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书记在三农提升工作会讲话

时间:2022-05-08 08:04:00

副书记在三农提升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新一年实施“三农提升工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以来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做法成效、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按照提升水平、提升质量、提升成效的要求,研究部署2012年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各项工作。刚才,镇、镇村都作了典型发言,其中一些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今年是我县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第二年,承上启下,抓好今年的工作非常重要。县委、县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前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对我县去年实施“三农提升工程”情况进行了审议,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次会议之前,又刚刚召开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对深入实施好今年的“三农提升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信心

2011年,是我县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以提升农业、提升农民和提升农村为核心,以村庄整治、沿线提升和示范村建设等为重点,在全县深入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累计完成待整治村整治建设40个村,已整治村治理提升10个村,农村垃圾集中收集村52个村,整线推进沿景沿线村庄综合整治提升17个行政村,建设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4个、农村新社区3个、环境优美村和文明和睦村各2个,培育特色经济专业村20个,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受益面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内容更广。全年实施的“三农提升工程”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我县实际情况,除原来开展的实施内容外,还新增了三项实施内容:一是沿线整治。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思路,在抓好单个村庄整治的基础上,以沿线村庄美化、洁化、绿化和秩序整治等“三化一整治”为重点,整线推进镇富足山村→镇村、镇村→乡路里坑村“两线”17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沿线“赤膊墙”粉刷687幢26.6万平方米,拆除路边简易房、小工棚等有碍观瞻物87间4878平方米,清淤整治路边沟渠6620米,整治废品收购点5个、木材加工点2个,统一配置垃圾桶360只、垃圾车30余辆、保洁员29人,建设村庄绿化景观面积2.3万平方米,围护绿化带木栅栏5000多米,沿线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农村新社区建设。对照社区建设“八化”标准和社区服务“八个配套”要求,以及示范村建设的四个文明十六项创建指标,引导、小、坞石坑等行政村,因地因村制宜地抓好了旧村改造、新区扩建、农房“穿衣”和村庄绿化等工程项目,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推进村务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体育建设场所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亮点进一步呈现。三是污水处理项目。各实施村共铺设纳污管道63484米,建设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处理池45个3834立方米,建设人工湿地处理池3984个,污水治理受益农户共达8697户,待整治村和已整治村的污水治理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82%。

2、力度更大。坚持把加大投入、强化服务作为深入推进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着力提高扶持力度。一是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省和县级财政实际投入1700万元,比2007年增加700万元,同比增长70%;累计投入整治资金2421.9万元,其中农民自筹233万元,其中待整治村、已整治村和创建小康示范村等实施村,按照村庄人口规模和村庄整治建设类型进行分类补助,村均比去年增加财政补助资金10万元;增加沿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173万元;农村垃圾处理、生态优美乡镇和经济专业村建设等也相应增加了财政补助力度。二是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强。围绕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和污水治理四大整治项目,组建由县农办、环保局、农业局能源办、卫生局等业务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服务组,建立完善技术指导服务制度,组织人员赴省、去市、到县、下乡、进村开展村庄整治专项业务培训,广泛宣传普及“三农提升工程”政策和技术,因地因村制宜地指导实施村编制实施计划、细化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思想认识和技术水平。三是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有设施、有人员、有制度”的工作要求,多次开展实施村环境卫生督查,督促实施村进一步配全垃圾桶、垃圾堆放点和垃圾车等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农户“门前三包”、党员责任区包干等长效管理制度,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洁和规范管理水平。

3、方法更新。针对卫生改厕和污水治理等高标准、大难度项目,主动创新,破解难题。一是针对改厕和治污实施难题,创新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分户式和联户式人工湿地分散处理相结合技术模式:在村庄人居密集、经济基础较好的实施村,重点实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在人居分散、经济薄弱的实施村,实施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同时将农户已经建设的一格、两格化粪池进行改造利用,有效降低建设成本。二是围绕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指导长风农家乐经营户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污水治理活动,在经营点统一配置垃圾桶50只,专门配备保洁员1名、垃圾清运车1辆,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20多个,并按照大户100元/月,中小户10—60元/月不等的标准,发动24户经营户每月自筹保洁资金900元,加强经营点周边环境日常保洁工作,切实解决经营点无管理主体、无相关设施、无专项资金等问题,为促进农家乐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更加注重项目资源的整合。分别将农村公路连网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生活沼气工程和国家改厕等项目,与“三农提升工程”进行衔接配套,形成了农村建设项目的“大合唱”和建设资金的“大集成”。

