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全市劳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10-20 02:29:00

局长在全市劳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总结20*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20*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下午,树森副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

20*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围绕落实“三个文件”(国发〔20*〕35号、36号、38号文件)、实施“三个一年”(“政策落实年”、“工作突破年”、“服务提质年”)、实现“五个突破”(实现扩大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金保工程”建设的新突破)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以落实就业政策为重点,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415人,完成全年26000人任务的144%,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83人,完成全年13000人任务的155%,“4*0”人员实现再就业9844人,完成全年3200人任务的3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6%,控制在4.6%的目标以内。一是因地制宜制定和落实了我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8个配套文件,并认真抓了就业政策的落实。20*年,全市享受再就业政策补贴28553人。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3649人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483.8万元,21*人享受减免税款426万元。全年共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3笔、773.6万元,带动1300人就业再就业,充分发挥了贷款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落实就业政策,增强了各类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20*年,全市民营企业经济组织吸纳城镇新增就业16030人,占全年新增就业人数的43%,成为我市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二是积极落实就业援助制度,推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市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614人,占“4*0”人员再就业46.9%。通过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全市235个社区中有36个试点社区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4%,“4*0”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率达到96%,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三是就业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建的市级劳动力市场20*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同时,县区市场建设步伐也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市20个县区中有16个县区对本级劳动力市场进行了改、扩建,基本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固定的劳动力交流场所,实现了服务项目、业务流程、工作制度、服务标准“四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依托市场组织实施了再就业援助和城镇就业困难对象、民营企业技能人才、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招聘等专项活动,劳动力市场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四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加强劳务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和“就业直通车”活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扩大有组织的输出。全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3.98万人次、劳务输出新增11.1万人次,分别完成全年10万人次、7.1万人次任务的140%和156%。五是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调整培训专业、创建“双十品牌基地”等措施,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66人,完成全年19000人任务的109%;创业培训37*人,完成全年3000人任务的123.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231人,完成全年93000人任务的114%。其中技能培训17610人,完成15000人任务的117.4%。

(二)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为重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4771人,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0000人的247.7%,参保职工达到32.35万人,参保职工净增1.37万人,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年底参保职工人数达到32.2万人的目标任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增扩面5844人,完成全年3000人任务的194.8%;农村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100人,完成全年2000人任务的1*%;工伤保险新增扩面20278人,完成全年20000人任务的101%;医疗保险新增扩面35000人,完成全年32000人任务的109.4%;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0454人,完成全年8000人任务的130.7%。一是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宣传以及领导带队深入重点县区和企业督促参保等有效措施,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扩面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积极落实了养老保险待遇。从省争取资金5.58亿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共为12.94万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1.98亿元。为全市4*1名离退休干部和建国前老工人调整待遇补发1183万元。对20*、20*年以前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进行了调整,人均月增长182.48元。在保障当月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还为11.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补发待遇1.5亿元。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是积极调整医保政策,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平稳运行。以遏制过度医疗服务行为为重点,以确保收支平衡为目标,调整医保政策,强化医保稽查,优化基金支出结构,实现了全市医疗保险运行平稳、收支平衡,基本扭转了基金透支状况。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收入21753.6万元,支出13012.6万元,当期结余8740万元,累计结余14994万元。其中,市本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收入13357万元,支出9929万元,当期结余3428万元,累计结余5852万元。同时对定点医院、药店进行全方位的严格监督检查,全年共进行常规检查8311人次,稽查10080人次,追回违规金134.32万元。四是完善失业保险政策体系,较好地落实了失业保险待遇。制定下发了我市《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保险的实施意见》,市本级实施了农民合同制工人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失业保险待遇。与有关部门协商建立了“就业与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享受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的就业再就业,从根本上保障其基本生活。20*年新接收失业人员9787人,全市为29694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7650.61万元,医疗补助金824.3万元。确保了失业保险金足额发放。五是工伤生育保险有了新突破。工伤保险工作从“加强扩面、征缴、队伍建设,基础管理”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扩大覆盖面,强化基金征缴,确保了各项待遇的落实。全年共征收工伤基金2633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6%,为10*名伤残职工支出各项工伤基金近2390万元。经市政府同意,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于20*年启动了生育保险。全年共征收生育保险基金117万元,支出61万元,累计结余1255万元。六是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完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文件,规范了服务流程,强化了街道事务站和社区工作站的建设。组织举办了全市离退休人员参加的文体比赛和文艺演出,丰富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受到退休人员的好评。经过努力,我市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化管理和社区管理服务率已分别达到96.8%和84%。

