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方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8:54:29

科技工作方案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1

一、重点开展以孕前为主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着力点要放在育龄妇女计划外怀孕之前,市、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要切实加强孕前服务,把落实环孕检、避孕节育措施作为第一任务来抓,真正落实农村一年三次、城区一年二次环孕检,把环孕检、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乡所要抓住环孕检这个源头,及时发现政策外怀孕和意外怀孕,引导育龄妇女及时采取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把补救措施控制在小月份,杜绝计划外生育。坚持开展经常性工作,市站要以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为主,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0%、及时率达到85%以上,乡所完成环孕检率90%以上,努力提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有效率。市站乡所要承担当地计划生育“四术”任务总量的80%以上。

二、加快市站、乡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

加强市、乡服务所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县、乡服务站、所,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和人员培训等“八项功能”。2012年,重点建设乡级服务所,内部结构和科室布局不合理的,要按照国家《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进行改造和完善,特别要重视手术室、检验室、消毒供应室、污物处理室等医疗服务用房的标准化建设。站、所形象不规范的,要按照《计划生育服务站机构形象规范手册》要求,做到外观颜色、标识设置、人员服装、字体图案、服务所内外标牌、宣传办公用品“六统一”。按照省要求,全市乡所形象化建设达到60%。努力提升市站、所上一个新水平。

加大中心乡镇计生服务所建设力度。已设置的6个中心乡所要在人员、设备、技术力量、服务能力等方面完善到位,强化中心乡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心乡所的辐射作用,量化技术服务指标任务,使中心乡所成为承担本覆盖区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任务,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主要阵地。各乡镇(街道)要以“十一五”规划国家投资项目建设为契机,按国家标准加快计生服务所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积极做好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产生的历史背景、工作方针和任务、重要作用以及法定地位,宣传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树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积极营造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三、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能力建设

1、合理配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市站不得少于20人,具有执业医师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应在80%以上,要有一名高级职称、3名以上中级职称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乡级中心服务所不得少于7人,其中至少要有2名临床执业医师,普通乡所不得少于3人,其中要有1名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技术人员落实率95%以上;特别是市站和中心乡所要配备与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相关的技术服务专业人员,使技术服务人员专业结构更全面、更合理。还未按要求配备执业医师的乡服务所,市人口计生委将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市人事局、市编委《关于做好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执业医师配备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加紧配备工作。

2、深入组织实施“科技大练兵”活动,不断加强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意识,立足本职岗位,以自学为基础,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认真钻研本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精益求精,未取得岗位执业资格的,积极参加执业资格培训、考试,努力取得岗位执业资格。同时,真正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尤其要注意技术服务中的服务语言和行为规范,增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市将组织开展技术大练兵竞赛,获胜单位将代表本市参加市计划生育育科技大练兵技术竞赛活动。

3、继续组织实施“三千人才工程”。加大安排市站乡所计生技术服务人员临床进修力度,选派技术骨干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三个月以上的临床进修。促进计划生育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四、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殖保健服务,继续开展技术服务合作项目活动,促进妇女生殖健康和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1、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组织为育龄妇女妇科疾病查治,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生殖道感染干预覆盖面达到80%的目标。

2、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合项目活动。进一步做好“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合作项目实施工作,严格按照省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和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做好2012年“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合作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合作项目活动的思想认识,做好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加强规范管理,保证活动质量,按照排期大力开展好计划生育“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合作项目活动。努力完成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参检率达15%的工作任务。

3、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按照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方案和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2012年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意见》,重点做好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的宣传倡导,充分发挥乡镇计生干部,技术服务人员和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宣讲师资的作用,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育龄群众宣讲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努力实现我市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覆盖面达80%。对新婚夫妇、高危、遗传流行病等目标人群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培训教育,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分析和提出预防方案和建议,鼓励孕前、孕早期育龄妇女服用增补叶酸营养素,全面开展优生检测,做好育龄妇女孕前、孕中和产前检查,提供优生优育指导,减少出生缺陷的婴儿出生。

五、推进依法执业、依法服务,加强质量管理控制,确保手术质量

1、市站乡所要在批准的技术服务项目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技术人员要按执业资格持证上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不得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以外的医疗业务服务项目。

