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经济就业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03-23 10:18:00

局长在经济就业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我国受国际经济金融走向不明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金融安全的复杂性,如:房市调控、投资趋难、内需乏力、通货膨胀、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以及居民平均购买力下降等因素,都导致我国就业形势和未来趋势不容客观。受大环境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据。如何结合市情,促进就业增长?如何更有效地稳定就业、充分就业?归根到底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的问题。

一、强化就业政策贯彻力度,增强对经济发展发展影响,促进就业增长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四个打造”和“推动资源城市转型”及“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等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此,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其施加影响,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是在产业结构上,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制造业、医药业、旅游业、食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光伏产业等循环社会服务业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二是在经济形式上,鼓励发展对就业增长有贡献的民营工业企业和社会服务业企业。特别要重点扶持和支持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企业的发展,努力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三是要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对城乡失业的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施加影响,促进就业。四是要大力开展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宣传的方式要前移和下沉,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和劳动保障协理队伍作用,使广大劳动者和企业用工单位都基本了解和掌握就业扶持政策,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念。

二、优化创业环境,扩大创业就业

创业就业要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完善服务”的工作思路。同时还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城市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优化服务等功能。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已开展了有效尝试,但总体来看,还处于探索阶段。推动创业就业,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对涉及收费的,树立能免就免,能减就减,能缓就缓的大服务意识,最大限度让利于创业者。其次,要大力开展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是我市唯一一家市场开发建设单位,现已开发运营市场13个。可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创业孵化基地。对进入孵化基地的创业者,在租金和所得税、营业税以及增值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激发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就业的积极性。第三,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打造全国知名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要求,创办农业创业园和青年创业园。通过项目开发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形成既能观光旅游,又能增强农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孵化基地,有效拓展城乡就业空间。第四,利用人社系统的信息网络,建立创业网站,设置创业动态、创业政策、专家指导、项目推介、典型展示和创业故事等板块,定期创业信息,开展网上咨询等服务。第五,做好跟踪服务。对创业就业的劳动者在经营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全方位综合指导和帮助,使经济活动和个人发展保持更高活力和更强动力。促进其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顺应结构调整,促进就业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客观上要求人力资源需求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对此,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国发>〔2010〕36号《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精神。一是建立以我市职业院校、各类技工学校、职业中专学校和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同时要贯通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二是职业培训要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在岗职工培训制度。鼓励企校订单式培养在校学生。三是积极推动创业培训。依托有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针对创业者的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结合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除技术性培训外,要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考察观摩、成功者的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受训者的创业能力。四是强化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创业咨询、创业孵化等服务的衔接。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五是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请、择优认定、社会公示”的原则,制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基本条件、认定程序和管理办法,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对符合条件的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可以考虑探索第三方监督机制,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

当前形势下,促进就业必须立足于大服务的趋势。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就业工作的统领,围绕求职者和用工单位两个主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二是就业服务要向街道社区延伸,向乡村基层推进,向互联网拓展。在街道社区和乡村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国家明确规定的广告标识,扩大公共就业服务的影响,引导城乡广大劳动者进入公共就业服务领域。三是要进一步优化“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维权咨询、劳动保障事务、就业援助、创业就业”等综合化的全面服务模式,有效促进就业。四是建立联动机制。就业工作涉及财政、教育、经贸、工商、税务、银行、工会、妇联、共青团及工商联等多个部门。从广义来讲,就业与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部门息息相关。从近几年工作实践看,我市在组织大型就业专项活动中,联动机制发挥了较好作用。但是“联动机制”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巨大。比如招商、商务部门等。只有形成更广泛、更灵活的大就业格局,促进就业才能更加有效推动。五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就业资金保障、内部决策管理、规范服务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文化建设管理、流程管理等科学的运作机制,以起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