(三)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统筹资源,加快了技工教育发展。经市委、市政府决定,五校合并组建了新的*技工学校(*机械工业学校)。目前,新校园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并投资300万元新购置了车床、焊机等实习试验设备。国土资源部*高级技校投资600余万元改造了实习车间和校园外墙10000M2,新建了7300M2的宿舍楼和600M2的浴池;怀来县劳动技工学校投资450万元新建了4400M2的实训大楼;宣钢技校投资600万元新建的学生宿舍楼已竣工使用。通过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基础建设,提升了技工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加了招生数量。全年完成技校招生64*名,完成全年3600人任务的178%。二是积极组织技工教育成果展示和技能竞赛,促进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参与组织了*职业教育成果展,举办了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组织各技工学校参加了省5.18廊坊人才洽谈会,展示了我市技工教育成果。积极组织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北赛区选拔赛,我市取得了职工组两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三是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考评工作加快推进。通过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更新考评设备、完善工作程序等一系列措施,圆满完成了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考评工作任务。全年职业技能鉴定15324人,完成全年15000人任务的103%;技师社会化考评767人,完成全年750人任务的102%。其中赤城县鉴定480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四)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为重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新突破。一是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劳动工资关系。对涉及28户企业、14953人的职工安置方案严格审批把关,保证了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工作,全市共有20家企业被评选为“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69家企业被评选为“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对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力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到95%,非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70%;制定劳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的企业分别达到70%和43%。强力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全市已有78%的企业执行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劳动争议仲裁信访工作成绩显著。在省厅开展的劳动仲裁庭达标建设中,各县区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劳动仲裁庭规范化标准要求抓好落实。桥东、桥西、宣化区局,万全、赤城、宣化、阳原县局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或加大自筹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仲裁庭达标任务。我市申报的10个仲裁庭获得了“8个示范仲裁庭”和“2个优秀仲裁庭”的好成绩。省厅确定的桥西区、宣化区和怀来县三个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试点在年底前也全部挂牌成立了劳动争议仲裁院。崇礼县还设立了劳动保障信访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2名。全年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17件,结案率为100%;接待受理来信来访1322批件次,妥善处理群体访7起,涉及职工1040人。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三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化达标活动,确定达标的5个县局有4个基本达到标准,待省厅认定。建立了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组织开展了“全市劳动用工专项大检查”“贯彻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专项检查”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2769户次,接待处理劳动者举报268起,为劳动者追缴工资1124万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8户,全市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全年共办理劳动违法案件541起,结案率92.4%。同时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全年处罚金额达70多万元。

(五)以加大资金投入为重点,“金保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投入60万元,先后购置数据库、中间软件,又对软件进行了升级,“劳动99”三版本地化新版软件已于20*年8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自筹135万元资金用于金保工程基础性建设,与东软公司签订了社保核心平台二版本地化实施合同,20*年底已完成了实施工作的分析阶段,争取20*年底前核心平台软件上线运行。数据中心初步建成,20*年争取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资金100万元,购置小型机、存储设备、核心交换机等关键性硬件设备,目前这些设备已调试完毕。12333电话咨询的准备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咨询室的装修、网络布线工作已经完毕,并于20*年12月份作为全省第一家配合省厅完成了12333电话咨询线路调试任务。筹资24万元,用于更新设备,并通过2M光纤接入社区,初步建成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硬件平台。

在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全市劳动保障部门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突出强化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完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制度,依法规范了行政行为。高度重视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和承诺践诺机制的落实,行风建设实现市县两级“满堂红”,效能建设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积极开展“学党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活动,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思想和工作作风、机关形象出现了可喜变化。干部职工的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树立了劳动保障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圆满完成20*年各项劳动保障目标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进取开拓的结果。我代表局党组向辛勤工作在劳动保障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总结劳动保障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市劳动保障事业还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旧体制遗留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矛盾不断显现,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还非常突出,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