2、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程序和服务行为。技术服务人员要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技术服务,认真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强化安全意识,增强无菌观念,严格环境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排除医疗安全隐患,确保手术质量。

3、市计生服务站,要努力争取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新收费标准。组织做好独生子女病残儿和育龄妇女术后并发症的医学鉴定工作。

六、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口计生委、市人口计生委等八部委《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械市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药械市场的生产、流通和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七、深入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

根据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做好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申报、评估工作。促进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努力实现我市创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目标。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以党的十六大的精神为指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面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围绕项目建设巩固发展年活动主题,坚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再上台阶”的工作方针,扎扎实实开展科技工作,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不断提高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贡献份额,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楚天强县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业务目标:

(1)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2项

(2)申报批准高新技术企业1-2家

(3)高新技术增加值达3.6亿元

(4)新上高新技术产品12个

(5)引进、应用、推广县以上科技成果30项以上

(6)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复查迎检工作

(7)全年开展有影响的科技联姻活动5次

三、工作措施

(一)落实计划,抓好全年科技工作:

(1)3月份,报请县政府审批县级科技进步奖的28项成果,并筹备全县科技工作大会。并制订2005年县级科技三项经费项目指南,组织申报县级三项经费项目5-8项。

(2)4月份,组织召开“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会上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签订的年度科技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奖励2002-2003年度县科技进步奖项目和2003年度全县科技技术创新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并颁发证书与奖金。

(3)5月份,迎接省对我县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力争全省名列前矛;准备迎接科技部、省科技厅对我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示范县”考核验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

(4)6月份,组织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科企联姻活动。并邀请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学者来我县推介项目。

(5)7月份,到全县各部门、企业等有关部门对2006年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寻找项目源,贮备项目。

(6)8-9月份,组织全县有关部门和企业向上申报2006年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15项,争取各个层次、各个专项都有我们的项目。

(7)10月份,由县政府领导带队,组织有关部门、骨干企业到深圳参加“深圳第六届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收集项目、引进项目、储备项目。

(8)11月份,组织有关企业到科技部、省科技厅汇报,使申报的各项计划,争取到更多项目列入部级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新产品计划、成果推广计划项目专项。

(9)12月份,与省科技厅、科研院所联系,举办一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

(二)加大科技工作领导力度,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扎实做好科技进步考核的“四个一票否决”的重点工作,争取跨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示范)县。一是县委、县政府要调整云梦县科教兴县领导小组成员,并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乡镇、各部门及重点企业也应调整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科技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科技人员,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科技工作格局。二是县政府要按年初人大预算将科技三项经费贵客落实到位。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科技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科技投入、技术创新、项目建设、技术合作等具体问题。四是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层层分解,落实好各项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省、市对我县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工作圆满完成。

(三)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

今年,我局将继续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成立专班,始终坚持“开发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科技项目的开发、申报、实施、管理力度。

经过我们严格的筛选,已组织了9个项目上报省科技厅。这些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申请科技贷拨款1500万元,新增产值6000万元,新增利税2000万元。其中,省重点新产品项目1项,即湖北富思特新型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白底镭射基膜”项目;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项,即云梦创盛电容薄膜有限公司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电容膜技改”项目和云梦开开心太阳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金属热管式真空集热管”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即云梦县华昌化工有限公司的“绿色空调专用亲水涂料研究与试制”项目、云梦县恒兴实业有限公司的“‘中豆3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试验示范”项目、湖北富思特新型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网络安全在塑料行业中的应用”项目及湖北蓝天盐化厂的“卤水地下净化工艺研究”项目;省科技兴贸项目1项,即湖北富思特新型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镭射压印(蒸镀)b0pp基膜”项目。这些项目已经上报省科技厅,正在待批中。

(四)加大科技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

今年我局以“五个一”活动指南,一是办一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二是举办一次科技致富工程启动仪式,对乡镇对口帮扶。三是开好科技大会,表彰一批科技人员、科技成果。四是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为企业举行一次产、学、研对接活动,邀请专家教授来我县现场指导,并签订技术攻关项目合作协议。五是举办一次大型科技报告会,邀请院士或博导来我县作科技报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市场竞争激烈,加强技术创新,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是企业迎接市场挑战的唯一至胜法宝。要本着压缩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压缩高耗能企业,加快发展环保型企业;压缩滞销产品生产,加快畅销产品开发的原则,抓住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机遇,搞好新产品开发,推进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积极组织好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我县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水平,结合我县实际,提高我县在轻工、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积极组织中发电器有限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开发出更多高新产品。三是要加强开发前瞻性新产品,积极依托大专院校,引进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将其广泛应用到我县的各个行业和领域,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配套产品的生产。四是积极组织好对新上产品的项目申报、认定工作,让企业的新产品列入孝感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3

