的角度对自成立以来我市经济税收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研究经济税收关系,为促进经济税收协调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各单位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对本辖区的经济税收工作进行分析。要坚持旬调度、月分析,提高申报期税款入库率,切实掌握收入进度。三是认真搞好税收政策的研究落实。按照《2012年全国税收工作要点》,今年总局将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法相关配套办法;推动资源税改革方案出台;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推动城建税和一般印花税联动改革;开展物业税模拟评税和应用评税技术核定交易环节计税价格的试点工作;推进房产税制改革。这一系列政策调整,对于促进收入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各级要结合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实现政策性增收。四是不断强化工作指导。各级地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到组织收入任务重、压力大的地方,及时研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基层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确保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积极搞好汇报协调。各级地税部门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实际收入水平与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的关系,实事求是的研究各自的收入目标,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好,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好,最大限度的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和行动上的一致,努力做到既积极挖潜又量力而行,既符合各级要求又符合实际状况,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的“双赢”。

(二)突出重点,完善措施,进一步提升税源管理水平

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要继续贯彻“统管存量税源、挖掘潜在税源、控好增量税源”的管理思路,在继续完善深化各项管理措施、全面加强征管基础建设的同时,突出税源管理专业化、大项目管理、重点税源管理三个重点,推动税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是强力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关于税源管理专业化,省局安排得十分详细,相关科室要按照省局要求抓紧制定我局的具体实施方案。总的思路是:按照以内分管理为重点、外分管理为基础,内分、外分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实现税源科学分类与人员科学分工的有机结合。在税源分类上,以属地管理为基础、以专业化分工为前提、以税源有效控管为目标,区别重点税源与一般税源实施科学分类管理。重点税源按照税收规模划分确定,并实行分类管理。对人员少、重点税源少的地方,根据情况将重点税源上收集中管理,不能上收集中管理的,直接按管事方式管理。对一般税源根据分类管理的必要性,按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等进行分类管理,对不适合分类管理纳税人按照综合类纳税人管理。对基层一线单位业务的内分,以税源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岗位分工为导向,在确定业务类属的基础上进行业务事项划分。、、在这方面要先行一步,按照省局立即进行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对市区的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抓紧制定内分、外分方案,并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予以实施。

二是进一步强化大项目税收管理。各级各单位要紧紧抓住市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大项目税收管理办法,使大项目税收成为今年税收的一个主要增长点。要做好大项目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文章,从项目规划开始,对立项、征地、招投标、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控管办法。强化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支撑,在数据管理平台上开发相应的控管模块,以实现对所有项目、所有环节收入的实时监控。要抓住项目管理关键环节,以“项目流、资金流、管理流”三条主线为切入点,对转分包、甲方供料、零星配套工程等管理难点加大控管,避免税收流失。各基层单位在抓好1000万以上重点项目税收监控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所有项目不论投资规模大小均按照大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在下半年适当时机,将组织召开一次大项目税收管理观摩会,进一步总结管理经验,提升大项目税收管理水平。

三是进一步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做好对重点税源的管理是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根本保证,2011年度地税纳税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共计864户,合计缴纳各项收入42.24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为68.26%,其中实现地方级收入31.43亿元,占全市地方收入的比重为65.57%。要对重点税源户实行专人管理,全面、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并针对不同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各级税源管理办公室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充分运用总局大企业管理平台、省局新的纳税评估系统和我局数据管理平台,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对重点税源户的评估,加强数据的分析利用,更加有效地挖掘税源潜力。要利用重点税源数据,开展同业税负分析,进行同业税负测算,反映同样税源条件下的税收征收强度,为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日常管理。要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分税种、分行业管理,做好对成功经验的推广、完善。在此基础上,要针对税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研究解决力度。年内要开展对金融、通讯、房地产、中介服务等高收入行业和非劳动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检查、建筑业发票专项检查、车船保有量摸底调查、土地转让(出让)环节印花税专项检查等;研究制定广告业、业营业税管理办法、门头房税收管理办法等,不断提高日常税收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三)严格税收执法,强化内部监控,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能力

要以依法治税为根本指导思想,遵循“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按照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的要求,着力在强化税务稽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上下功夫,发挥服务大局、服务征管、服务基层的作用,不断提高全市执法工作水平。