(一)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总量看,我市仍有8.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5万人,目前需要安排就业的达13.2万人左右,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结构还不合理,就业再就业的基础性工作还很薄弱。同时,全市农村还有近35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比较突出。从统筹城乡就业看,农民工进城务工在今后一个阶段将呈强劲增长趋势,如何改进管理服务,加强合理引导,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探索。从政策落实情况看,解决并轨遗留问题步伐缓慢,再就业补贴政策仍存在着操作难、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自主创业人员的需要,再就业资金筹集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一站式”就业服务还不完善等等,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从养老金发放看,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快等原因,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基金缺口较大,完全靠省级调剂才能确保发放。20*年为退休人员调整待遇后,基金缺口进一步增大,资金缺口将达到5亿元,确保足额发放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从失业保险金发放情况看,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数量多年居高不下,大部分县区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严重不足,而县区政府应筹集的资金未足额到位,依靠省市两级调剂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县区越来越多,失业保险基金面临较大压力。从社会保险扩面情况看,养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不快甚至阶段性减少,医疗保险也面临困难企业无力参保的问题。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力度加大,部分职工中断社会保险关系,参保缴费人员流失,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保障水平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掌握专门技术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市技能人才存在着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这既有思想认识、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有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不完善、职业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维权任务日趋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调整,处理改制企业的劳动关系更趋复杂化。不少企业经济性裁员行为不规范,企业用人程序不规范,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克扣工资、任意延长工作时间、不参加社会保险、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和信访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一些县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劳动争议仲裁信访机构缺少必要的办公、办案设备,人员也有所不足,与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在看到矛盾和问题的同时,更应充分看到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省市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确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同志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指出:“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三大支柱。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关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省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要求高度关注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太平书记在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上进一步阐述了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作为“解民忧”的重要举措。雪碧市长在刚刚闭幕的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突出强调,要积极扩大就业,解决群众的长远生计;强化社会保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二是我市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5.5亿元,比20*年增长13.6%。预计今年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13%。这将为扩大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劳动保障工作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业、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劳动保障工作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随着劳动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职工群众法律意识、参与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各界对劳动保障工作更加关注,并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有一个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四是近几年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系统在工作中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作法,涌现出不少好的典型,将对全市今年的工作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我们要正确把握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和把握劳动保障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把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变为我们的实际行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三、20*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部署

根据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20*年*市劳动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为目标,以“重民生、谋民利、解民忧”为指导,紧紧围绕扩大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四大主体任务,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勇于创新、狠抓落实,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年主要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280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0人,“4*0”人员再就业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0万人次,新增劳务输出7万人次。培养新技师800人,职业技能鉴定20000人。基本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96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5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8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万人。

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年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深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一是认真抓好就业政策的落实。20*年继续作为“就业政策落实年”。各县区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政策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把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重点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小额贷款、就业困难对象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等方面的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建立创业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核心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适当扩大贷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数额,延长贷款期限。探索信用社区贷款管理模式,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已到期贷款的回收工作,确保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年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0笔以上。二是抓好再就业资金的落实。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实现资金使用计划与就业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要制定年度就业再就业任务目标和资金保障计划,明细到各类人员和各类补贴政策。今年省厅将建立资金拨付使用与工作激励相结合的机制,下半年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分配下拨。同时要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保障资金安全运行相结合。三是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20*年在主城区广泛展开“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重点为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单亲家庭、双下岗职工或双失业人员家庭、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提供就业服务和岗位援助。适时召开全市“充分就业社区”现场经验交流会,20*年全市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达到60个以上。四是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县区劳动力市场。制定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统一标准,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网,逐步形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兼备。要进一步加大岗位开发和信息采集力度,确保市场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信息。继续开展好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就业直通车等专项活动,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有硬指标的检查评估办法,保证活动质量。与财政部门加强协调,根据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中服务对象的数量和援助项目,测算资金需求量,明确使用计划和发放办法,保证补贴资金的及时到位。五是全面开展各项就业培训工作。做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要加大协调力度,简化资金申领程序,提高可操作性,在抓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再就业培训资金的落实到位。下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要创新工作思路,按照市场需求,继续搞好我市品牌专业培训和“双十品牌基地”建设,真正实现“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配套力度,提高培训补助标准,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素质就业和有序流动。按照省厅部署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活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扶持一批创业带头人。加大创业培训及创业项目的开发力度,拓宽创业项目课程,加强师资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创业孵化、跟踪扶持“一条龙”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开展。继续组织实施大中专学生就业前训练工作,探索“大学生见习计划”新模式,开展“学历+技能”试点培训工作,积极创新大学生就业机制。六是强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按照雪碧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举措,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搞好市场对接,进一步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的要求,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与促进就业的衔接。继续加强区域间劳务协作,特别是加大与京、津地区的交流合作力度,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数量。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的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筹备,下半年召开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观摩现场会。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政策,利用各种形式扶持和鼓励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多渠道就业。实施劳务人员返乡创业计划,逐步建立劳务人员返乡创业项目制度,制定扶持政策,树立创业典型,开创我市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新局面。张北县要抓好省级“劳务经济”农村就业试点,崇礼县抓好省级“特色经济”农村就业试点,扩大试点影响。七是积极稳妥解决好并轨遗留问题。全省绝大多数市并轨问题已基本解决,我市的并轨遗留问题还未解决。市政府已把解决并轨遗留问题作为今年的一件大事来抓。“特定政策补助”是国家专门解决并轨问题的特殊政策,在解决并轨遗留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按照规定这项政策执行到年底。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这项政策,通过加大企业改制力度,统筹安排资金,为妥善处理并轨问题提供保障。年底完成并轨扫尾工作。