从总体上讲,“三农提升工程”是在“八大工程”基础上的提升。经过5年的实施建设,农村环境和面貌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从工作的开展反馈情况来看,不同层面还存在一些不同的问题。县、乡镇、行政村和村民四个层面的思想没有完全统一:从县里来看,积极性和热情很高,按照省里和市里的有关要求积极实施、确保到位。从乡镇层面来看,责任主体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没有认识到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组织管理比较松散,分管领导、联村领导和驻村干部等乡镇干部合力抓整治建设的力度不大;从行政村层面来看,作为实施主体,一些实施村局限于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思想认识,没有真正把该项工程作为改善环境、惠及农民的一项实事工程来抓,“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工作消极被动,工程进度缓慢。从村民层面来看,自身素质提高、习惯改善没有与环境改善同步提高,主动参与投工投劳、资金自筹和卫生保洁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二、明确重点,切实实施好新一年“三农提升工程”

新一年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和绿化建设等五大整治项目,完成待整治建设40个村、已整治村污水治理10个村,进一步实现扩面提升;对照建设农村新社区的目标,整线推进沿线村庄综合整治1条线,新增垃圾集中处理村50个,培育特色经济专业村20个、环境优美村5个和文明和睦村2个。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确保新一年工程实施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取得实效。

1、围绕五大整治项目,在村庄整治上见实效。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等五大整治项目,是省里规定的新一年村庄整治必须全面实施的“规定动作”,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垃圾处理我后面还要专门讲一讲,这里我把其他四个重点整治项目的要求说明一下)。一是村道硬化要保质保量。要根据村庄建设规划和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开展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并采取村内干道村办民助和通户道路民办村补等形式,进一步明确村道硬化的事权划分,广泛发动农民开展投工投劳、资金自筹和质量监督,保质保量完成每村平均宽3米、长1.5公里以上的村道硬化任务。二是卫生改厕要全面达标。全面消除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因村制宜建设生态公厕,引导农户改造卫生户厕,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80%以上。三是污水治理要节约高效。以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分户式、联户式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为基础,结合卫生改厕、农业生产和清洁能源利用,进一步探索成本低、效果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把污水治理与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四是绿化建设要因地制宜。要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建设,着力抓好路边、塘堰、河岸的绿化工作。要因地制宜地选择胡柚、杨梅、香樟等树种,把经济林果引入村庄绿化,鼓励农民多种树、种好树,努力培育农户庭院经济。

2、围绕村容整洁美观,在垃圾处理上下功夫。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的形象,保持村容整洁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好农村的垃圾污染问题。从去年省市考核验收上看,检验一个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是否达标,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这个村庄的垃圾处理是否真正抓到位。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作为提升我县村庄整治水平和建设成效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要全面抓好农村腐烂胡柚柑橘的无害化处理。要严格按照“乡镇包干、村自为战、部门协作、农民参与”的要求,采取烂果转换有机肥、烂果应用生产沼气和就地集中填埋等多种处理技术,上下联动,干群互动,扎实做好农村腐烂胡柚柑橘的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腐烂胡柚柑橘污染农村环境。二是要进一步扩展垃圾处理覆盖面。主要是抓好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要新增50个垃圾处理村,确保垃圾处理行政村覆盖面达到100%;另一个层面,是要把垃圾处理工作扩展延伸到每个自然村,力求垃圾处理自然村覆盖面也达到100%,做到不留死角。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要按照每10—15户配1只垃圾桶,每500人配1名保洁员,每个自然村建1个垃圾集中房(堆放点),每个行政村配2—3辆保洁清运车等标准,重点抓好40个待整治村和50个垃圾处理村的垃圾处理硬件设施配置,做到设施完善。四是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对新增的垃圾处理村配置硬件设施,继续实行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垃圾处理村保洁经费补助力度,其中1000人口以下村,每村每年补助3600元,1000人口以上村,每村每年补助4800元。增加对乡镇中转站和焚烧炉的运行费用补助,每个中转站、焚烧炉每年补助3—4万元。五是要进一步规范垃圾处理制度。要严格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运(焚烧)、县处理”几个环节处理农村垃圾。“户集”,重点要制定和落实好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引导村民管好门前屋后“自留地”,自觉将生活垃圾放入垃圾桶;“村收”,就是要按要求配备保洁员,落实保洁员工资,明确保洁员保洁范围和保洁周期,经常性地打扫村庄公共场所卫生,并将垃圾桶内的垃圾清运到垃圾集中房(堆放点)堆放,同时,要求每个行政村都要建立一支卫生督导队,加强村庄保洁的督促管理。六是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处理的督促和考核。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要切实加强对各实施村垃圾处理的督促检查,按照“有人员、有设施、有制度、有保障”的要求,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察与暗访、检查与补助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垃圾处理督查通报制度、卫生保洁资金补助制度。要将平时督查情况与新农村建设年终考核密切结合,将“三农提升工程”的考核重点放到实施好农村垃圾处理上来,增加考核分数,加大考核力度。