一要进一步强化、规范税务稽查。要充分发挥以查促收重要作用,明确稽查目标,在规范稽查收入核算的前提下,力争全年查补税款占总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要进一步转变稽查方式和手段,充分依托信息化支撑,全面应用好稽查软件,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稽查效率。要坚持辅导自查、评估约谈、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严格执法与强化服务的理念,引导纳税遵从;要进一步完善检查组织形式,采取集中稽查和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市区范围内实行市局统一选案、统一调配人员、统一执法标准、统一审理定案,并监督执行入库。要认真贯彻新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进一步理顺稽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工作机制,细化职责分工,规范稽查程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稽查一线的力量,尽快建立岗位设置合规、资源配置合理、稽查工作规范、监督制约有力、工作运转高效的稽查工作体制。要加强稽查信息化建设,开发应用稽查管理平台软件,建立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业务流程,优化稽查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和监督制约。要进一步发挥税务稽查在税源控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稽查局与相关部门之间在执法服务、税源监控、纳税评估上的互动机制,理顺工作衔接,加强信息反馈和交流,相互通报工作情况,促进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进一步强化执法内控机制建设。全面开展标准化执法活动,规范各类执法行为。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和指导性标准,以实现我市范围内执法标准的统一。重点围绕“执法权力和执法依据的标准化、执法流程的标准化、处罚尺度的标准化、执法文书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执法监督的标准化、执法过错行为责任追究的标准化”五个方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力争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打造出较为完善的标准化执法体系。在继续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执法监督的新形式,研究利用税收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执法监督。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把关,确保抽象行政行为零过错。进一步完善“征管质效问责制”,推行“稽查绩效问责制”,有效避免执法随意性和办人情案等问题的发生。

三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今年将要正式颁布实施,这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税收立法体系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对于提高全系统的依法治税水平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条例》一经颁布,各级要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搞好向地方政府的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实施,全面及时落实到位,使之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

(四)以信息的采集和综合应用为重心,努力提升信息管税工作水平

实行信息管税,是现代化税收征管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系统上下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推动信息管税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要在信息管税的理论上再求突破。尽管我们在“信息管税”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各级各单位都要在实践、应用、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对信息管税的理性思考,从信息管税的意义、客观规律、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索思考和全面的总结。市局将在适当时机组织开展“信息管税”研讨会,邀请有关部门、院校的专家、学者对我局的信息管税作进一步的研究、提炼,借用专家、学者们的先进理念,推动信息管税理论的不断完善。

二要进一步加大对一、三方信息的采集力度。要全面、深入研究纳税人财务信息的抽取、采集问题,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法律依据,完善信息的抽取、使用、管理等相关制度。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纳税人财务信息抽取工作,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开。近期要以市局稽查局为主体,选取全市范围内100户企业进行数据抽取,并实行电子查帐。信息中心要尽快研究解决好应对企业软件升级问题。要充分利用好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发挥综合治税重要作用,全面准确采集涉税信息。要进一步研究好第三方信息采集的类别、项目、来源、与税收的关联等问题,提高第三方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年内要召开一次综合治税座谈会,进一步研究、理顺第三方信息采集问题。各单位要以贯彻落实《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为契机,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搭建本地的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市县两级三方信息采集的互补。

三要加大三方信息的综合分析力度。当前数据采集渠道已基本理顺,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紧要的问题就是需求缺乏的问题,就是如何对信息进行应用的问题。税源办、征管科、税管科、稽查局等部门要加快研究信息应用需求,本照成熟一个、应用一个的原则,加紧投入应用,及早收到成效;各级、各单位要注重做好对平台应用情况的总结,及时交流应用经验,并针对平台功能上的不足提出补充、修改、完善的意见,不断拓展地方税收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要加强各类平台的整合,以数据管理平台为基础,将包括大项目管理、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发票管理等单项管理软件整合到数据管理平台中,进一步提高数据共享度。