一、总体要求

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民生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作物高产创建等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进村入户、密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统筹农科教各类资源,全面动员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整年度、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保障全年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面启动1300个乡镇(街道)基层农技(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机、农村能源等,下同)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建立800个左右试验示范基地;组织1.5万名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农技推广服务,服务指导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万户(个);培训新型农民40万人;扶持一批农业种业企业,促进种业自主创新;深化16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有效运行。年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5亿亩次,农作物、畜牧业、渔业良种覆盖率达98%、90%、80%;科技对农业发展贡献率力争达到56%。

三、重点内容

(一)全面启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1〕79号),实现四个新突破。一是条件建设要有新突破,全面启动1300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的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整体推进,保障乡镇站(区域站)具备基本办公、服务用房和办公设备,配备基本仪器和检测设备,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二是队伍管理要有新突破,按编制配齐基层农技人员,严把进口、建立出口,规范考核、兑现奖惩,实行“一个规范、三个机制”,即:规范人员上岗资格条件,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实行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绩效考核机制(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聘、承担项目实施相挂钩机制;实行人员淘汰与工作流动机制;不断壮大和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规模和服务能力,每个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农技员和动物防疫员,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每县选拔3-5名涉农专业大学生担任基层特岗人员,所有基层农技人员就近就地轮训一遍,骨干农技人员异地再提升培训一次。三是示范县项目建设要有新突破,实施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主要农业县(80个左右县(市、区)),在每个示范县建立10个左右试验示范基地,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四是经费投入要有新突破,基层在岗农技人员收入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安排落实农技推广专项经费,条件建设地方配套资金要足额到位。

(二)全力推进关键技术集成配套进村入户。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和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等,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良田、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工程,强化关键技术集成配套,促进动植物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的利用率。全面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三定”(定比列、定内容、定次数)服务,80%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要按照1:10的包保服务农户(科技示范户、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实现1.5万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指导15万农户的目标,且年度为每户服务次数不少于6次,在关键季节提供关键技术服务,大力提高主导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机跨区作业、肥料统配统施、沼气网点服务等专项服务,鼓励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三)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突出培训重点,主攻培训成效,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以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基层农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涉农企业负责人等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培训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面提升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全年培训各类大户13万人、基层农技人员1.2万人、合作社成员5.5万人、涉农企业负责人1万人。按照“调查摸底、审核评议、公开公布”的要求,摸清培训需求,认定培训基地,规范培训内容,加强基础管理和社会监督,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

(四)大力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深化16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培育一批有突破性的农作物、畜牧、水产新品种,加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的攻关与集成配套,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发展各类科技示范户、示范片;建立村级咨询点,培训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形成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五)全力推动农作物种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91号),争取出台一批支持企业商业化育种、良种繁育补贴、种子储备、制种保险、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种业扶持政策。扶持一批骨干种业企业,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行业科技专项、原原种扩繁基地等方面,重点支持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优势制种区种子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小麦、水稻、大豆、油菜、棉花、蔬菜基地建设,开展良种引进和展示示范,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1月—2月,全面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制订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各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开展标志性活动前期宣传,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相关措施。

第二阶段:2012年3月—11月,全面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开展全省性和地方重点活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及时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情况。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总结阶段。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对2012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系统全面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委会同省直涉农部门成立由相关职能单位组成的工作协调组,由省农委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综合协调、政策落实,督查考核等工作。协调组日常工作由省农委科教处牵头落实。各地要将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摆在今年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协同配合。各市、县(市、区)农委都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确保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绩效考核。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和组织动员机制,结合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工作,实行农业科技管理绩效考评,提高管理效率。农业部已明确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情况开展绩效考评,推动政策、条件、人员、制度、经费五个到位。今年,省农委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纳入对各市农委的考核指标,重点加强对各县(市、区)农委的考核,考核结果与项目安排相挂钩;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关键技术进村入户服务效果的考评。各市、县(市、区)农委要对上述事项建立考核体系,认真进行考核。

