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质量奖颁奖会致辞

时间:2022-03-18 08:13:00

领导在质量奖颁奖会致辞

同志们:

今天来参加第二届市长质量奖颁奖大会,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心里感到特别愉快。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第二届市长质量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为质量工作付出辛勤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有关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谢意!

近几年我市质量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承担部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3个,完成国家标准修订项目29个、行业标准21个,山东省地方标准制定共计67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76项;908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53家企业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52家企业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48家企业获得583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相继创出中国名牌7个,山东名牌产品137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6个,全国质量奖1个,山东省质量奖6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2个,2010年成功评选并颁发了首届市长质量奖。比这些数据更为重要的是,各级各有关方面的质量标准意识大为增强,由此催生了很多具有内在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比如刚才发言的山推,还有如意、太阳纸业、华勤、润峰等企业集团,目前都已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可以说,通过抓质量工作给我们市整个经济工作、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我们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标准制定实施层次不高,标准制修订话语权较弱,还没有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即使在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中,主导修订的只有15项,远远落后青岛、潍坊等地市;设立在我市的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只有3家,而且都是分技术委员会或者是工作组,远远少于青岛的21家;认证企业数量方面只有908家,明显落后于济南的2040家、青岛的3656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数量只有583张,落后于济南的1657张,青岛的3746张;强制性认证企业层次方面基本上都是属于低附加值、科技含量不高的产品;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新兴技术方面,比如信息技术设备、音视频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医疗器械产品等很多还是空白;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数量极少或者是空白;再就是质量专项工作经费投入不足,重点工作资金保障能力较弱。总之,我市这几年质量、标准化、认证工作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下面我集中就做好质量工作谈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质量问题。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质量作保证,你还干什么企业?没有质量的产品怎么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怎么能在市场上站住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充分竞争的环境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性选择。但是,目前这方面我们的认识、观念和方法都还有很多欠缺。谈到质量问题,我特别想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很多年前海尔的张瑞敏同志介绍的砸冰箱。他讲到,当时海尔跟国外合作生产冰箱,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职工的意识层面,大家都不太重视质量,粗制滥造的东西很多。张瑞敏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局面不改进,海尔是没有生命的,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他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震惊的决策,就是把全部干部职工召集到大礼堂,在台上摆了5台劣质冰箱,然后自己抡起大锤把5台冰箱全都砸烂了。当时冰箱还是很贵的,压缩机是海外进口,况且这是工人的血汗啊,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家都不理解。实际上张瑞敏此举是要通过这种在常人看来甚至有点极端的行为,来唤起全体干部职工对于重视质量的认知和自觉,让大家认识到没有质量海尔是没有前途的,大家都要从自己的每一个操作环节、每一次行动当中去实践企业已经制定出来的各种质量要求、管理流程和标准。第二个故事,就是去年丰田汽车的“刹车门”事件。由于脚踏板跟刹车、油门的装置衔接不好,美国的一些消费者指责丰田公司存在设计缺陷,甚至还说因此造成了车祸。这个事情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质量问题,应该属于设计缺陷,但最终导致丰田公司在美国甚至全球的销量大幅下降,仅赔偿一项丰田就损失了10多亿美金,如果换成一般的企业,可能早就垮台了。我了解到,中国的一些企业曾经试图进入美国市场,但慑于美国严格的法律规制,担心自己的质量最终在美国消费者中出现问题、引发官司,最后可能会毁在这上面,所以很多企业尽管很羡慕美国的大市场,但仍不敢迈出这一步。从这种意义上理解,除非你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除非你不想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除非你只想做“一锤子”买卖,任何一个想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都应该把质量作为自己的生命线。现在从国家层面上正在强调整个经济的转型,要从过去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确实应该这样。要看到,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规模很大,许多产品的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如果说在过去的发展阶段我们更多地追求数量扩张还有其合理性,那么到了今天,当这种数量扩张已经更多地变成了一种自相倾轧,变成了一种不断降低自身利润率的恶性竞争状态时,企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又在哪里?我想一定是通过提升质量来增加附加值,通过创新来拉伸产业链。可以说,这是中国无论从整体上、宏观上,还是到局部、到微观层面上都需要解答的一个重大课题。今天来了很多企业,我特别想对大家说,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差距真的还很大,我们的许多产品,不要说在世界上,在国内真正能够拿到台面上的也是很少很少。我不希望你这个企业一定要做多大,欧洲很多企业都不是很大,但那些“百年老店”往往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在国际化的大格局下,这种企业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以什么来取胜?就是以这种独有的价值,以它不可替代的优势立身于世。所以我期望的企业真正能够以质取胜,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取胜。

