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22-05-08 09:38:00

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

近几年来,我县围绕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上新台阶为目标,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从农业的个别领域向林牧副渔等各业发展,经营规模由小型、分散向集中和区域化发展;经营模式也由单一向多种形式发展。经过几年实践,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

1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1.1现状及特点

一是基地规模日益扩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近几年来我县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渐趋集中,基地规模日益扩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是畜牧产业大力实施畜牧“双百万”工程,35个山羊基地乡镇和28个瘦肉型生猪基地乡镇建设初具规模。2004年预计出栏生猪87.13万头,山羊53.05万只,牛4.1万头,家禽410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1%、3.90%、3.27%、3.54%。二是红狮、故陵及磨刀溪流域2万亩优质柑桔基地初见成效,澎溪河流域4100亩高标准柑桔示范园区定植任务基本完成,全县柑桔优势产业带建设已具雏形。三是上坝乡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繁殖基地8000亩,16个乡镇建立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5.1万亩;依托“鹭鸯”、“鸡鸣”、“蒲山”等品牌,在大阳、塔棚、新阳等乡镇建设优质大米基地5万余亩。四是以养鹿、高阳片区5万亩佛手园区和堰坪、故陵等乡镇万亩小茴香的中药材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五是以凤鸣、院庄为主的蚕桑基地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方格簇、省力蚕台等先进实用技术,养蚕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六是蓖麻产业开发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七是茶叶生产以“相思茶”、“盘龙茶”为龙头,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市场占有率上升;新县城城郊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完成2890亩,上坝乡、农坝镇高山伏调蔬菜基地1000亩,初步缓解了蔬菜供应大量依靠外调的状况。

二是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一体化经营初见成效。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思路,对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了引导扶持力度。全县龙头企业总数已达到19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光德公司致力于蚕茧基地建设和丝绸工业的恢复性发展,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安装自动缫丝机3组,可年产高品位生丝100吨,迁建了云阳绢纺厂,绢纺规模5200纺锭,已正式投入运行。重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加大了对外地市场的拓展,研发了杏仁牛奶、绿豆牛奶、蜂蜜芦荟酸奶等新产品投放市场,销售势头良好。三峡云海药业有限公司已全面启动5万亩佛手、1万亩小茴香、1万亩淫羊藿等中药材基地建设和GAP项目申报,抓紧进行厂房和设备的技术改造,以满足云阳产地中药材加工需要。盘龙供销有限责任公司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成立了欣安蔬菜合作社,在盘石镇着手规划建设50亩种苗繁育基地,同时,依托歧阳茶叶合作社,通过技改提高了产品质量,市场供不应求。科扶牧业原种公司首家通过了重庆市首批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对进一步开拓市场和加快优质生猪推广作用明显。

三是经营机制不断创新,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走“龙头企业(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路子,重友公司、云海药业、江口植物油厂、桃片糕厂等龙头企业完成了花生、奶牛、中药材、优质油菜、糯米等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规划,开始实行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遵循“政府搭台、业主唱戏、部门服务、业主和百姓共同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入业主开发机制,业主参与农业产业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1.2矛盾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有规模、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仍然还较低。一方面龙头企业小、散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全县虽有各类龙头企业19家,真正在全市、全国有影响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龙头企业难以直接带动千家万户。与此相关联,龙头企业与基础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松散。二是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与提高。我县传统农业和粮食占有较大比重,一些资源优势还没有变成产业优势和商品优势,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更没有转化为整体经济优势。三是产品链条短,深加工差距大。原料型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少。在科技水平、生产成本、品种质量、包装服务等方面都缺乏在市场竞争的能力。

2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环节

2.1加强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增强科学技术推广作用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和区域布局,必须建立一批高质量的云阳特色农产品示范样板基地。按照科研技术规程操作要求,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管理,加速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基地步伐,全面优化农产品品种质量。主动同市级科研部门挂钩,引进专业人才,共同开发云阳特色农产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引进新品种,培养新产品,提高园区品位档次。通过园区科技支撑解决农户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升农业园区和基地的创新能力、辐射能力、带动能力。

2.2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增值扩销

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合同或产权联结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公司,搞好试点工作,促进企业带动农户共增效益。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快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多次增值,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2.3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户尤其是专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产品购销大户,以及农产品加工经销实体、农业龙头企业等,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行专业合作和联合,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农资供应、技术辅导、信贷资金和产品加工、贮藏、运销等系列化服务,化解市场风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发挥供销合作社和农林技术推广部门的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合办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4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的标准化建设,逐步制定完善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卫生安全标准和农产品包装、储运、营销标准,力争与国际标准接轨。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管理工作,帮助企业与农户狠抓质量标准落实,更好地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和控制手段,力争到2010年建成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我县食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要实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营销,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品质和在市场竞争力。

2.5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

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吞吐能力,完善信息收集和制度,增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争取成立云阳农副产品营销协会,扶持发展一批区域性的特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结合“菜篮子”工程,办好面向市民服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鼓励农民以自产自销、代购代销、联购联销、联购分销等形式参与农产品流通。积极探索农产品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新的流通方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力争发展几个有一定交易规模和带动能力、服务功能强的批发市场。尽快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城乡贯通、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农产品商品市场网络。

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措施

3.1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抓住对三峡库区加大倾斜扶持力度,促进发展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重专大户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精神,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制定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和项目管理的实施办法;制定农产品促销扶持政策。要以项目为载体,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同时全县各级政府也要出台一批政策,增加配套资金,加大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拉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

3.2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要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协调产业化经营内部产、加、销各环节的利益关系,规范参与主体的经营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签订产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按农户交售农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建立风险基金,吸收农户入股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同时,要使企业和农民增强法制观念和契约意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规范和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3.3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投资渠道

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信贷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农村集体资金、工商资本、农民个人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农业领域。鼓励科技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以技术股份入股形式投入开发农业。积极利用和拓展现有多种渠道的网络关系,通过推行市场化运作的委托招商、招商,以及定点蹲点招商、网上招商等招商方式,推销特色产业,狠抓招商项目的服务,以大招商促大发展,引进资金兴办农业产业化项目。

3.4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改革与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快农技队伍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积极发展为区域特色农业服务的专业技术推广组织和民营农技实体。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抓好良种提纯和传统品种的更新换代。要制订优惠政策引进科技人才,开展评选全县“十佳科技支农状元”活动,鼓励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搞好5年全县乡镇农技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点搞好中、初级职称专业人员培训,加强对乡镇农技干部和村干部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加强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的协作攻关。要围绕云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着力研究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课题。大力推广实用综合配套技术,真正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3.5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挥农林部门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物资、基础设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织社会力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着力健全和完善五大服务体系:一是信息服务体系,依托农技110组建一个上下联通、内外相接、资源共享、反应灵敏、有权威的农业产业化信息中心,在全县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信息的搜集、整理、传递和的信息服务网络;二是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科技示范户等,形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普及的科技服务网络;三是良种推广繁育体系,通过农业科技部门、种子(种苗、种畜)经营部门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扩大农、林、牧各业的良种覆盖面;四是物资供给服务体系,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协会,逐步实行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购销、配送等一条龙的经营的服务网络;五是运销服务体系,依托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购销大户、各类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专业购销合作社,形成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

3.6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世纪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各部门和乡镇都要成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领导和部门职责,并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资金。要根据全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综合开发;科技牵动、技术领先;区域布局、规模经营;多元齐上、城乡联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订和完善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协助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综合协调工作。农口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牵头做好相关支柱产业的具体指导工作。财政、计划、金融、职能部门,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