(三)加强督促检查。省农委将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督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督查。各地要对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掌握工作进度,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农业科技促进年”深入开展。省农委将对各市、县(市、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包保服务情况实行月度通报。

(四)注重宣传总结。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种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扩大科技年活动影响,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省农委成立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信息宣传组,及时编印简报,报送相关信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设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年底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将总结成效、经验,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六、工作要求

(一)广泛发动,全面参与。采取全省联动的方式,广泛发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促进活动,形成“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农业科技快速动员组织格局,引导全省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统一部署,层层落实。省农委制订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实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制订本地、本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并根据区域重点和农事季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增产增收”为主题,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构建新型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逐步建立科技人员服务到场、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畜牧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活动目标

1、组织畜牧系统科技人员,深入乡镇、农村联系养殖场户,根据农民对畜牧业科技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建成养殖示范场户,并辐射带动周边的养殖场户。

2、示范场户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场入户率达到100%,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

3、引导养殖场户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组织,探索和建立不同产业科技入场入户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4、建立科技人员服务到场、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畜牧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工作要求

(一)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3月8日—19日为集中活动时间。活动期间,组织和动员各单位开展以培训班为主要形式的各类送科技下乡活动,解决养殖场户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新品种、新技术。集中活动期间,在每处镇至少举办1期科技培训班,按照科技下乡暨生态养猪技术专家组责任分工进行指导培训(见附件1),培训计划由各相关科室、站所提供,并将培训计划表(见附件2)报生产科。

(二)深入开展科技人员联户活动。组织畜牧系统所有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联系养殖场户,通过上门服务,解决所联系养殖场户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广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为养殖场户提供产前信息、良种、规划、建场、市场预测,产中饲养、管理、投药、喂料、防疫、疫病诊治、品种改良,产后产品加工、销售等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努力提高养殖场户的科学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在全市建成在设施、品种、规模、粪污处理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养殖示范场户。

局属业务科室、站所至少联系1个镇(街道)(附件3),科室、站所内科技人员原则上从本单位所联系的镇(街道)区域内选择规模养殖场(户),每名科技人员要与2处养殖场户(小区)结成对子(填写附件4,并于3月18日报生产科)。科技人员每年至少到场户现场指导4次以上,至少为场户解决1-2个生产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并填写“科技人员技术指导方案落实情况表”(见附件5,于5月末和11月末报生产科)。

(三)启动2012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通过对养殖场户系统培训和现场指导,使受训农民成为我市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农民科技培训要求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一年内一镇(街道)不得少于1次,每次授课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农民培训总量一年内不得低于300人次。

(四)以项目实施为活动载体。紧密结合目前全市正在实施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奶牛生猪良种补贴、发酵床生态养猪场改造等项目,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进场入户。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送科技下乡活动是畜牧兽医系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成立由局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制,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把送科技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构建长效机制。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大力营造送科技下乡和农民学习运用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以技术指导单位为龙头,畜牧业科技人员为主力,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科技示范场为基点的新型畜牧业科技入户服务网络,构建科技入户长效机制。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5

一、活动目的

深入开展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科学指导农业发展,有效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

二、活动主题

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在全区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农业科技活动。

三、活动主要内容

(一)举办农业科技促进年启动仪式

4月10日在夏庄街道举办“2012区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局农技站、植保果树站、农广校、经管站、执法大队、农机办、检测站、疫控中心、卫监所等部门在活动期间进行现场咨询,发放

科技书籍和科普资料,向农户宣传优质高效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和有关法律法规。

(二)开展科技人员包社区、联户活动

组织局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包社区、联户,组成科技行服务团,深入全区20个社区,联系220个种养、农机大户,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指导,开展一对一服务,将20个社区

和220个农户建成示范社区和示范户,并辐射带动周边社区、户(见附件)。

(三)宣传市的2012年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

通过印发资料、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宣传市的2012年度20项主推技术和70个主导品种,传递到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农民和农业园区(基地)手中。重点搞好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控技术和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

