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材料

时间:2022-10-31 09:07:15

县中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材料

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严肃行业纪律,实现卫生行业形象有新改善,是新形势下谋求医院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弘扬卫生行风正气,树立行业新风的必然选择。我院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中心工作,结合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八查八看八纠”活动,大力弘扬高尚医德,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严肃行业纪律,推动我院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卫生行业形象有新改善,人民群众感受有新变化,社会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高。现将我院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概况

中医院位于县城恩江镇大园北路9号,占地面积25亩,现有干部职工321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8人,拥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技术队伍,2010年全院业务收入达4350万元,2011年有望突破6000万元。医院开放病床300张,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其中医疗设备3000多万元。

建院25年来,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整体服务功能和业务收入在全省县级中医院名列前茅,跻身全省中医系统先进行列,多次被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医院改革的一面旗帜进行宣传,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市群众满意医院”、“市卫生科技先进单位”、“市名中医院”等荣誉称号,1995年成为市首批“二级甲等中医院”,2007年被省卫生厅列为“省特色中医院”建设单位。

二、加强行风与文化建设,提升职工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医院的行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医院的社会形象息息相关。我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1、认真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

为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我院认真开展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目标;二是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因病施药,对症下药,不开大处方,尊重患者,维护患者利益;三是禁止违反医疗道德,坑害患者的行为;四是禁止医务人员与药品配送人员密切接触;五是坚决不允许任何人在医院推销药品;六是坚决不允许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统方;七是所有用药品种进院必须根据临床需要并经药事委员会集体决策后配送;八是所有药品必须是招标品种,坚决不允许私自销售药品的行为。

2、强化民主决策,促进廉政建设

实行“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机制,形成了“副职分管,一把手监督,集体领导,科学决策”的新的决策监督机制,把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相对分离开来,有利于促进领导班子成员互相监督。风险岗位管理实行轮换制,医院领导班子管理职能(分工)实行轮换制,每年一次轮换。科室管理在科主任负责制的前提下实行管理职能岗位轮换,每一年轮换一次。科室管理风险岗位包括:药剂、器械、消耗品等物质的采购岗位、保管岗位、财务管理岗位、药品采购岗位、库房保管岗位、中心药房、中、西药房工作岗位等。

3、严格执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强化民主决策,促进廉政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我院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按规定程序网上点击药品及规格,并公示药品目录;二是实行全品种网上采购,全部进入网上采购,全部采购中标品种;三是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的义务,按照合同的品种、数量、价格和供货渠道采购,按合同规定及时供应和采购药品;四是严格执行中标采购,并及时调整药品零售价格;五是建立完善并落实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通报制度,对连续两次排名前三的品种进行限量处理;六是在全院范围开展自查,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在自查自纠工作中发现药剂科某副主任违反医院限购令,没有通过医院药事委员会集体决策,私自进购药品,医院发现后,及时进行了处理,撤销其副主任职务并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4、加强行风建设,塑造廉洁行医新形象

结合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效能年等活动,大力开展廉洁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探索行风建设新举措,层层鉴订廉政建设责任状,执行融行风检查、告诫谈话、民主测评、行风调研、行风宣传为一体的医德医风复合检查。推行院务公开,健全投诉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流程,落实便民措施,强化行风监管机制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扎实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全院职工素质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医院多次被评为市、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行风工作先进单位。

5、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实施惠民措施

关注民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推动医院发展,落实民生工程,构建和谐医院的—项重要工作。围绕着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院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规范药品采购使用。制定了医院药品采购审批管理规定,健全药品使用监管,实行了处方金额、医师用药、药品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督通报制度,重点加强了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有效规范了抗生素的使用。二是落实惠民制度。推行“三免四减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两免两减”、特困患者优惠;三是积极开展卫生支农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及健康宣教工作:并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使农村患者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和低成本阶段。四是发挥中医药简、验、便、廉的优势,大力推行中医特色治疗技术的运用,有效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五是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要求,制定医院新农合工作管理办法,增设直补窗口,规范操作程序,保护患者利益。多项措施的出台,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6、弘扬中医精神,推进中医文化建设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体现在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医院注重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贯穿到整个医疗活动中,形成医院中医人誓词,凝炼院训,明确宗旨,树立理念,标志院徽,确立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融入医院环境形象。

三、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今年,是全国卫生系统全面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以下简称“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第一年。根据国家卫生部以及省卫生厅具体要求,我院制定了《县中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方案》,成立了“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确保了活动的有效落实和有序开展。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医患关系和谐、社会群众满意取得实质性效果,医德行风、廉政、效能建设及精神文明等内涵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对推动医院业务发展和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责任落实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县卫生局关于《在全县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院紧紧围绕医院管理年开展活动,以学榜样、树典型营造氛围,成立了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院、科二级管理负责制,狠抓活动落实,强化宣传教育,突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疗质量安全,积极开展先进科室创建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活动有效果的目标要求。