四要进一步强化全员应用培训。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采取专题培训方式,分类、分层次抓好各级技术骨干和全员应用培训,确保各级地税机关和领导干部、广大基层干部熟悉信息管税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熟悉各类软件、平台的运行流程,熟练掌握各个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利用平台进行查询、分析,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都能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年内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大比武,举办报表数据录入比赛、平台数据查询分析比赛,以此推动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切实加大纳税服务力度,推动税收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要牢固树立依法征管与依法服务并重的观念,在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积极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作用,继续深入落实“三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层次,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积极服务经济建设。认真加强经济税收的分析研究,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及时提出一些有利于经济税收发展的意见建议,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认真实施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项政策,特别是要结合我市推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强化工作研究,促进我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落实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依法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二、三产业分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引导,更加有力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二是积极服务社会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惠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继续认真做好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方教育附加的代收工作,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新完善的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把握税收工作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积极探索研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三是积极服务纳税人。全面落实全国税务系统纳税服务工作三年规划,在已有良好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制度,整合纳税服务资源,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简化办税流程。继续推行“一站式”纳税服务,进一步拓展12366和外部网站纳税服务功能,推广应用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纳税服务咨询、查询、办税的网络化、多元化。完善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缴纳异议协调、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征纳争议,依法保障纳税人的税收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更好地促进征纳和谐。要把税务中介机构的有偿服务纳入纳税服务体系,积极为税务中介机构拓展业务空间,鼓励和推动政府购买税务中介服务。继续推进“征纳共盈”纳税服务品牌创建,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实行纳税服务质量评价,开展纳税服务明星评选。要继续做好“帮扶企业”和对接市委联系企业特派员工作,为纳税人发展解难题,做实事,推动税企共同发展。充分利用12366热线、网络、新闻媒体等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税法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整体纳税意识的不断提升。

(六)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促进地税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当前形势看,如何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已成为决定地税事业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社会形势、经济税收形势瞬息万变,科技手段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如果不能在知识的更新上与时俱进、不能在对形势的适应与把握上紧跟潮流,无论是个人前途还是地税事业都将被时代的巨轮所抛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核心的工程切实抓好,保证实效。要在系统内全面启动素质建设工程,春节过后要召开一次“素质建设工程”专题会议,全面、深入、准确分析当前干部队伍素质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素质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目标、措施、步骤,指导全系统素质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确保实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教育培训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保障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有关单位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形式、内容、时间、考核办法、成绩应用等内容,推动学习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针对干部职工普遍具有较高学历的情况,适当提升学习培训的档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入大专院校实行集中培训,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着重提升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要紧密结合省局重点工作,分层次抓好培训。对领导干部,要从推荐阅读书目、提供更多更好的辅导教材、组织经验交流等方面入手,开展好领导读书活动,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对基层一线税务干部,要特别抓好税源管理、计算机应用、征收管理、稽查等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对税源管理岗人员,围绕适应岗位要求,着重提升税务干部将税收数据转化为信息、知识的能力。要进一步创新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鼓励地税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历教育和资格考试,优化干部队伍的学历、专业、知识结构。要加强骨干人才的选拔、管理,把培训结果和干部使用结合起来,把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激发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二是要大力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五个更加”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地税局文明建设三年规划》,重点抓好各项既定措施的落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要以文明建设为抓手,着重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要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炼地税的核心价值理念,有效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继续做好“蓝色情怀”文化艺术社、机关文化建设等工作,推动群众性文化创作和交流活动。要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地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的培养,不能心浮气躁,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具体事情抓起,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去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积小功为大功,积小成为大成,最后推动工作实现质的变化,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要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要在2011年干部人事调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表率作用、中层干部的带头作用、一线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有效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建设,摸清基层状况、了解基层需求,在精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加大基层投入,促进基层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使基层从报表、会议、材料、应酬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搞好自身建设、抓好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减少对基层的干扰,严厉查处那些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影响基层工作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层层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总结推广经验,发现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继续实施典型引路战略,在系统内深入开展优秀基层负责人、县级局优秀科长、优秀纳税服务中心、优秀税收管理员、优秀税收稽查员、道德模范等的评选活动,大力树立各个岗位的典型。年内要组织开展优秀中心税务所、优秀县级局科室工作观摩会,进一步交流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四是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纪检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加快建立“执法监督、行政监察、纪律检查”三位一体的内部监控系统。要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探索完善巡视检查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巡视检查工作质量。

五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着重规范和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监督考核体系,建立起责权明晰、衔接紧密、行为规范、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提高落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的执行力。要更加重视总结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进一步强化调查研究,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各级机关科室都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加强对各自辖区、各自岗位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推动各项工作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年内各级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要向市局提交一篇有意义的调研报告。

同志们,新的一年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改革创新,拼搏进取,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