二、关于标准问题。我曾经接触过国家标准化战略的相关研究工作,也参与过一些国际重大标准的制定,如第三代移动通讯TD-SCDMA等,因此深知标准战略包括企业标准战略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极端重要性。过去有句话讲,三流的企业卖劳力,二流的企业卖产品,一流的企业卖技术,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这就是所谓“微笑曲线”原理的典型反映。我们国家,当然也包括我市,很多企业还停留在卖劳力、卖产品阶段,达到卖技术的企业微乎其微。最近有一些好的进展,像如意集团跟日本伊藤忠商社的合作,伊藤忠要拿出两亿美金来买如意集团30%的股权。仔细想一想,他买的是什么呀?说到底买的是技术,如果没有“如意纺”技术,我看伊藤忠商社不一定会掏这个钱。我们兖矿集团的采掘技术现在也开始进行转让了。但这样的企业毕竟太少太少了,至于卖标准,基本就没有。那么标准对一个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首要的就是进入市场必须跨过的门槛。在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你不遵从统一的标准,你就无法跟上下游的企业进行衔接,就无法进入到有严格规制的市场中去。面对今天的国际竞争,许多国家都把标准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核心,作为一个竞争的条件,包括保护市场、保护本国企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比如前几天欧洲制定的打火机标准,名义上是保护2岁以下的儿童免受侵害,本质上是通过这一标准来抑制中国特别是温州地区打火机的大规模进入。再比如美国和欧洲推行的白色家电标准,说到底也是为美国本土企业提供竞争空间或者竞争优势,因为他们在专利、技术、标准化等方面占据很多优势,把这些优势上升到标准层面上,就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高端,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不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就不能进入到这个大市场中去。为什么2008年全国电视机出口量一年下降了48%?除了美元贬值的原因外,很大的原因是美国和欧洲实施了不同的电视机支持标准,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当别人在标准层面上制定并执行新的游戏规则时,一旦我们的投资与这种标准或者说游戏规则不相符合,我们付出的努力就可能会化为乌有。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新的电视机面板一出现,过去我们那种老式的显像管电视机,包括十几个亿、二十几个亿的彩管生产线,全部化为乌有,生产线几乎变成了一堆废品。所以说“玩标准”,说到底就是“玩核心竞争力”,我们的企业需要有更强的标准意识,需要更多地遵循这种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同时我们还要有这种意愿或者说勇气参与标准制定,最终才能达到“玩标准”的程度。

第三,关于品牌问题。现在已经拥有不少的知名品牌,省级、部级的都有,我为此感到高兴。品牌究竟意味着什么?品牌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竞争力,反映企业的管理、技术、成本,反映企业和客户的关系,反映客户对这个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基本认知度。在今天的国际竞争中,品牌已经被视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比如“可口可乐”这四个字,相关机构评估价值就达600多亿美金,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啊。我们国家也曾经有一些企业试图来做这个“可乐”那个“可乐”,最后都“烟消云散”了,原因是你无法获得这种认知,不是简单的做一个产品就能获得客户或者消费者的认可。我曾经举过索尼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从一开始就立志打造索尼品牌,让索尼产品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面临很多诱惑的时候,甚至面临资金链可能断裂的严峻形势时,他仍然把保护或者做好索尼这个品牌作为自己的使命。今天参加会议的企业都是我市非常优秀的企业,我希望大家能够像盛田昭夫那样,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致力打造更多的优势品牌,以此赢得消费者更多的认可和忠诚。

第四,关于创新问题。我们谈质量、谈标准、谈品牌,其实没有一点离得了创新。创新是提升质量、制定标准和塑造品牌的基础。目前我市R&D占GDP的比重是12,低于143的国家标准,这个数字显然不高。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制造业企业中的世界500强基本上都在5%以上,昨天我刚看到苹果公司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7亿美金,占到销售额的20%还多。为什么苹果把那么多的PC机、电脑生产企业都能打倒?就是因为后面有强大的研发支撑。总书记在1995年就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溯几百年的工业史,有哪一个国家不是依靠创新走向强大,那些靠卖资源、卖劳力的国家,有几个最终能发达起来?在研究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时候,很多人都谈到为什么要自主创新,我当时回答有三点:第一,我们买不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这是中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实践一再证明了的铁律,在初始阶段也许能买来,但到了核心层面怎么可能买来?人家来跟你拼的就是这一块,怎么可能卖给你呢?在很多核心技术上,我们不要说买,连跟人谈买的资格都没有,即使在有些领域能买来,但是那种经验性的知识,他只有通过自己的开发实践才能够获得,你买来的东西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二,我们买不起。核心技术的转移,往往都是以巨大的成本和代价作为条件。山推的同志曾经告诉我,就一个液压件,人家“卡脖子”,一方面给你要天价,另一方面产品供应多少人家说了算。除非你不要,可你不要就没办法生产。刚才我谈到了“微笑曲线”,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已经急剧地向前端的研发、核心技术这些环节转移,向后端的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转移,而产业链末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利润已经降到了最低。说到底,现在已经到了以核心技术来获得垄断利润、超级利润的时代。第三,我们不能永远买下去。如果说工业化初始阶段,我们一定程度上还是要通过技术的转移来获得生产规模的扩大,获得工业的积累,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我们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就不能继续靠买技术这种模式来维持了。百年洋务运动,依然没有让中国从一个技术的引进者、使用者,走到技术的创造者、提供者这样一个阶段,这就充分反映出“买”本身的局限性。所以我特别要讲,我们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强化自身创新能力上,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需要有更多的自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投入的主体、创新的主体、技术应用的主体,当然也是最终受益的主体。如果企业本身没有这种自觉,单纯靠大家一年一年的喊,最后解决不了问题。今天我们强调质量、强调标准、强调品牌、强调创新、强调企业的主体意识,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这些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许多领域取得进展,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相关的公共服务有了很大改进和提升,我们毕竟是在一个爬坡阶段,企业面临着许多意识能力方面的缺失,政府的相关服务和政策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今天这个会议特别把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请过来,就是希望通过这次表彰活动,使各级政府及相关的工作和服务更得力、更到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质量、标准工作能够有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