2、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服务好,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温馨的服务。

一是学先进,转变服务理念。我院积极探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在五官康复科设立“优质护理工程”示范护理病区,得到了患者及社会的广泛好评。自活动开展以来,我院护理部多次召开优质护理培训,并组织相关人员到省肿瘤医院学习,使护士从根本上转变服务理念,由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走进病房,主动了解病人需求,改变护患关系。

二是优化医院环境和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进改善医疗服务的各项措施。一是重点抓好我院门诊、收费、药房等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病人等候时间,为前来就诊的病友免费提供饮用水、咨询等工作;二是坚持轮休上班制,医院无双休日、无节假日,坚持医生轮休坐诊,公布联系电话,便于病人联系、咨询、就诊及组织抢救工作等,更好地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方便和优质的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三是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决杜绝服务禁语,严禁生、冷、硬、顶、推现象,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

三是坚持院务公开、便民信息公开制度,方便群众就诊寻医。我院实行公开透明服务,并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我院科室布局、科室特色、服务流程等医疗服务信息,方便群众就医选择,定期在大厅滚动显示屏上公开医药费用信息,提高收费公开透明度,使群众看病就医明白消费。

3、加强质量管理,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规范诊疗行为,努力做到“质量好”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我院把“三好一满意”活动提出的“质量好”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内涵建设和中医特色服务水平及诊疗优势的发挥,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增强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我院始终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以巩固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

二是严格要求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会诊、术前讨论等核心制度。一是建立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评价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中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等11个科室指南(试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不断得到规范和落实;二是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医疗业务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建立并落实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执行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平时经常督查病历的书写质量,对不及时书写、未达到要求者根据规定给予经济处罚,使得我院病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落实处方点评及归档制度,不断提高处方书写质量。根据《病历书写规范》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为加强病历及处方管理,医院对病历书写、处方点评制定组织了业务培训,并规定每月开展一次病历检查和处方点评。

4、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①良好的医德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我院注重理论灌输学习,培养良好的医德意识。结合我院实际,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把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提高业务医疗水平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赢得患者与社会的信任,使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升。

②大力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控,确保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转变医疗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监督、管控力度,确保群众少花钱,看好病,真正享受到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实惠。

③实行惠民政策。对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在我院就诊住院根据条件进行费用减免。

5、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关注患者感受,听取患者建议,和谐医患关系,让群众满意是我院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目的。

①深入开展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活动。医院开展对门诊及住院病人的现场问卷调查活动,针对患者的信息反馈和良好建议逐一整改、落实,不断完善了医院对临床科室及执业行为的监管体系,也更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的服务水平。

②全面开展民主行风评议,落实信访接待日,赢得患者满意。一是我院在门诊醒目位置设置了投诉意见箱;二是安排院领导接待日,解决群众疑虑,接待来访人员及信访件,化解医患纠纷隐患,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③医院开展对所有出院病人实施回访制度。一是出院1周内进行首次电话回访,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住院时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及对医院整体(包括辅助检查科室)的服务是否满意并记录;二是根据病情不定期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转归、后续治疗、康复锻炼和心理状态等情况进行必要的沟通和指导。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新建医疗综合大楼建设工程庞大,主体工程投入将近达到6000万元,项目资金缺口大,经费基本靠银行贷款和医院自筹,大楼建设进度受到影响,恳请省卫生厅将我院医疗综合大楼建设纳入全国县级医院建设计划,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中医发展专项经费较少、财政差补经费离上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县财政近四年给县中医院的差补经费分别为40.35、43.59、48.32、53.62万元,离上级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增长比例也低于财政支出增长比例。而县中医院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财政对中医院的发展专项经费十分微薄。

3、急救专线“120”一家垄断。“120”急救电话一直设在县医院,急救患者只能被动选择一家医院,无法实现就近急救和按专业优势服务患者。这种行业垄断容易造成服务效率、服务水平低下,甚至出现延误抢救患者的现象,患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为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满足患者自由选择医院的需求,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我院设立了“96120”急救电话,配备5辆救护车,24小时服务,并实行免费出诊。多年来,“96120”急救已成为我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源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成为展现和锤炼我院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应急能力的重要平台。但“96120”急救电话未能像“120”一样家喻户晓,只能被小部分人使用,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120”资源未能共享已成为制约我院发展的瓶颈。2007年,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赣府发[2007]19号)已明确指出要将中医院纳入当地120急救网络。县中医院曾多次向县政府请示,要求将中医院纳入120急救网络,但未能引起重视。

近年来,医院健全了制度,提高了质量,更新了设备,提升了水平,优化了环境,彰显了文化,促进了发展,职工和患者的满意度稳步攀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对我院工作的正确指导,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医院发展的困难还很多,前进的道路还很长,我们深信,经过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必将对我院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不断持续改进,完善自我,更好地为政府分忧,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