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工作方案集锦3篇

时间:2022-08-03 08:16:02

财政局工作方案集锦3篇

第一篇: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理财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全省财政工作会和全财政工作会确定的2015年财政工作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2015年财政局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不断提高财政部门法治工作整体水平,营造财政改革发展的法治环境。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新预算法为重点,大力开展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贯彻落实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定位、深刻内涵、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以新预算法为重点,大力开展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新预算法为重点,大力开展新制定、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政府采购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财政讲堂等形式,促进广大财务人员和财政干部全面理解和掌握财经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强化法治观念,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

二、深化“法律六进”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

(一)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财政部门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保证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学法4次以上。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完善并严格落实法治培训、学法考试、法律顾问、决策法律咨询等制度,确保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厉行法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二)深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覆盖。通过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媒体和文化长廊等形式,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新预算法等财经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和遵守财经法规意识。

三、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

(一)对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公布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强制和行政征收等事项权力清单。做好《财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实施工作,继续开展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和行政处罚裁量权监督检查,加强财政执法监督。

(二)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行政执法文书制度等,把执法岗位有效连接,使执法工作有效运转,把执法部门、执法机构、执法岗位的执法责任落到实处;加大对行政复议案件处理后果的责任追究。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备案工作

(一)完善审核机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意见搜集和调研论证,坚决纠正随意增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项目等行为;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及时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制审查意见。

(二)对拟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及时做好法律论证工作,依法提出法律意见,认真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及时清理、修改或废止过时的规范性文件。

五、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做好涉法事务工作

(一)深入研究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对财政工作产生的影响,依法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工作,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办案质量,妥善化解行政争议。

(二)做好法律顾问组织、服务、联络等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积极作用;认真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涉法事务,及时提出合法合理性建议。

六、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启动“七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

(一)完成好“六五”普法各项任务,做好“六五”普法总结。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安排部署,认真对照普法规划的要求,查漏补缺,继续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深化“法律六进”,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二)研究起草好“七五”普法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以创新的精神起草好“七五”普法规划,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律保证。

第二篇:财政局企业服务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支持企业改革发展,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企业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提高服务效能

1.加强政策导向宣传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对于涉及企业的各类国家和我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及时通过网络、报刊、电话、发放政策汇编等多种形式主动公开,以便企业及时了解并准确理解、灵活运用政策。

2.认真落实涉企政策

落实国家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严格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创新、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各项税收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扣除、动漫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规范收费管理,优化企业运营环境;结合资源、环境等领域税费改革,落实好相关收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工作,治理重点领域乱收费问题;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发展资金的效用,帮助企业多渠道融资,缓解企业融资难等,进一步优化企业运行环境。

3.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落实好省人民政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积极配合市直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尽可能地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支持我市企业发展。

4.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2015年市财政安排工业经济发展基金1亿元,用于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中小工业企业应急互助、中小工业企业土地出让周转、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其他支持工业发展。

5.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创新驱动和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做好相关工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

6.支持产业集聚发展

认真落实促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加快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承载和服务能力,积极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形成集群效应。

7.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进一步完善企业问题台账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市企业服务活动办公室、市稳增长保运行办公室交办的问题,问题办结率达100%。

8.做好其他工作

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扶持苦难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难关、促发展;配合做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等。

(二)加强涉企资金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加强涉企资金绩效和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加强跟踪问效,保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做好企业使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2.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创新

一是加强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建设,二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推进《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和《关于政府采购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认真落实优先采购政策,服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三是积极推进绿色采购,提高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比重,推动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3.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积极推进我市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项目资金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比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为做好涉企服务工作,我局明确责任分工,由三名班子成员具体联系分包企业,企业科牵头、相关科室配合做好工作。坚持科室联系企业制度,定期由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调查走访,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制定应对策略,全力协调解决。

第三篇: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

为促进预算单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主体和范

结合我市各预算单位财政支出的结构状况。相关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为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的主体。

二、评价内容和指标

评价内容主要是与预算绩效管理有关的工作,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和加减分制相结合(评分表如附件所示)。

(一)绩效目标设定(20分)

1.绩效目标合理性(5分)