结合我局承担的“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继续搞好对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邀请农业大学、市农委的有关专家、教授举办蔬菜、果树优质高产栽培、毛皮动物养殖技术、蛋鸡增产技术

等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生产水平,提高其增产、增收的能力。

(五)举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竞赛

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全区种植从业人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促进诚信道德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计划于5月份举行首届区“富农杯”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

全知识竞赛,参加人员为已列入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31处种植业基地(园区)负责人。

(六)落实好市农委安排的其他各项活动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6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科技意识,推进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强化知识产权的形成与保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任务目标

重点解决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技术标准、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科技问题和公众食品安全科技知识匮乏问题,建立符合我市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以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举办食品安全科普活动2次,受益群众达1000人次;组织研发食品安全共性技术或关键技术3项;申请支持转化应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3项,建立食品安全科技示范点3处,协调申请知识产权5件。

三、具体安排

(一)开展食品安全科技普及活动

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各巡回科普1次。科普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宣讲食品安全和检测知识,讲述购买食品的小常识、饮食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防范不安全食品的办法,提供食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申报与保护等问题现场咨询服务,开展主食营养、粮食鉴别、膳食结构等方面知识和问题的互动交流。

(二)加强食品安全技术创新

认真梳理,组织有关专家评估论证,从食品安全检测、监测、预警、控制和安全食品生产两方面筛选凝练出3个项目,整合创新资源,开展研究攻关。重点研究开发食品中农药与兽(渔)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与饲料添加剂、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食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监测、监控、溯源关键技术与仪器设备。

(三)支持食品安全科技成果转化

紧盯国家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找准成果应用载体,重点支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子分型技术、食品危害物多残留前处理技术、食品危害物溯源与食品溯源技术等3项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实施食品安全科技示范推广

建立以水果、水产、肉类、食用菌、蔬菜为重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标准体系,跟踪一批科技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示范单位等科技示范点3处,通过示范辐射,提高我市食品安全水平。

(五)推进食品安全知识产权工作

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检测单位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和水平,大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建立高效、协调的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合力。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活动方案顺利实施,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成立食品安全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总体部署方案实施工作,协调各方力量,集成各类资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科技创新创业、促进转型升级为主线,按照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转化应用和人才培养“三个关键环节”;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业人才培养“三大体系”;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育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四支队伍”,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到社、入户,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一步引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高潮。通过深入实施特色种植业发展计划、畜牧业升级计划、农机化推进工程、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农业信息惠万家行动、农业科技园区提升行动、粮油高产创建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指导行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科技示范行动等一系列具体活动和举措,进一步增强全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三、主要活动

(一)启动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召开农业科技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听取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部署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结合春耕备耕,现场启动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二)开展农业科技大拜年活动

在全县遴选部分镇、村,开展农业科技大拜年活动,以“大拜年”的方式,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把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送到老百姓手中,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实现全年农业丰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三)实施特色种植业发展计划

在沿湖(巢湖、黄陂湖)因地制宜建设各类水生作物示范区1万亩;建立2个千亩示范片,即在同大镇紫荆村建立1000亩露地菜示范片,薛圩村建立1000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片,实现庐北圩区结构调整粮经比达1:1。沿交通主干线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引进培育草莓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争取建成永桥百亩草莓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庐南矿区蔬菜供给基地建设。以金牛、石头、汤池等镇为重点,扎实推进一季稻南移工程。

(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

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经费投入,畜牧部门认真组织好疫苗和器械供应,抓好防疫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强制免疫等基础性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全年安全无大疫。加快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

(五)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

继续推进水稻育插秧、油菜机械化生产,规范发放购机补贴,促进我县农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结合县政府“一袋米”工程实施,在一季稻产区建立机插秧示范片,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整村推进。以机播、机收为重点,加快油菜主产区机械化生产步伐。力争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0.8万千瓦,增长5.5%。结合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实施,强化全县农机手的培训和技能鉴定,规范牌证管理,继续开展警监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农机违法作业,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六)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

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通过开展集中办班培训、农业科技赶集、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组织进村入户指导、利用媒体传播农业科技等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到4月底,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全县分专业、分班次集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名;培训1000名科技示范户和350名辐射户;围绕冬春农业生产,培训指导农民15万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8万份,开展专题讲座35次;推广农业主导品种40个,主推技术30项。

