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7-13 09:37:00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同志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要做许多方面的努力,当前尤其需要认真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并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社会管理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可以预计,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的不断完善,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制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支持和保证各种社会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能。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保证基层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积极支持和保障城乡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才能更好地推进城乡基层的社会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要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地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亿万农民直接行使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村中各种利益纷争也不断出现,成为影响农村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发挥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同时,注意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做好村民之间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等工作,使村民委员会成为保障村民安居乐业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也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在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和社区互助等社区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网络化的社会管理机制,把为民服务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成为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目前,我国民间组织主要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据民政部门统计,截止2004年底,我国共有各种社会团体14.9万多家,基金会900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2万多家。这些民间组织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社会团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相关法规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出现了新的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挥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之后,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维护社会公正。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当前,一是要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否则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政策的力度,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二是要从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现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会的平等特别是竞争起点的平等。因此,要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以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制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

制定政策要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是要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困难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取消农业税、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等。要继续采取有效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作为我们党最广泛最可靠执政基础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要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劳动者权益维护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具体化,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要加强与各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交流,增强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切实了解民情民意。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总体上讲,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国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实惠。但是,改革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同时同等受益。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时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各方利益同步增长,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积极反映问题的同时,对暂时的困难予以充分理解,从而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

三、抓紧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预料不到的灾难性后果和危害。这种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在我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的要求,把建立社会预警体系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及时获取、准确分析、按需监控和适时信息的能力,对于正确判断、全面掌控局势,特别是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完善信息保证系统,健全预警预报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确保我们党和政府所必需的社会动态、舆情信息渠道的畅通。努力使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增强预见性,学会和掌握防范应对重大经济社会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本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可能出现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苗头,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要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动向,未雨绸缪,临危不乱,建立公共安全的预警和决策分析机制。在做好传统领域工作的同时,对卫生、信息、能源、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对防范恐怖主义威胁、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加强。抓紧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机制、预案和工作准备,努力形成一套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增强预警、防范、应变和处置能力,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本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尽快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以确定突发事件的警戒级别,针对不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对预案。同时,要及时把正确的分析、看法和对策公布于众,引导民意,领导人民群众战胜困难。

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要把实践中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做法转化为经常性方法,把有效的临时措施转化为长效机制。要建立延伸至基层、具有区域和行业代表性的、真实高效的重大事件和复杂情报传递与预警机制,实行纵向领导,直接对党中央、国务院负责。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情报分析预测,并将结果及时报送中央及有关部门,使党和国家能够果断决策,从容应对;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建立中央和国家的应急机制,依据宪法和法律,迅速果断地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

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紧急状态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的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机制、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机制,做到在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面前处变不惊、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障机制等。设立调查制度,公正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把应对突发灾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平时和突发灾难时期的经费投入。建立突发灾难应对基金监管、物资储备、民间援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制度。现在,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戒严法》、《国防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具体的法律,在紧急状态下是有法可依的。但由于单项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并且对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规定也不够清晰。因此,应当在总结国内经验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研究制定统一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把各种突发事件的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下的政府应急机构和机制,明确公民、志愿者、专业团体、社会组织等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用法律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