3、围绕整治发展双赢,在建设内容上拓领域。要紧密围绕提升农业、提升农民和提升农村的核心,一方面努力抓好农村脏乱差环境整治,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民创业创新,实现整治促发展、发展助整治的良性互动。一要把单个村庄整治与整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公路沿线村庄的美化、洁化、绿化和秩序整治等“三化一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为重点,整线推进沿线村庄综合整治提升1条线,全面加强沿线村庄的“赤膊墙”整治、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新农村建设水平和新农村总体形象。二要把面上村庄整治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村庄整治与产业发展“两手抓”,立足我县别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大力培育食用菌生产、来料加工、轴承加工等各类特色经济专业村,要围绕吃、住、行、乐、游等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努力培育一批农家乐特色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三要把面上村庄整治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村庄整治建设,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以宅基地复垦换取集体土地非农收入;要充分利用村办公场所建设的有关政策,发展农家乐服务中心、来料加工服务点等村部服务经济;要通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人口转移,积极推进农业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植集体经济来源,进一步夯实农村道路、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长效管护的经济基础。

4、围绕全面改善民生,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上求突破。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新社区是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是实施“三农提升工程”的最终目标。建设农村新社区,从概念上讲,就是要以中心村和较大规模的行政村为基础,借鉴城市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理念,通过引导农村人居适度集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从我县农村的实际来看,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建设:一要提高村庄规划质量。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控制作用,切实加强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进一步规划明确近期需要撤并或迁移的行政村、自然村,进一步规划制定村庄建设的功能定位、发展导向,进一步规划确定需要整治建设的中心村、基层村的重点区域,实现村庄规划与村庄建设相互统一,村庄建设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无缝对接,避免无效整治和重复投资。二要不断丰富农村新社区文化。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采取“送文化”和“种文化”双管齐下的方法,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乡土文化培植有机结合,在整治中发掘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完善文化设施,努力形成一批组织有力、设施完善、制度健全、活动经常、特色鲜明的农村特色文化村。三要逐步发展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要围绕农村新社区建设“八个配套”的要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争达到有村务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文化室、农民信箱和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站、体育建设场所和放心店等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5、围绕推动合力共建,在各方参与上聚合力。实施“三农提升工程”,面广量大,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一两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要认真总结前几年我县各部门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牢固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和“新农村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加强部门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一要加大部门联系乡镇联系村力度。要以继续深化“六个一”联系制度为载体,深入开展领导驻村调研、部门结对帮扶、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等活动,促进部门重心下移,扩大部门参与,加快部门的人力、技术、项目、资金等向农村倾斜。要围绕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建设任务,加强综合协调,落实部门责任,进一步做好对相关实施村的结对帮扶、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努力形成资源整合、上下联动的新农村建设格局。二要加强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力量。要按照工程建设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把相应部门的技术骨干充实到县技术指导组,配套建设好技术指导服务队伍,进一步加强对实施村开展村庄规划、道路建设、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河道清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提供技术支持。三要加强涉农项目资源的整合使用。要按照“统一规划、联合整治,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的要求,认真疏理并优化整合各部门线上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涉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和绿化示范村建设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真正做到“三农提升工程”的点定到哪里,部门相关服务和项目资金就跟进到哪里,进一步拓展村庄整治建设内涵,提高村庄整治建设实效,实现新农村建设资源共享、设施共享、成果共享。四要进一步提高乡村主体积极性。要切实提高乡镇的责任主体意识,按照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联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合力抓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的组织机构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和考核体制建设,做到工作责任明确、人员管理有力和奖惩机制完善;要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的实施主体意识,特别是乡镇要加大对实施村的指导、督促和考核力度,促使实施村干部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作用,通过“一事一议”和“民情沟通日”等有效载体,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行村办民助、民办村补等有效机制,广泛动员农民主动参与投工投劳、资金自筹和卫生保洁,提高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

三、加强领导,确保实施“三农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三农提升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各乡镇和部门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抓好“三农提升工程”做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集中人力、精力推动这项工程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1、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实施“三农提升工程”,是我县主动对接省“千万”工程、着眼于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抓手。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它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乡镇和行政村合力抓,层层抓落实,层层抓推进。农办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制定明确的工作方案,落实建设责任,加强督查指导,全面落实村庄整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发挥好部门的项目、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大对实施村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乡镇要克服松懈和厌烦情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督促上,对工程建设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切实发挥好责任主体作用。各实施村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集中精力抓落实、抓实施,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整治建设任务。

2、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实施“三农提升工程”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各级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当前我县农村改革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领导干部要带着问题深入调研,当前尤其要就工程建设中的村庄规划落地、农村宅基地流转、村庄整治建设资金筹集、相关政策配套等问题开展调研,力求取得突破。要及时总结工程建设中的新经验、好做法,抓点带面、培育典型,着力促进“三农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扎实推进。

3、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要继续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报道。通过宣传,着重介绍各村“三农提升工程”的经验、典型,及时宣传各乡镇、行政村的好做法和建设中的先进事迹,让农民群众真正意识到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从而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增强投身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关心、支持“三农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