(七)实施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大力培育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生产经营型、农村服务型、农村管理型等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创新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学校课堂、田间课堂、农家课堂、远教课堂”教学机制。一是实施百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选送100名基层农技人员分类开展培训,促进知识更新和结构改善,增强农技人员为农服务本领,形成一支扎根基层、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二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提高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种类型生产经营主体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全年计划培训新型农民5320名。三是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

(八)实施农业信息惠万家行动

利用农业服务热线、农业信息网、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等信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九)实施农业科技园区提升行动

抓住我县整建制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持续推进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核心,沿合铜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带为牵引,辐射带动东部沿湖生态农业示范区、北部单季稻示范区、南部双季稻示范区、黄陂湖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西部山区茶禽示范区、东南山丘林竹示范区等“一核一带六区”八大功能区协同发展。积极开展与安农大等大院大所合作,力促安农大产学研基地早日开工,争取中国水稻所、隆平高科等试验示范基地来庐落户,推进产学研合作向战略性、深层次发展。着力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实行农业技术创新与重大技术推广普及“双轮驱动”,深入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新材料“五新工程”建设,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到社、入户。

(十)实施粮油高产创建行动

继续抓好台创园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小麦高产创建和农业部油菜高产创建白山万亩示范片建设,加强对各镇小麦、油菜生产春管的技术指导,千方百计克服自然灾害影响,确保今年全县午季粮油丰收和高产创建示范片顺利验收。科学选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点,根据省农委的统一要求和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重点,今年在万山、乐桥、泥河各建立一个双季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在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一个一季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核心面积1000亩以上,实行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一系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带动全县优质米产业发展,促进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升级。

(十一)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指导行动

强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构建“服务、管理、监督、查处、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农产品“准入、准出”机制,重点打击制售伪劣、假冒农资行为,加大对禁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查处力度,把好农业生产投入品源头关。加大种子、化肥、农药的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提高抽检频率。加强动植物检疫,及时开展疫情普查,做好疫情防控。

(十二)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科技示范行动

大力推进合作社推广应用良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农艺结合,努力提升合作社产品科技含量,开展农产品质量“联户联保”模式试点工作,实现合作社产品质量可追溯。积极组织动员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上海、农交会,全面宣传和推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1月—2月)

县农委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部署落实相关措施。各镇农技站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及时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对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行宣传、动员和落实。具体方案于2月25日前报县农委科教法规科。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1月)

各镇农技站要围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计划,全面组织开展重点农业科技工作与代表性活动,突出抓好1-2次代表性活动,要加强协调与沟通,及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

各镇农技站在12月份要对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挖掘典型,推广经验。根据各地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开展情况,县农委将对2012年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做好先进典型的评选上报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县农委成立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组,农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农业和科教的负责人为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科技促进年活动日常事务管理,办公室设在科教法规科。各镇、委属各单位要把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列为重点工作抓实抓好,要把业务工作与开展活动结合起来,加强领导,注重协调,明确任务,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

各镇农技站要按照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安排部署,根据本地特点,合理制订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和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各镇农技站的活动安排要具体,易于让农民接受,要有重点地开展一些代表性活动。积极引导、发动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和大推广的新机制。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8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实施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节能和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为重点,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支撑、依法监管、提高能力”的总体工作思路,提高建筑业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实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促进我市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十二五”建筑节能与科技取得新进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抓好建筑节能

全面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经验,科学分析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入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一)继续深入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1.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建筑节能管理机制。开展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目标考核,严格落实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实现新建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阶段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率达到97%以上的工作目标。

2.加强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把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贯彻落实作为质量检查、节能专项检查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全市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3.加强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建筑节能产品备案制度,重点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建筑节能材料质量的监管。同时加大对新型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设备推广应用实施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4.按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加强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开展能效测评标识试点工作。

5.促进建筑节能管理政策、标准规范应用与新技术推广的对接联动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发挥专家指导作用。

(二)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1.组织对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和应用潜力进行调查评估,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工作,研究制定推广办法、措施和鼓励推广的经济政策。

2.大力宣传贯彻《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加大太阳能推广应用的力度,重点是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十二层及以下居住建筑,严格执行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强制性标准。