应结合评分要点进行打分,评分要点包括:

(1)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分);

(2)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2分);

(3)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规划(2分)。

2.绩效目标覆盖率(8分)

指预算单位年度申报绩效目标项目资金额占本部门项目预算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预算单位报送绩效目标的资金比例是否符合要求。

绩效目标覆盖率=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资金额/部门项目预算资金总额×100%。

绩效目标覆盖率与年度预算布置要求比较,达到要求的得8分;每低于2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3.绩效指标明确性(7分)

指预算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应结合评分要点进行打分,评价要点包括:

(1)绩效目标申报表的填写是否完善(2分);

(2)是否设置清晰、可衡量的指标(3分);

(3)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2分)。

(二)预算配置(10分)

1.在职人员控制率(5分)

指预算单位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控制率≤100%为达到要求,达到要求的得5分;每高于要求2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2.“三公经费”变动率(5分)

指预算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变动率与年度预算布置要求比较,达到要求的(≤0)得5分;没有达到要求的,每高于要求2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三)预算执行(25分)

1.年初预算完成率(6分)

指预算单位本年度年初预算完成数与年初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预算完成程度。

年初预算完成率=(年初预算完成数/年初预算数)×100%。

年初预算完成率=100%为达到要求,达到要求的得6分;每低于要求2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2.预算调整率(6分)

指预算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年初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年初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率=0为达到要求,达到要求的得6分;每高于要求10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3.政府采购执行率(8分)

指预算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执行率=100%为达到要求,每偏离要求(高于或者低于)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注:若预算单位没有政府采购预算且没有发生实际采购行为,得8分;若预算单位没有政府采购预算但发生实际采购行为的,得0分)

4.“三公经费”控制率(5分)

指预算单位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100%为达到要求,达到要求的得5分;每高于要求2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四)预算管理(15分)

1.管理制度健全性(5分)

指预算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应结合评分要点进行打分,评分要点包括:

(1)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2分);

(2)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1分);

(3)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2分)。

2.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指预算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应结合评分要点进行打分,评分要点包括:

(1)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1分);

(2)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2分);

(3)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2分)。

3.预决算信息公开性(5分)

指预算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单位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应结合评分要点进行打分,评分要点包括:

(1)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3分);

(2)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2分)。

(五)绩效管理创新(20分)

绩效管理创新中的三项指标主要考察各预算单位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应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进行打分,打分须具备创新依据。

1.制度理论创新(5分)

指预算单位在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制定有关制度或者发表相关研究文章的创新。

2.工作推进创新(10分)

指预算单位在推进自我评价、配合重点评价、完善个性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创新。

3.结果应用创新(5分)

指预算单位在探究本部门评价结果公开、向政府报告等结果应用工作方面的创新。

(六)监督发现问题(10分)

监督发现问题主要是一些违规问题,是单位或个人存在违反《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已受到处理处罚的行为。该部分的评分主要决定于违规率的大小,即存在违规问题的绩效评价项目数量和资金金额分别占部门实施绩效评价项目数量和资金总额的比率,反映预算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合规情况。

得分=(存在违规问题的绩效评价项目数/实施绩效评价项目数×50%+存在违规问题的绩效评价资金额/实施绩效评价项目资金总额×50%)×(-10)+10。

三、评价程序

(一)预算单位自评

各预算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自评工作,撰写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自评报告,报财政部门。

(二)财政部门复核

财政部门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对自评得分及报告进行复核,必要时采用适当的方式开展现场评价。

四、评价结果和应用

(一)绩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X≥90)、良好(90﹥X≥75)、合格(75﹥X≥60)和不合格(X﹤60)四个等级。

(二)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促进预算管理、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实施结果奖惩。

1.促进预算管理。财政部门要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被评价单位,督促其整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促进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原则上调减预算,并实施重点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好的,优先安排。

2.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加强预算绩效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绩效信息公开机制,将部门支出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实施结果奖惩。要建立完善绩效报告机制,部门支出管理综合绩效评价结果要向市政府报送,为领导决策以及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对于评价结果较好的预算单位,予以表扬和激励,对评价结果较好的预算单位,予以督促。