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毕业生就业通知

时间:2022-06-15 10:33:00

市政办毕业生就业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重点企业,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发号文件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作为一个高校毕业生生源大市,大量高校毕业生来潍就业,在带来巨大人才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同时,也带了一定就业压力。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人才强市和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明确目标责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坚实的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逐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本着“足额配套、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将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特困家庭毕业生,安排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促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方面。同时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政策,不断理顺各项体制机制,实现高校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

(二)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结合推进“三区”建设和北部沿海开发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拓展相关产业就业规模,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与驻潍高校联合,开展专项岗位对接活动,健全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渠道。要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落户、人事、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权益保障等提供方便,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良好环境。

(三)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按照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重点落实好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收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创业载体建设力度,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加快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各高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至少设立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园和1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各大中专院校也要设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基地。

(四)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要在完成我市“三年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继续鼓励和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内部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见习质量高,见习条件好,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为有见习需求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要为见习人员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见习基本生活补助,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见习单位和当地财政各按50%承担,财政承担部分从见习基地当地财政有关资金(含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财政困难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所需经费由见习基地承担50%,省财政承担30%、县财政承担20%。同时,市里将建立部分特殊专业就业见习基地,每年安排5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进行见习,在这些基地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基本生活费,由见习基地和市财政各按50%承担。见习单位要加强见习场所的安全管理,并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但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五)深入实施“基层就业项目计划”。要继续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全科医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根据统筹城乡经济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到2015年底每个城市和农村社区至少安排1名高校毕业生。要做好各项目之间政策衔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服务期满毕业生在基层持续发展的后续保障措施,切实增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稳定性。进一步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大力开发社区管理、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社区管理。要切实加强基层就业项目的质量监管,有关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要把好入口关,不断完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考选办法,确保把最优秀的高校毕业生选聘到基层岗位工作。

(六)重点做好特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特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将贫困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建立专门台账,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促其尽快实现稳定就业。要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家庭贫困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工作力度,扩大政府购买范围,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大学生就业补助标准,确保有就业意愿、有就业能力的困难毕业生都能走上就业岗位。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项目落实情况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和本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及时充分了解到、运用好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树立和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艰苦边远地区、自主创业的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