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  构建和谐企业

时间:2022-04-06 02:45:00

静水深流  构建和谐企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其中,“和谐”是《决定》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尤其突出地提出了“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文化具有传承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精神,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等都是对这种精神的注解。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规范行为。这就可以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其重要任务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理念,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企业,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和谐企业建设。我们要切实把握、领会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理解其科学内涵;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学习成果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提出了“静水深流”,建设和谐企业,就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落到每个细节上。

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之意。“和谐企业”,简单而言就是指企业构成中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要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即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

企业不和谐,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反而成为发展的绊脚石。商海起伏、大浪淘沙,有多少企业在名声大噪、显赫一时后,就黯然倒闭。看其表面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各种不和谐因素累积到临界点而最终导致的。

正确认识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共性。第一,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二者都强调以价值理念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基础,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落脚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上。第二,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都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建设和谐社会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内涵丰富而具体,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样,和谐企业要求系统考虑企业的管理、生产、经营、环境、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和谐。第三,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都具有创新性。二者都强调以创新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谐社会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创新,和谐企业强调的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等。在企业中,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二者是统一的实践过程。

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关系。《决定》提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企业和谐作为基础,企业发展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从经济意义上讲,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在道德和法律范畴中,企业是比个体公民更为强大的“企业公民”,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利润来源于社会。企业只有在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获得社会认同,才能拥有健康成长的土壤。

静水深流与和谐企业

一个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有两条纽带发挥作用,一是产权制度纽带,另一个就是精神文化纽带。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能否不断发展,成为和谐企业,融入和谐社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精神永恒。为什么选择“静水深流”作为我们企业文化的定格呢?

水,是天地万物之源:“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物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深,正如老子所说:“心善渊。”“渊”是用来形容“道”的概念,懂得“道”者,要像水那样深沉宁静,能够顺道之自然,保持心胸宽广,眼光深远。古来成功者,均有赖于具有渊深的心胸和眼光。

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往往身不由己地顺着自己的意识、情绪之流漂流下去,不清楚最后会流向何方。所以,要安住心神,把握自己,把我们的精力凝固、凝聚起来,在每一时刻、每一关口,特别是接受党和人民考验的时候,处于市场风云变幻的时候,自己都要立住、站稳,体现共产党员和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品格、素养。

水归于静、沉于思、流于恒。中电国际静水深流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责任文化、诚信文化、和谐文化,也是一种团队精进文化。我们的企业就像生命一样,要基业长青,就要在不断的变化中求业绩、求稳健、求和谐、求可持续发展。

培育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作为五大发电集团范围内唯一一家红筹公司,我们的企业,新老并存、水火交融、文化各具特色。我们着力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静水深流”的企业文化,并力求通过不断的历练和培育,初步形成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责任、诚信、智慧、价值。

责任,既是企业对投资者、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也有对员工的责任,同时包含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责任是一种压力、一种使命、一种动力;诚信,是为人之道,更是企业经营之德,企业要“走出去”,要做强、做大、立百年基业,就要讲求诚信、尊重规则;智慧,是解决各种难题、敲开各种大门的钥匙,转识成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化解、控制各种风险;价值,就是企业要努力为投资者、社会、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企业的使命,同时也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实现个人价值,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静水深流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结合我们静水深流的文化以及人才理念、经营理念、绩效理念、管理理念、安全理念,我们要把握以下几方面重点:

一是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谋求和谐发展机遇,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和谐企业”中的“和谐”涉及到方方面面,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因此,企业在营造自身“小环境”的和谐氛围时,还应该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大环境”相和谐。尤其作为能源企业,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不管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来讲,都应该以稳定保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育和谐。

二是贯彻“人才强企、团队无价”方针,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企”字无人则止,员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只有企业与员工和谐了,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了根基和依托。员工与企业的和谐,最高境界是“人企合一”,具有哲学上的意味。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趋同,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和谐企业最大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把构建和谐企业的价值观根植到员工的心中。真正建立起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人共同成长。

三是坚持“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确保安全生产,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和谐企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警钟长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安全发展”这条主线,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

四是不断提升执行力,推动公司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第一要务。构建和谐企业只能建立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础之上。不抓发展,员工收入无法保障,人心涣散,维护稳定相当困难,构建和谐企业只是一句空话。“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重恶归”,这就是规矩的作用与反作用。我们确立了风险预控理念,建立并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和内控系统,精细化管理流程,重点抓好制度的执行、修正、完善,逐步把制度内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用管制度替代传统的管事,用理性规则替代传统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已有了一整套管理思路、规范和理念,有了自己的发展战略。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化为切实的行动,要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包括绩效管理各个方面,要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特别是班子成员、高管层、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作出表率,这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五是切实承担责任,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有力保证。“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这16个字概括了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担负的领导责任。我们一定要积极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自觉地把构建和谐企业摆在事关公司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来谋划、来落实。抓住企业中心工作,唱好“重头戏”;把握变化形势,打好“主动仗”;捕捉系统热点,下好“稳定棋”;充分凝心聚力,做好“团体操”;努力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保持企业内部的和谐环境,以促进企业持续、较快、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