(二)加快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按照省政府要求,抓紧建立并不断完善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建立调动县、区扩面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为参保主攻点,以县区为重点,强力推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加大基金征缴、清欠力度,做好基金收支预测,加快社会化发放步伐,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制转制,认真做好“金保工程”软件的运用工作。二是拓宽城镇医疗保障范围,加快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建设。继续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保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努力扩大覆盖面。积极督促建筑、矿山、餐饮服务等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单位,全面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工作步伐。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探索研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和破产改制及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进医保网络的接口工作,今年要在一级医院全面推开。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加强对新增诊疗项目和昂贵医用材料的管理,探索实施一次性贵重医用材料限价和单病种费用控制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两定点”的准入资格、管理措施、违规处理等有关政策。利用网络优势,加大对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行为的稽查处罚力度,严格执行支付政策和支付标准,确保基金运行安全。三是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坚持依法扩大覆盖范围,将扩面重点转到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城镇私营企业上来。适应就业形式多元化的趋势,积极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开支范围试点,建立失业保险促就业的长效联动机制,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险、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充分利用“两项补贴”,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促进其尽快再就业。及时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要做到“无障碍”接纳,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依托计算机网络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全面检索申领人的有关情况,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对已实现再就业和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再就业准备活动的停发失业保险金。强化基金收支管理,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办法,理顺责任关系。对于当前基金入不敷出的县区,在做好按规定及时调剂的同时,督促县区积极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到位、待遇及时落实。四是加快工伤生育保险步伐。以实施“平安计划”为重点,大力推进扩面工作。在巩固扩大矿山企业参保成果的基础上,抓住春季开工高潮期,力争使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现突破性进展。同时要积极推进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农民工参保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向乡镇企业扩展工伤保险。加快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工作步伐,力争规定范围内的事业单位今年基本参保。新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我们要做好新旧标准的衔接落实工作,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要在不断加强完善工伤赔付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去年启动,今年要进一步做好扩面和征缴工作,有条件的县区也要积极启动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使我市生育保险工作尽快走向正轨。五是探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继续抓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农民工和村干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新思路。六是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建设。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体要求,建立硬件资源集中统一、技术资源集中统一和数据资源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并与各县区、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街道社区等实现联网。尽快做好12333电话咨询热线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上半年如期开通。并且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努力扩大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热线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积极推广社会保险核心平台软件和“劳动99”软件,争取在6月底前社会保险核心平台软件上线试运行,年底前正式上线运行。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实现网上咨询服务,扩大网上服务的业务和应用范围。同时要努力争取金保工程建设资金,认真做好劳动保障部对金保工程示范城市验收评估前的各项准备,确保达标挂牌。

(三)加强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一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十一五”期间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张办发〔20*〕32号)已于去年年底下发。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文件精神为指导,制定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逐步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相互衔接配套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继续搞好各种技能竞赛的组织工作。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对在技能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评选表彰,进一步营造尊重技能人才,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大对技工学校的指导管理力度。指导各技工学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装备齐全的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在校完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的需要,满足企业送训培养人才的需要。今年要重点指导市技工学校搞好整合后的校园建设、招生、教学和管理建设,指导市技工学校和*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申报部级高级技校的终审评审工作,指导怀来县技工学校申报部级重点技工学校的终审评审工作。同时要积极协助各技工学校争取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国债资金和开发银行贷款,扩大技工学校培养规模,优化办学环境和条件,增强基础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的工作机制和有效运行模式,为技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确保完成省厅下达的技工学校招生任务。三是加大企业职工培训指导力度。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加强对一线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注重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推选企业培训师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和技师研修制度,引导企业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四是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继续做好就业准入制度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县区工作的指导,以企业在职职工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为重点,加快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探索,扩大鉴定范围,力争在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有所突破。五是支持民办职业学校发展。召开全市民办职业学校校长会议,以会代训,进一步规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在民办培训机构结业生和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启动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和考核服务,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稳定就业。