3.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化发展。积极组织申报2012年国家、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已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示范项目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确保实现预期节能环保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完善相关标准、技术导则,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发挥示范作用。

4.加大对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研究,带动市场需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以及产业化等工作。充分利用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的放大效应,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带动市场需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配套技术研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以及产业化等工作。

(三)大力推进建筑业节能降耗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市住房城乡建委《关于推进全市建筑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建筑业节能降耗的监管力度,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2.积极引导建筑施工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建筑业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实降低建筑施工过程的能耗。

3.逐步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业化水平。重点扩大适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及构筑物使用范围和数量,充分利用工业化、专业化成果,减少现场制作加工作业量,达到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目的。

(四)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1.结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制定相应的地方配套法规、政策。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对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统计、能源分项计量、能耗监测工作。

2.大力推广能耗监测技术和节能改造技术,推进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开展试点。

3.探索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抓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产业的培育,鼓励、支持开展节能改造试点及相关技术、标准、政策的研制制定工作。

三、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

按照国家、省、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调结构、促转变”的部署,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一)落实绿色建筑管理措施和评价标准。积极开展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探索适应我市气候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节能环保材料、绿色施工等技术,加强引导,实施绿色建筑。

(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的要求,积极组织技术条件成熟的项目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及部、省组织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逐步开展一、二星级评价标识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围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各阶段的技术需求,开展与绿色建筑配套适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提升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水平。

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一)强化建设领域节能环保“十大适用新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十大适用新技术”相关应用技术导则。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节能环保“十大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进一步优化墙材结构,提高质量技术水平。深入开展新型墙体材料认定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墙材质量的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出厂产品质量检测手段,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适时开展墙材产品质量抽检,向社会公开抽检结果。

(三)加强建筑节能新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太阳能系统、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型门窗等方面的研究,使建筑节能在材料和工艺上有新的突破,满足我市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的需要。

(四)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适时举办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展览、技术论坛和交流会。

五、全力做好各项综合性保障工作

(一)做好规划立法及任务分解工作

1.编制出台《市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建设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十二五”发展规划》。

2.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3.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任务分解,印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2012年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年底对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做好各项重点任务宣传培训

1.加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的宣贯力度,加强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2.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同时,切实做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地方设计标准和外墙外保温新技术规程的宣贯实施工作。

3.加强对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设计、开发等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适时开展专题报道等宣传活动,召开交流会,宣传绿色建筑发展的理念及实施途径。

4.适时开展能效测评、能耗统计等专项培训,着力提升各方主体推进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的能力。

(三)强力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

1.加强建设事业科技进步工作机制建设,制定出台推进我市建设事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意见,逐步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充分肯定成绩,客观查找问题,促进工作提高。

工作目标:确保通过,力争先进。

二、时间安排

5月8日前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制订考核工作方案。

5月9-10日成立县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请县领导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作工作动员和布置。

5月11-20日各有关单位按要求收集、提供相关材料。

5月21-25日县科技局对各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整理。

5月26-31日各有关单位对相关材料作进一步完善,并正式盖章确认。

6月1-8日县科技局起草考核工作总结,对所有材料进行汇总。

6月8-10日考核材料送市科技局初审。

6月10-15日县科技局对考核材料作进一步完善。

6月15-20日县政府对考核材料进行审核;上报。

三、资料提供任务分解

序号部门提供资料内容

1县委办①县委及县委领导召开的与科技工作相关、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的会议纪录、纪要;②县委及县委办印发的与科技工作相关的文件。

2县政府办①县政府及县政府领导召开的与科技工作相关、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的会议记录、纪要;②县政府及政府办印发的与科技工作相关的文件。

3县委办、政府办、县委组织部①县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的文件、专家名单等;②重大项目进行科学论证的记录、纪要等。

4县委组织部、县编委办①关于乡镇科技科员定岗定编的文件;②乡镇科技科员名单及情况一览表。

5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性文件、采取的措施及成效;人才基金的建立及使用情况;高水平人才队伍情况。

6县目标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建立文件;实施情况材料。

7县统计局人均GDP;GDP增长率;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率;人均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万人拥有医护人员数;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提供200年度《盱眙统计年鉴》各一本。

8县科技局、统计局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证明;支柱产业产值增长及占GDP比例证明。