(四)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是扎实推进“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要以今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为契机,以非国有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以集体合同的重签、续签为重点,扩大集体合同的覆盖面。到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98%以上,非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到72%。全面启动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强化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合同签订、续订、履行、变更、终止、解除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职能。二是加强和完善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要及时工资指导线,强化工资指导线的作用,建立企业落实工资指导线备案制度,企业执行工资指导线预警通报制度,加强对工资指导线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并努力提高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水平。抓紧建立解决企业历史拖欠工资联席会议制度,认真制定我市的清欠计划和工作方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制度,是保障低收入群体权益并不断提高他们收入水平的强制性措施。今年要把落实新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点来抓。通过加大宣传、开展工资内外收入检查、强化劳动执法监察等措施,强力推动最低工资标准的落实。要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纠正一起,对恶意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要依法严惩并曝光。四是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在加大日常巡视检查的基础上,以签订劳动合同、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支付工资、交纳社会保险费和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为重点,开展好“劳动用工百日执法检查”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等五个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劳动用工备案、劳动合同和招用人员身份核查等基本制度的落实。从解决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长效机制入手,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障金制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我市至今没有向社会公布诚信企业名单,今年务必要加快工作进度,认真抓好健全制度、信息搜集、建立台帐、规范诚信档案管理直至向社会公布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适时向社会公布一批守法诚信单位和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同时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的运用,积极探索网上投诉举报的办法,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和“网格化”模式,从而有效扩大劳动保障监察的覆盖范围。对于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五是全力做好劳动仲裁信访工作。在去年三个试点县区的基础上,今年要按省厅部署加快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步伐。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继续抓好劳动仲裁庭标准化建设,蔚县、尚义县、崇礼县、怀安县、康保县和沽源县的劳动仲裁庭都要达标。进一步发挥企业调解组织的作用,要在年内基本建成覆盖所有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认真落实我市《劳动保障系统应急预案》,明确责任,搞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控制劳动争议案件和信访量的过快增长。同时要在加大劳动仲裁信访机构建设和提高人员素质上下功夫,不断改进规范劳动仲裁信访案件处理程序、改革办案方式、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维护社会稳定。

(五)坚持城乡统筹兼顾,高度重视和做好农民工工作。当前,农民工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去年出台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把农民工工作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已经建立,今年要在健全机构、推动工作上下功夫,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抓紧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并适时组织召开规格较高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整体推进各项工作。要围绕农民工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就业服务培训以及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的重点,抓紧研究具体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完成农民工工作的各项任务。

(六)严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安全与完整。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关系劳动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要建立有效的基金监督机制,形成政策制定、业务经办和基金监督“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发挥政府、社会和媒体的监管作用。严格实行重大案件要情报告制度,加强举报案件查处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案件查处质量。认真组织开展全市五项社保基金自查和联查,做好迎接国家审计署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市局已对10个县区的社保基金情况进行了检查,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要继续抓紧对其他县区的基金情况进行检查。各县区要按照要求严格开展社保基金自查,自查工作务必在3月底完成,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原因,切实整改到位,使基金管理更规范、更安全。

四、加强劳动保障部门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劳动保障能力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劳动保障能力。

(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都把“探求工作创新点”作为今年一项共同任务和重要课题。面对劳动保障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任务,加大创新力度尤为重要。因此,20*年要成为我们劳动保障系统的“工作创新年”,各项工作在创新上都要有行动、见成效。要创新工作观念。进一步认清我市在建设沿海强省的位置,大力倡导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系统形成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要创新工作思路。按照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已有的思路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创出具有特色的工作业绩。要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把共性要求特色化,努力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要注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劳动保障工作许多都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全系统要深入开展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两提一优”活动。要按照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管理服务行为,完善政务公开,抓好窗口建设,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推动系统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再上新台阶。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下大力抓工作落实,重点工作必须做到年初“建帐”、年内“查帐”、年终“要帐”。力戒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力戒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力戒形式主义、弄虚作假。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领导干部做起,劳动保障工作者都要以对党、对人民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强化宗旨意识,常怀“百姓”心态,尽好“公仆”之责,力倡清廉之风、正义之气;强化世界观改造,防止“官欲”过高,“权欲”过大,“钱欲”过强,“物欲”过重;强化艰苦奋斗思想,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不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不闹待遇,争名利。加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干部职工抵御腐蚀和诱惑的自律能力。完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制度,做到公开、公正、便民。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保基金、就业再就业资金和金保工程资金的监管,严厉查处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案件。划清公与私的“警戒线”,远离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要继续下大力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防止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为劳动保障工作者的顺利成长,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20*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面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站在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