9县科技局①县对乡镇、部门科技工作进行考核的方案及考核结果;②县科技局“三定”方案;职能履行情况材料;③县出台的科技工作政策性文件,科技发展规划;④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⑤县科技发展基金管理文件及运行情况;⑥县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及人员调整文件;⑦县科普联席会议记录;大型科普活动资料、图片;⑧本地区科技工作的特色和突出成效总结;⑨获得市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情况清单及文件;⑩申请并被受理专利清单;授权专利清单;技术合同成交额;⑾科技三项费使用情况及拨款清单;⑿获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数及经费拨款情况。

10县教育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证明

11县环保局“三废”综合治理率证明

12县财政局①200年财政预决算报告(软盘)及财政决算表;②县级科技三项费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的证明;③本级科技三项费决算增长比例证明;④科普专项经费安排情况;⑤其它科技相关资金安排情况(如人才基金等);⑥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及其运行情况。

13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渔业局、农机局、水务局、县经贸委、县环保局、供电局、交通局、建设局等获得上级政府科技进步奖励情况(批文或证书)。

14技术监督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ISO系列认证比例及情况清单

15县经贸委、统计局①万元工业产值能耗证明;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证明。

16县编委办、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渔业局、农机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情况。

17县邮政局、电信局、统计局人均邮电业务量证明

18县政府办、计划委政务信息化建设情况材料

19县邮政局、电信局、广电局信息化建设情况及证明材料

四、有关要求

1、各相关单位应充分认识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任务。

2、考核年度为200年,即各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应为200年1月1日至200年12月31日之间发生的,提供的数据应是200两个年度的。

3、提供的资料力求全面、具体,能充分说明情况;提供的数据力求准确,凡有统计数据的一律以统计数据为准;涉及价格因素的指标,均以现价计算;指标值如有小数的,保留两位。

科技工作方案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实施,努力打造一批体现科技工作特色、展现特点、展示闽西形象的品牌,以品牌建设提升创新能力,以品牌效应塑造科技形象,以品牌标准提升工作水平,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建设目标

市级科技品牌站位全市,力争建成后服务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科技需求,并在乃至同行业同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县级科技品牌瞄准地方重点产业,力争建成后服务满足地方产业、企业或个人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壮大升级等需求。

改革创新品牌建设重点是改革市级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科技项目资金扶持模式、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平台建设品牌建设重点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贯彻政府产业引导政策;工作品牌建设重点是确定新的工作抓手、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水平。

三、工作内容

重点打造改革创新品牌、平台建设品牌、特色工作品牌等市级科技品牌和县(市、区)级科技工作品牌等四大类品牌。各类品牌建设工作内容详见附表。

四、工作措施

1.准确定位,认真谋划。站位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区域发展科技需求,摸清区域科技工作现状,拉长优势,补齐短板,分析科技品牌建设条件、目标任务,从而找准科技工作切入点,找对科技工作抓手。

2.丰富内涵,突出实效。赋予品牌实在内容、实质载体、可操作项目、可努力目标,使其体现科技特色、价值、个性和文化。通过科技品牌打造和带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地方发展,提升科技队伍干事创业能力。

3.精心组织,有效运作。品牌建设任务、目标、内容经论证确立后,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要结合实际,强化责任意识,制定工作方案,拟定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倒排工作进度,克服困难问题。同时,有效运作,积极对接争取区域内外政策项目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品牌建设工作。

4.加强宣传,发挥效益。充分利用报刊网站等媒体,及时准确宣传解读科技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技品牌活动实施的进展情况和建设成果,提高人民群众对科技工作的了解、关心和支持,扩大科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加强督查,强力推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品牌建设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具体方案,落实推进机制,配套相关资源,深化督查督导,开展扎实有效的系列活动,把“品牌建设年”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1)组织领导。成立以市科技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县(市、区)、新区、园区科技局长或相关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和统筹协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实现品牌建设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2)制定方案。根据“品牌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品牌建设单位要依据区域现状特色、实际问题解决,提出每项品牌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任务、建设内容、进度安排、工作举措、资金预算、政策要求等,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3)推进机制。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点评,不定期听取和调研活动开展情况,不定期现场查看和指导协调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品牌建设工作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